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5.8°C-10.4°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2021-10-1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陈永贵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一个普通农民当上了国家副总理。而成就他名誉的大寨村,一时也以“中国第一村”姿态,成为全中国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1967年五一劳动节,毛主席登上天安门,亲切拉住身边陈永贵的手说:

“永贵好,永贵好。”

这六个字很快出现在各大报纸头条,陈永贵的大名也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1

时间回到1952年,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担任村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刚好36岁。他身强力壮,但认不得几个字。整天在地里转来转去,挖空心思琢磨着:有什么法子,让这穷山沟多打点粮食呢?

大寨村村民住的是破土窑,吃的是糠菜粮。这里有句老话: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有3亩平,年年灾情多”。

不是旱就是涝,旱涝不打粮食。解放前陈永贵的母亲和姐姐就是被卖掉,而他父亲也在万般无奈的境况下,上吊自缢。

陈永贵站在柳树下,对大家宣布了一个10年修地计划,向荒山秃岭要粮食。修地第一仗?是整治白驼沟,这个沟一里多长,10米多宽。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全村男劳力加在一起,一共58人。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冬天下雪,胡子都冻成了冰碴。靠着这帮穷怕了的村民,只用48天就完工了。虽然只得了5亩梯田,却鼓舞人心,大伙齐夸党支部领导有方。陈永贵说:还是毛主席说得对:

“组织起来,力量大。”

从此白驼沟改名“合作沟”。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2

1956年,大寨党支部继续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指示:

“宜将剩勇追穷寇”

,接着改造“狼窝掌”。狼窝掌是因这里常有野狼出没而得名,有3里多长,4丈多宽,上下落差200多米。这里山高坡陡,荒草萋萋。还是这帮人,用镢头、扁担、荆条筐,连续填了几万方土,终于造出20亩好地。

眼看丰收在望,山洪暴发了。暴雨好像魔鬼下山,咆哮的山洪把30多道石坝全部冲垮。土地像摔在石坡上的烂柿子,绿油油的庄稼一瞬间全没有了。所有人都傻了,陈永贵心疼得说不出话。两天之后,他终于开了口,第一句话竟是:

“来年冬天,再战狼窝掌”。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3

第二次改造狼窝掌,村民们吸取了教训。把石坝地基挖到1米五深,石头也捡大块的填。大地上再次沸腾起来,抬石头用的是铁锤钢钎,运石头用的是木棍铁绳。后来,妇女主任带着娘子军也参战了。姑娘们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着实撑起半边天。这次工程用了整整3个月,新坝重新站了起来。

第二年眼看庄稼又要长成,天色突变,村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只怕又是凶多吉少。果然,暴风雨又来了。半夜,一声霹雳,只见狼窝掌上已是翻江倒海。接着,更大的山洪像猛兽般沿着狼窝掌呼啸而过,一路摧枯拉朽,38道堤坝全被冲垮,田地再次化为乌有。

这真是

“千日打柴一火烧,一冬辛苦一水漂啊”

!人们十分沮丧,而了解陈永贵的人说:“老陈不会善罢甘休的”。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4

陈永贵终于又发话了:“改造狼窝掌还要来第三次”。为什么一次次失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大寨人偶然得到一个灵感:人们住的窑洞是拱形,天长日久经受压力就是不垮,妙处就在那一道拱上。要是把梯田都砌成半圆的拱形,压力越大也就越坚固了。

三战狼窝掌的战役又一次打响了:

这可真是玩命的事啊!那一阵子的气温,常常是零下20度。陈永贵下了狠心,除了坝身修成拱形之外,石坝基础挖了5米深。根基垒起七八层石头,缝隙要用石子填塞,用灰浆灌注。

山上没有路不能推车,只能用肩膀把石头抬到狼窝掌。早上五点开始干,晚上天黑才能回去。穷则思变,穷了就想变富。30多道堤坝最高的垒到9米,灌浆的石灰用去上万斤,改造梯田只用27天就超额完成。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5

一条条大坝像一道道铁锁,把野性不羁的野狼牢牢捆住。第二年,狼窝?掌?一条沟产的粮食已足够整个大寨全年吃了。

1959年,陈永贵被评为

“全国劳动模范”

随后的60年代初,全国农业一片萧条,粮食匮乏,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而大寨这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石头山区,竟然亩产600多斤,被评为

“特等模范单位

”。

可1963年夏天,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呼啸而来。狂风暴雨铺天盖地压向太行山,千万股洪水像炸了群的野兽,吞噬着村庄,撕裂着田野。大雨整整下了7天7夜,10年心血一水漂走了。房屋倒塌,农田冲毁,庄稼倒伏,男女老幼几百口人无家可归。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6

正在县里开人代会的陈永贵,听说大寨遭了灾,蹚着齐腰深的水回到村里。对着乡亲们大声说:“咱们的人呢都还好,有点什么事情咱们都能办得了,这就是大喜事。洪水冲走了一个破烂大寨,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再?修一个新大寨”。

全村300多口挤在没倒塌的几间房子里,地上铺上秸秆,大柳树下盘了四五口柴锅,集体生火做饭,开始自救。

灾情立即被社会各界关注,各地发来慰问电,并且承诺要给物资支援。大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外面的援助?

接下来事情让所有人意外:大寨谢绝了县里拨的医疗费,救灾物资,和1000元救济款。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7

有人说大寨人是响应毛主席号召,以国家利益为重,不给国家添负担。有人说,大寨人是为保住自己一贯高举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旗。还有人说自力更生,不是不要外援,而是要而不靠,拒绝外援给村民增加了更多困难,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怎么能够矛盾那?

这时大寨提出:

“三不要,三不少”

。就是“

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

“向国家卖粮不少,村民口粮不少,集体的库存不少”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8

大寨村民开始了“

白天治坡,晚上治窝”

的运动。白天在地里砌石坝,修田地。晚上还要挑灯夜战盖住房。

男人们修田地,女人和孩子把一颗颗庄稼扶起来。有站不稳的,就几颗捆在一起,孩子们说:“这叫组织起来”。大寨60多名青年男女组成“青年突击队”,没日没夜地奋战在田间地头。

女孩们干起活也不输男性,陈永贵不由得赞叹:这伙妮妮们都像“活铁人”一样,都是“铁妮妮”、“铁姑娘”,

“铁姑娘队”

称号就此名扬全国。灾后重建的大寨村焕然一新,新建的房子分为上下几层。排列得整整齐齐,格外引人注目。一场大水让大寨人搬进了新家。

靠着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吃上1斤左右的粮食,就可以顶住20小时强体力劳动。奇迹出现了:大寨受灾当年,粮食总产量42万斤,只比上年减少4%。卖给国家粮食24万斤,社员每人分到口粮400斤,全村收入居然比上年有所增长。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9

他们继续把精力放在扩大耕种面积,和改良土壤上。为解决防洪抗旱问题,虎头山上修建了几个蓄水池。每年冬春,大寨都会动用全部劳力,把七零八落的荒地修成水平梯田。

还采用秸秆还田,科学沤肥的办法,把土地改成有一尺多厚土层的标准地。这种?地?一脚踩下去就像踩在棉絮上,“海绵田”给大寨带来丰收的产量,这种方法在北方被迅速推广。

1964年1月19日,在周总理特意安排下,陈永贵作为大寨代表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10

毛主席第一次听到陈永贵的名字,是在河北邯郸的火车上。

1964年3月28日,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向毛主席汇报了大寨的生产情况。毛主席听得非常仔细,他忽然问道:陈永贵是哪三个字,说在报纸上登过一篇写陈永贵的文章,让秘书把报纸找来。

陶鲁笳说:“我一直做农民工作,十几年了,我所看到的农民,最能干最杰出的是陈永贵”。

毛主席深表赞同,并希望可以全国“农业学大寨”。

正式提出“农业学大寨”,是在1964年12月的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周总理的报告,有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大寨如何在灾难面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在全国第一次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71岁生日。在大会堂一个小宴会厅里,主席邀请了参加人代会的陈永贵同桌就餐,对着50岁的陈永贵说:

“你是农业专家呀”

陈永贵听了,憨厚地一笑,可以说这是陈永贵一生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宴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席间,陈永贵很少动筷子,始终凝视着毛主席。

他后来回忆:“如果这个菜好,我更不能吃。好让毛主席多吃点,让他老人家健康长寿,中国人民就能多享受主席给予的恩泽”。

陈永贵:从农民到总理,三战狼窝掌,全国为啥叫“农业学大寨”? - 11

回大寨路上,陈永贵写下人生中第一首诗篇:“下山容易上山难,上得山来景更宽。莫说此山有人到,更有高峰在前边。”

大寨人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山寨,竟在一夜间成为全国思想领先的一面高峰,全国各行各业开始了十几年的“农业学大寨”。

1975年1月,身兼多个重要职位的陈永贵赶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周总理特意找到陈永贵,要让他担任国家副总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

陈永贵说,自己文化水平不行,实在当不了。周总理神情慢慢变得严肃:“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得接受党的安排。这是主席的安排和任命,你还是干吧”。

陈永贵听完沉默了,他紧握双拳,接受了副总理职位,主管国家农林和水利工作。

他既是副总理又是昔阳县委书记,还是大寨村支部书记。成了世界上过去没有,大概以后也不会再有的“布衣宰相”。

在当了五年零八个月的副总理后,陈永贵于1980年主动辞去副总理职位。

他继续发挥自己专长,在北京东郊农场担当农业顾问。可这个时候,身体已经不再硬朗,被查出肺癌。去世于1986年3月26日,享年72岁。

陈永贵的最后遗愿是:“去世之后的丧事安排,请求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一切从简。子女把骨灰运回大寨,撒在大寨的土地上”。

农业学大寨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一种创业精神,是催人奋进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在当时中国农业十分落后的背景下,这种精神的作用功不可没。

各位小伙伴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评价在下方,谢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