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7.5°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最潮流最省事的广告,都在用emoji割韭菜了

9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国网友每天要发送超过6亿个emoji,你最喜欢用哪个?看到哪个又会瞬间下头?

我的常用emoji,你呢?丨李小葵

商家的鼻子,比找松露的猪还灵。他们早早嗅到了我们对emoji的喜爱,转手就把emoji用在了营销策略上。

没错,让你买个不停的原因里,有一个就是商家用的emoji!

用emoji整活,老板你是会的

用emoji营销的开山之作,当属达美乐披萨。

2015年,达美乐在当时的Twitter上推出了“emoji下单”服务:如果你人在美国,并且关联了官方账号,只要发送一条带有“?”的emoji,并@达美乐(Dominos),就会有外卖员给你送披萨上门。

一时,大家也不管爱不爱吃披萨、肚子饿不饿了,纷纷在Twitter上发“?”下单,引起了一阵消费热潮。

推出活动时的文案

消费者用emoji点外卖

另一个用emoji营销的经典例子,是整活大王麦当劳。

当达美乐还在用单个emoji的时候,麦当劳率先用一连串emoji讲故事了。

不懂英文?没关系!不识字?没关系!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像emoji一样跨越种族和文化、不需要任何翻译即可读懂,确实是又新潮又无理解门槛的好广告。

麦当劳的emoji故事

国内也有类似的营销,不过相比于emoji,我们更爱用表情包一点。

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是某幸咖啡。和线条小狗表情包联名的咖啡就不说了,我至今还收藏着杯套和贴纸。

他们还推出了自己的表情包“打工鹿”,一方面植入自己的产品、logo,一方面又把打工人喝咖啡续命的习惯拿捏得死死的,属实和消费者玩成了一片。

“打工鹿”系列表情包

emoji,为什么好使?

没有精心写作的文案,没有高手绘制的画面,用几个emoji就能让消费者掏钱,最起码对品牌心生好感。emoji到底有什么魔力?

一句话答案:它走心啊。

在emoji诞生之前,看了一句宣传语,如看一句宣传语;有了emoji之后,广告就像从一个人嘴里绘声绘色说出来一样,变得亲切又真实。

有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处理真实人脸时用的区域,和处理表情符号时用的区域,是一样的[1]——也就是说,比起文字和语言,我们天生就对emoji有好感,见emoji如见人,还是个表情夸张又丰富的人。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广告和产品上出现emoji后,消费者就会对这些产品感到亲近,进而忍不住想拥有[2]。

图丨giphy

emoji这么能打的原因还有一个,它能提供我们现在很重视的情绪价值。

一个研究发现,当营销人员或品牌用emoji的时候,消费者会觉得产品看上去更热情,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3]——毕竟我们都喜欢和热情的人交朋友,消费者也会喜欢更热情的品牌,这样才会有在情绪上被照顾的感受。

有emoji的咖啡,感觉喝了拧螺丝都更快呢丨giphy

手把手教学,怎么用emoji打广告

想用emoji打广告、挣大钱,并不是往文案里塞几个小黄脸那么简单。今天大家算是赚到了,我免费给大家上一课。

emoji营销术之一:放在中间,突显情绪

如果你的产品和情绪高度相关,比如非常好吃的美食,或者非常好玩的游戏,那么把emoji放到广告句子的中间是最好的!

有研究发现,当emoji位于句子中间时,会破坏一句话的完整性,使emoji轻易从句子中突显出来,进而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4]。

这也告诉我们,在网聊中表达愤怒,也最好把“?”放在句子中间,显得更生气。

emoji营销术之二:根据文案选择emoji

如果文案和体验相关,加有面孔的emoji;如果文案和产品描述相关,加物体的moji。

比如要卖一款手机,在强调手机好看、好用时,用“?”“?”最好;描述手机的功能、配置、用料、价格信息时,适合用“?”“?”等emoji。

emoji营销术之三:奢侈品慎用!

有没有发现,用emoji营销的品牌,大多卖的价格亲民的产品,但香奈儿、LV这些奢侈品品牌,就很少在广告、社交媒体中用到emoji。

那是因为奢侈品品牌,卖的就是一个奢侈感。研究发现,品牌过多使用emoji,会让消费者觉得品牌廉价[6]——这不就损害了奢侈品品牌在大家心中的高端形象了吗?

同理,如果你要在网上树立一个高冷贵族形象,朋友圈少发emoji。

Guokr

最后,你学会了吗?我先来交作业:

果壳,14年老字号?,这里有:

科技热点??

万物生灵???

天空大海⭐️?

大国重器✈️⛴

订阅了就再也戒不掉啦???

参考文献

[1] Churches, O., Nicholls, M., Thiessen, M., Kohler, M., & Keage, H. (2014). Emoticons in mind: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Social Neuroscience,9(2), 196-202.

[2] Das, G., Wiener, H. J. D., & Kareklas, I. (2019). To emoji or not to emoji?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emoji on consumer reactions to advertising.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96(2019), 147-156.

[3] Li, X. (Shirley), Chan, K. W., & Kim, S. (2018). Service with emoticons: How customers interpret employee use of emoticons in online service encounter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5(5), 973–987.

[4]武瑞娟,陈玖柒, &李研. (2021).愤怒emoji位置对发送者愤怒感知的影响.心理学报, 53(10), 1133-1145.

[5]Wang, X., Cheng, M., Li, S., & Jiang, R. (2023).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emoji and social media content on consumer engagement: A mixed approach on peer-to-peer accommodation brands.Tourism Management, 96(104696).

[6] Li, Y., & Shin, H. (2022). Should a luxury brand’s chatbot Use Emoticons? impact on brand status.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2(3), 569–581.

作者:李欧

编辑:李小葵

杭州师范大学的徐弘毅同学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