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8.7°C-12.6°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第二件慈禧盛赞,可惜都已经失传

2021-12-2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大多数的现代人眼中看来,古代是落后和愚昧的,古人在创造和发明方面更是无法与现代人相提并论。其实,这种看法可就大错特错了,古代虽然科技落后,但古人的创造能力却并不低,很多古人的发明创造哪怕以今天的技术也无法复制。比如说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其中的第二件堪称巧夺天工,就连慈禧太后都盛赞不已,可惜都已经失传了。

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第二件慈禧盛赞,可惜都已经失传 - 1

“奇技淫巧”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尚书·周书·泰誓下》,其中提到“(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这个词的意思原本是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但是商纣王却以此来取悦嫔妃,全然不顾祖宗的江山社稷,所以后世的儒家一直对“奇技淫巧”持批判的态度。虽然儒家一直瞧不起这些奇特的发明,但是古人所创造的这些神奇技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说到古人所创造的奇特发明,不得不提的就是木牛流马了,这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粮工具。尤其是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盛行之后,诸葛亮不但成为了三国第一谋士,木牛流马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很多人以为木牛流马是罗贯中虚构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同样也有提及。

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第二件慈禧盛赞,可惜都已经失传 - 2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聪明异常,尤其善于发明创造,“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然而,随着蜀汉的灭亡,木牛流马也早已失传,甚至就连这种工具的外形和工作原理至今依然没有定论。有专家研究过后认为,所谓的木牛流马可能是一种独轮小车,带有摆动货箱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能够一次运送大约三四百斤的谷物。

在《三国志》中,也确实记载了木牛流马的载重量,大约是“一岁粮”,换算过来确实相当于四百斤左右。建兴九年,诸葛亮复出祁山,就是以木牛流马运粮,每日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这样的运输工具已经算是相当效率了,尤其是在道路不便的蜀中地区,堪称是运粮神器。可惜的是,木牛流马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了,今人无缘得见。

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第二件慈禧盛赞,可惜都已经失传 - 3

木牛流马虽然神奇,不过毕竟只是一种运输工具,还称不上是巧夺天工。在古人的发明创造中,真正称得上巧夺天工的当属牙雕套球,也就是俗称的“象牙球”。此物虽然全凭人力雕琢而成,但是称之为鬼斧神工也不为过,就连当年的慈禧太后都对此赞誉有加。以慈禧太后的身份,什么样的宝物她没见过?就连她都盛赞不已,足以证明此物是多么的宝贵。

其实,牙雕套球的技艺早在宋朝时期就已出现,只不过早期的雕琢技艺还比较粗浅,最多只能雕琢三层。到了清朝的乾隆时期,有广州的牙雕匠人借鉴石狮口中含珠的创意,发明出了这种镂空雕花的象牙球,而且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从一开始的14层发展到清末时期已经高达28层,最高可以雕琢60层的神奇技艺。

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第二件慈禧盛赞,可惜都已经失传 - 4

这种象牙球由内到外,由大小数层的球体嵌套而成,从外表看只是一个球体,实际上内中含有数个甚至数十个完整球体,而且各不相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球体全都是镂空造型,其上刻满了百花、龙凤以及山水人物等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牙雕套球也被称为“同心球”,是古代能工巧匠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牙雕套球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在1915年的夏天,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的通航,旧金山举办了一场万国博览会,中国和日本的参展作品中都有一个牙雕球。中国一方的牙雕球是广州牙雕大师翁昭的杰作,高达24层的牙球,玲珑剔透,而日本一方的牙雕球更是高达30层。

古人发明的两件“奇技淫巧”,第二件慈禧盛赞,可惜都已经失传 - 5

因为两件参展牙雕大小相仿,都雕刻的巧夺天工,但是由于日本一方的参展牙雕球多了6层,所以观众都认为金奖应该是日本的牙雕球。可是在最后鉴定真伪的环节,日本的牙雕球却出了洋相,当两个牙雕球被放进沸水中蒸煮时,只见日本的牙雕球四分五裂,而翁昭的牙雕球仍然完好如初。如此一来结果就很明显了,日本参展的牙雕球

作弊

,是用胶水拼合而成的,金奖自然也就颁给了翁昭大师的作品。

古人的杰作有许多,木牛流马和牙雕套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木牛流马是实用主义的巅峰,而牙雕套球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代表着古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可惜的是,这两个技艺都已经失传了,木牛流马早就不知所踪,而为了保护大象,象牙制品也已经被禁止,象牙球也就成为了绝唱。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