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16.3°C-17.6°C
澳元 : 人民币=4.8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西沙东岛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哪里来的?已找到答案

2022-05-22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虽然我们提倡生物多样性,但并不是说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能共同生活到一处。

一些生物如果到一个原本不属于它们的环境生活,并对当地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就会被当作入侵物种。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清道夫

你们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入侵物种吗?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已经发现了660多种。

比较特殊的是,在面积很小的西沙东岛上,似乎也有点“超载”的现象,大量的野牛生活在上面。

西沙东岛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岛?为何野牛会在小岛上繁衍?这些野牛会不会影响西沙东岛的生态?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目前关于西沙东岛上野牛群来自哪里的问题,已经找到答案,据说野牛群的规模达到400头。

小岛虽小,但物种丰富

在我国西沙群岛的东部,有一个面积为1.7平方公里的小岛。

西沙东岛

光看数字可能觉得西沙群岛的面积很小,但它却是西沙群岛中面积第二大的岛屿呢。

西沙东岛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只有4-5米,最高的地方也只有大约8.5米。

1.7平方公里有多大呢?我国修建的鸟巢占地面积共0.21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这个小岛的面积大约是鸟巢的8倍不到。

鸟巢可容纳观众9.1万人

鸟儿的王国

西沙东岛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一种动物特别喜欢往这里跑。

没错,就是那些翱翔于南海的海鸟,由于这里的鸟类种类很多。

而一些鸟儿的数量在近年来有所下降,因此这里也成为了中国鸟类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

生活在岛上的海鸟

小岛上的鸟类大约有40多种,其中白鲣鸟是岛上的“常住居民”,数量多达5-10万。

除了在繁殖期之后会在栖息地附近的海域徘徊以外,基本上都生活在岛内。

所以在1980年,中国就在西沙东岛建立了一个面积为180公顷的红脚鲣鸟保护区。

红脚鲣鸟

规模庞大的野牛群

除了这些鸟之外,在西沙东岛上还出现了一群人们难以预料的动物。

在上世纪50年代,驻守西沙东岛的军队发现了一些被饿得体力不支的野牛。

这些野牛可能因为不适应岛上的环境,所以显得十分羸弱,于是军队特意从海南岛运来了几头壮硕的黄牛来和其交配。

野牛群

新的野牛品种在西沙东岛上迅速繁衍,它们变得十分健壮,并且繁殖能力也提高了,所以数量一度开始攀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野牛群可以说是肆意生长,根据调查,最多的时候它们繁衍到了400头。

最开始军队并没有对其来源感到好奇,只认为它们一开始就生活在这里。

愈发壮大的野牛群

但是后来一些动物学家听说后,感到十分奇怪。

按理说,像野牛这样的动物不会一开始就生活在岛上,为了更加了解西沙东岛的物种情况,动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开始展开对野牛群的溯源。

野牛群的来源

如果是一些和陆地较近的岛屿,或许上面生活的动物还有可能是从陆地上跑过去的。

西沙东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它距离海南岛大约有310公里,显然它们没有办法像鸟儿一样,自己飞过来。

于是科研团队开始在岛上对野牛群展开研究,由于岛上除了驻军之外,没有其他居民。

西沙东岛的风景

而且根据最早记录的历史,中国人应该是在1905年才登上这座岛屿,这些野牛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显然更长。

正当科研团队苦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牛塘。

这个牛塘的位置在西沙东岛的东南侧,距离海岸线大约100米。

科研团队发现每年西沙东岛迎来旱季的时候,野牛群就会聚集到牛塘周围,在这个牛塘中有含有大量的牛粪。

牛塘中的牛粪

答案找到了

科研团队认为,水塘的存在恰好是野牛形成群体的一个原因,这里的牛粪可以成为野牛群溯源的证据。

牛粪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后,已经形成了沉积柱。

于是科研团队从这个牛塘中成功采集了牛粪沉积柱,并且还采集了牛塘内的其他样本。

科研团队利用相关仪器对其中的碳14进行研究,并根据沉积学,终于找到了西沙东岛大规模野牛群来源的答案。

在这些样本中,共发现了三个阶段的乘积特征,最后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牛粪的年份大约在350±40年前,也就是17世纪中叶前后。

明末清初的动荡

科研团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分析,得出当时正处于明末清初,当时出现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又一次持续数十年的动荡。

当时在战争的影响下,人民在全国各地流窜,一些有条件的流民为了躲避战争的影响,逃到了远离陆地的海岛上。

而他们逃到海岛上肯定要携带很多必需品,此时还处于农业社会,为了生存人们就需要带上各种种子、工具和牲畜等。

牛作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牲畜,是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于是牛就这样被带上了西沙东岛。

牛为人类耕地

野牛群的发展和现状

所以这些野牛群已经在西沙东岛上生活了300多年了,而且可以得出它们最开始是由家牛演化而来的。

虽然现在西沙东岛上现在没有居民,但是早期也有很多渔民在打鱼的时候来到这里,发现了野牛群的存在。

于是这些渔民就对野牛展开了抓捕,这些生活在野外的牛早已不似从前那般温顺,在遇到攻击的时候就会用牛角反抗。

所以很多时候渔民和牛基本上都是两败俱伤,但是后来渔民换了多种抓捕方式后,还是将野牛打败。

成功捕捉野牛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野牛在渔民的抓捕下,数量骤减,从原本的400头下降到大约50头。

好在没过多久,人们就意识到了这些野牛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于是开始对野牛群进行保护,所以现在到西沙东岛上,还能看到这些独特的野牛群在小岛上飞奔。

野牛群与西沙东岛的生态

不过在保护野牛群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对西沙东岛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照理说,这些野牛群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已然成为了西沙东岛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但是过量繁殖的野牛也会对其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就拿大规模生活在这里的鸟儿来说,它们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在这里繁衍,就是因为西沙东岛上有70%的植被覆盖。

大量的灌木丛、银毛树和抗风桐等植被为鸟儿提供了栖息之所。

西沙东岛特有的抗风桐

但是牛作为食草动物,它们偶尔也会啃食树上的树叶。

如果数量少还可以控制,数量一旦疯长,就有可能破坏岛内的植被,导致鸟儿失去栖息地。

所以在对野牛群保护的同时,还是要为了生态平衡控制野牛的数量。

鸟对西沙东岛的好处

栖息在西沙东岛上的鸟,对其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鸟在东岛上排出的粪便,在积年累月下已经形成了1-2米厚的鸟粪层。

这些鸟粪不仅可以滋养岛内的植被,使其生长得更加茂密。

更重要的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鸟粪还会释放出磷酸盐,随后裹挟其他物质和土壤中的钙结合,形成磷矿。

鸟粪可是宝贝能形成磷矿

可别小看了这些磷矿,它含有大量的磷质、有机质和氮素等,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料。

有一个叫做瑙鲁的国家,曾在上个世纪就是靠卖鸟粪发家致富的,岛上的鸟粪磷矿有10米厚。

这个国家曾经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或许再过上几百年,西沙东岛也会成为一个富庶之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