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0.5°C-12.1°C
澳元 : 人民币=4.8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剧圈新密码: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2022-12-15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作者 | 李春晖

因为性别议题的互联网火药桶性质," 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 是这两年颇流行的一句网评,用以说明同一情境下,因性别不同而带来的舆论差异。颇负面,也有负气的意思。

但放在影视领域,我们会吃惊地发现,当下中韩两部热播剧,其成功密码或许很大程度正来自于 " 性别一换 " ——起点升级流的女主,与晋江重生复仇流的男主。

当《风吹半夏》里赵丽颖对男主说 " 我会对你负责的 ",当《财阀家的小儿子》里宋仲基被霸总男配从头顶浇水,是什么精准集中了我内心隐秘的爽点。

同样的事,男人干和女人干的观感就是不一样。这不一定都来自性别歧视,而是我们心中有一些性别定见,也有被多年灌输的性别审美框架。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会遵循这个框架。恰恰相反,随着新的社会思潮的涌入,对过往内容的审美疲劳,我们反而会渴望叛逆——让搞宅斗的玛丽苏男主和带有一定灰色调的野心家女主来得更猛烈些吧。

交换剧情,爽感翻倍

一组不负责任的假想对照镜头。一夜风流之后,赵丽颖神清气爽地站在窗前,对还躺在床上的李光洁说 " 我会对你负责的 "。或是靳东抽着事后烟,对拥着被子护住胸部的马伊琍说 " 我会对你负责的 "。

哪个更好看,哪个够油腻,几乎不言而喻。这甚至无关演技,也和前后剧情关系不大,就是前者让人会心一笑,后者搞不好还要被批评不够政治正确——什么年代啦,女人是自己身体的第一责任人。

《风吹半夏》的另一处感情戏更具代表性。追求女主的苏医生再次直球表白,问可不可以躺女主旁边,女主说:" 你可以躺,但我不认。" 此处不拖泥带水的回应引来网友击节称赞,这成熟,这通透,这解放思想。但试想,如果是男主对女配说 " 你可以躺,但我不认 ",那会是怎样的灾难啊,很海王,很渣男,很不负责任。

当以往那些男人的事业线、男人的恋爱观、男人的野心勃勃甚至莽撞赌性,被放到了女人身上,《风吹半夏》立住了生机勃勃的国剧大女主形象。并且,她也没有因此变成一个 " 假男人 ",她仍充满女性魅力,甚至善用女性魅力。

《风吹半夏》的事业线水平见仁见智。毕竟即便我们见识了真正高端的商战,往往只需要偷公章、抡拳头乃至投毒等最朴素的方法,但仍然希望在电视剧里看到完整严谨的创业过程。

不过,赵丽颖的女主角色呈现的标准企业家精神,仍然是好看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以往国剧中,即便是优秀的职业女性形象,往往也偏向于谨慎、细心、耐力或者艺术创造力等特质。而女主国内倒完废钢想去国外倒、倒了废钢又想承包钢厂、承包不成又要自建,呈现的是野心、果敢、一股脑向前冲甚至有点头脑发热的形象,男主反而扮演了审慎、睿智、踩刹车的角色。

急公好义,在东北一句话就要帮一大群人。有点飘了,发达后对同行前辈不假辞色。这都是常见的男性特质,但其实女性也有这一面(现在很多公共活动,女性发声反而更多)。在影视里呈现出来,不说好坏,起码新鲜生动。

虽然都在讲 90 年代到千禧年的商战,但比起《风吹半夏》的野蛮生长群像,《财阀家的小儿子》的看点更在宅斗。而与其说《财阀家的小儿子》像男频重生爽文,硬糖君觉得更像女频的玛丽苏文。

和多数女频玛丽苏一样,苏点仍然在真 · 霸总身上

首先,男频重生,不开个后宫是不过瘾的。本剧却一直在复仇商战,男主不管跟女主还是女二,都碰撞不出太多火花。其次,男主因为是从未来重生到 90 年代,那些 " 穿越回去先让爸妈买房 " 的梦想,都被男主不费吹灰之力的实现。配上颇受诟病的卖萌演技,妥妥一开金手指的玛丽苏女主。

对照女频爽剧模板《延禧攻略》,《财阀家的小儿子》可谓元素齐备。在家族内寻找凶手的主线;绝对权力的象征、既是男主最大的倚仗又是男主最大的敌人、令男主产生复杂感情的财阀爷爷,活脱脱就是魏璎珞面对皇上;而一路打小怪、打大怪直至成为继承者,这不就是魏璎珞的升职路吗?

此处可以对照《风吹半夏》的升级过程,赵丽颖作战的对手一直是一件件事。而《财阀家的小儿子》因为突出 " 财阀家 ",宋仲基作战的对手往往是一个个人。这种微妙差别难以精准传达,但确实是男女频作品一种常见差异。

另一种性别特质,好迷人

美国女演员朱迪 . 福斯特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应该就是她在很年轻的时候被问及演员最了不起的特质是什么,回答:" 女演员是有智慧、有内生力量。男演员是有脆弱感,透露出我可以被伤害,我很敏感。"

时至今日,饭圈最流行的男演员、男角色赞美词仍是 " 破碎感 "。但人人都破碎,就碎得很没质感、很赶时髦。私以为,《财阀家的小儿子》第一集里,男主就碎得很漂亮。

作为平民出身、社畜典范的男主,一出场细框金丝眼镜配一丝不苟的西装造型就赢在起跑线,唤醒一些古老的关于《企业战士》的回忆。继而被大少奶奶强逼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啦,被发疯的大少爷从头上浇水啦(这个真的很经典虐女主桥段,简直觉得宋仲基抬起头来其实是杨幂或大 S),被太太呼来喝去修马桶给小费啦,都将一个美貌隐忍、受气寡妇形象勾勒得淋漓尽致,让人就盼着看他后期怎么逆袭打脸,让他们看看谁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说到男艺人的 " 美艳寡妇 " 人设,在内娱还能选秀那几年狠狠流行过。其标志性配件就是金丝眼镜,几乎到了对男爱豆的颜值点石成金的地步。不过,可能由于泥塑粉(把男星想象成女性去喜爱)终归是非主流,虽然蹦得高、擅创作,但男爱豆也就罢了,男演员还是不敢在这条路上走太远。加之一不小心没成 " 艳寡妇 ",弄巧成拙变成 " 老嫂子 ",也是得不偿失。

但无论如何,一个隐忍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随时可能爆发的男人,仍然比那些时刻开屏的男人要迷人得多。

隐忍曾经是很多古早女主具有的特质,可如果今天的女主仍然忍气吞声,那观众是要掀桌子的。这种特质必须放到男人身上,既有那种压抑后释放的爽感,又不会让女观众有自我代入的不适,还能增添男主的腹黑魅力。

当然,一些不怎么讨喜的性别特质,即便从女人身上换到男人身上,也一样让人厌烦,甚至更厌烦了。没错,硬糖君说得正是《财阀家的小儿子》中宋仲基重生后贡献的抿嘴、嘟嘴、傻笑演技三件套。

好好的一个人啊,怎么就从打工魂熊熊燃烧的职场小寡妇,变成了鹿小葵级别的傻白甜女大生。就算你为了装嫩不被看出是魂穿者,也不必甩出这么拙劣的演技吧,韩国男大学生都这么做作吗?你还不如演成行走的双开门冰箱呢!

和企业战士版宋仲基一样让硬糖君感叹美出新高度的,是《风吹半夏》的 90 年代版赵丽颖。其没有喊出任何独立女性口号,却扎扎实实地展示了女性力量感的一面。明快的妆容、鲜艳的衣饰、常常紧束着腰带,也都体现出那个年代才有的奋发、外露。在硬糖君看来,这实在胜过当下流行的所谓 " 老钱风 "" 松弛感 ",后者更像是经济下行后人们保守倾向的一种外化形式。

有人把女主的成功归结为金手指,实在不算公道。即便在并未展开很多创业细节的情况下,女主泰山压顶也吃得下睡得着、遇事能断不纠结,都是标准的企业家精神。其实不管在哪个年代,每一步都没有选择小富即安,而是永远梭哈、永远向前,每一次都敢站在悬崖边上,就已经是人群中极难得的品质,也是以往极少被赋予女性影视角色的品质。

当我们去观察 1990 — 2010 那些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家(),也会发现,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睿智、那样缜密,会犯愚蠢的错误,会有天降的好运,但无一例外,胸口都有个勇字。

要代入,也要安全感

细算起来,早在 2015 年,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就以男穿女情节令人耳目一新。到了 2016 年,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中国热映,进一步确立了男女魂穿的故事范式。此后不少国产网剧使用这一桥段,直到 2022 年暑期档的《苍兰诀》达到巅峰。

男女魂穿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有极强的轻喜剧效果,且很利于演员发挥演技。一个男人躯壳里的女人或女人躯壳里的男人究竟什么样,没人见过。这就有很大阐释空间,即便演绎地夸张一点,那也是放得开、够好笑。而只要有明显的转换感,就能夸一句 " 有演技 " 了。

进而再升华一下,体验了彼此的生活、彼此最赤裸的真实,也就是两人真正相知相爱的过程。而不是另一种爱情剧中常见的 " 因幻想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 "。

但这种真性转毕竟还是太戏剧化了,只能在古偶、科幻轻喜剧里发生。而在现实题材剧里打破性别成见,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两种我们并不陌生的形象——贫嘴的小男人或爹味的大女人。

国产生活剧在呈现男性身上的柔软特质时,容易把他们弄成围着灶台转的碎嘴子,或者细腻温柔但看着就不能扛事的暖男。硬糖君想象不出任何一个女人会把他们当做性幻想的对象。而穿着大垫肩西服、分分钟几千万上下但不会谈恋爱、始终在等待一个男人提供心灵治愈的霸道女总裁,也和我们的梦中情女相去甚远。

归根结底,那些能够提供爽感的双性特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性别转换后剧情更好看?

硬糖君认为,首先是在提供代入感的同时,也不忘给予安全感。人们越来越脆弱,一味给予 " 太真实了 " 的代入感,反而刺激了焦虑。生活已经够苦,怎么看个剧还要重温一遍浓缩版?古装剧是一个提供安全感的框架。在现实题材剧里,性别叙事的调转,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感框架。

对于女观众来说,备受欺凌的男社畜会令人心生怜爱,而不会过多自我投射;对于男观众来说,女霸总恐怕也比男霸总赏心悦目。

另一方面,不管是从影视内容焕新的角度,还是从反映社会性别意识进步的角度,更多关注 " 人 " 本身而非性别,让人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呈现,也是必要的。善于宅斗的男人可能也善于商战,善于商战的女人可能也善于恋爱。毕竟是聪明人,干什么都很擅长,也不奇怪吧?

哪怕夸张一些,搞事业的女人和恋爱脑的男人、创业的女人和宅斗的男人,都能在提供新鲜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换位思考,去理解另一种性别的快乐与沉重,进而达成谅解、促进和谐。

究其根本,这并非简单粗暴的 " 性别一换 ",而是打破传统性别意识的禁锢。那些人性与才能,本就无关性别。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