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0.2°C-13.2°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2022-01-07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历似乎成了验证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的标准。

大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考上了985或211类重点大学,毕业后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轻轻松松实现月薪上万的小目标。

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也像普通学生一样,有着自己的烦恼与困境。

网络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聊天群,名称就叫“985five=985废物”,可以看出这些人正在使用英语谐音,来暗示自己的高分低能与高开低走的人生。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1

这些考上的名校却无法实现人生理想的孩子,在这个群里相互取暖,分享自己的委屈与经历,向其他人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

或许其他人同样也在为他们的前途感到忧虑,毕竟这些孩子在名校中学习,从小便享受较好的教学资源。

他们已经掌握了最好的发展平台,有着合适的学习氛围,自身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按理来说他们正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绝佳栋梁之材。

可这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为了父母的累赘。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数万天才的悲哀?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2

毕业之前他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美好的规划,有不少人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满意,甚至有的人认为自己本就是一个天才,应该比其他人更聪明,做事情做得更好。

但毕业后他们才逐渐发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并不能够永远做最拔尖的哪一个,这样的心理落差使有些人无法接受现实,陷入到长期的低迷中。

尝试工作后,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工作能力强。

其实早在几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批评那些高分低能的学生,似乎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能够用在学习知识上,工作时却像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3

他们或许擅长应付考试,可以总是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工作时却常常遇到问题,甚至无法处理好基本的人际关系。

过去这些孩子常常理直气壮地反驳对方,认为自己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优势,在工作中同样可以脱颖而出,他们毕业后他们不得不渐渐接受现实,承认自己确实在工作上存在不足。

事实证明学习能力也像音乐绘画等长处一样,只是自身的一个优点,并不能够代表全部。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4

进入社会后,身边的人不再以分数论英雄,因此愿意崇拜尊敬他们的人便逐渐减少,这也会给这些高材生带来一些心理落差。

因为在工作上处于竞争关系,这些高才生常常还会感受到其他人投来的冷漠与敌意。

而事实上进入名校并不代表人生已经步入巅峰,那些因为荒度学业而被劝退的学生也比比皆是。

对于高才生来说,想要提高自己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力,就应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利用好这段时间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5

有一些人过去一直是被称赞的优秀生,可进入名校后身边都是同样优秀的人,这也使他们的光芒逐渐变得暗淡,有时他们甚至也会成为班级中的中下游。

有些高材生就是因为没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导致自己在大学中越来越懒散,毕业后甚至还比不上一些本科毕业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常常被自己高贵的名校身份所限制住,不愿意将目光投向那些正在发展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求职目标常常是一些业内有名的大厂。

可对于这些人才济济的大厂来说,他们除了看重求职者的毕业院校外,也更加看重一个人的能力。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6

其实除了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以外,普通学校甚至大专中专毕业的学生,也常常会感受到这样的困惑。

那是因为在过去的时光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真正掌控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一切都早已被父母和学校规划好,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来进行。

可毕业工作这件事情往往需要由他们自己来做决定,进入大学校园后,没有人再为他们的人生进行规划,那些人便漫无目的的摸索,常常因此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也有一些人不小心走了弯路,在并不适合自己的领域中浪费了太多时间。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7

这些985院校毕业的高才生,有时觉得自己成为了父母的累赘,通常是因为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心理学上曾经提出过有关自我差距的一个理论,简单来说,一个人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实际生活中的自我,理想中的自我和应该成为的自我。

简单来说,这三个概念分别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是怎么样的人,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人们一直在向这些名校学生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他们已经享受了过多的资源,站在一个较高的人生起点上。

数万天才的悲哀:高开低走的人生,高分低能的“985废物” - 8

这导致这些名校学生常常给自己设定一个过高的目标,即使他们自身的能力无法达到那样的顶峰,他们仍然会固执认为,自己只有实现了那样的目标,才能够满足其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那个遥远的目标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落差感,长此以往他们自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似乎自己已经成为了他人的累赘。

其实学会认清自己,适当放下一些执念,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许多。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