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2日 16.9°C-19.1°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2021-09-2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看影视剧时,是否被其中神奇的金疮药所折服?只要没有伤到经脉,不论多严重的刀伤,只要用一点金疮药敷上,没几天伤口就可以愈合。

这似乎不太符合科学道理,应该是小说杜撰,或者刻意夸大了古代一些治疗跌打损伤药品的效果。

既然历史上有这种神奇的药品,那么为什么后来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云南白药是否是“金疮药”的分支呢?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 1

刀口舔血,催生旷世神药

这人世间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就拿生死这件事情来说,“生靠天,死靠人”。古人生育子女,除了要靠稳婆的帮助,还要看天意,在没有剖腹产的古代,许多产妇都因难产而死。

而“死”虽然无可避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扭转,病者医,伤者疗,只要医术精湛,人的寿命就可以增长,就可以逃离疾病或者重伤而死的魔爪。

可无奈的是,古代战乱多发,平均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小规模的冲突。每隔十几年,就有一次大的战役。而每隔百年,就有一次全国性的战争。

因战争而死去的人暂且不说,那些因战争而受伤的人,如果得不到很好地救治,一旦落下残疾,不仅自己生不如死,还拖累家人,也是国家的负担。

在这样刀口舔血的背景之下,一种治疗创伤的“金疮药”也就孕育而生了。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 2

神奇药品,快速疗伤

“金”字在古代多指的是金属物件,“疮”字在古代指的是皮肤上的创伤以及疾病。因此从“金疮药”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专门治疗刀伤的药品。

按照史书的记载,人的皮肉一旦被利器割破,就会血流不止,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尤其是夏天,那么皮肤极易发生溃烂。

这种情况下,轻者会造成肢体的残疾,重者则会因此而毙命。

其实这不难理解,伤口不经过消毒,各种病毒就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最终夺走伤者的生命。

不过金疮药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先此药可以快速止血,而且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就可以消除痛感。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 3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药有消炎的作用,一方面修复伤口,一方面防止伤口继续恶化。

因此古人经常将此药称之为“贼方”,意思是说,见效很快,是一种奇药。

当然,这并非是胡乱吹嘘,《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记载,薛仁贵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砍伤,回营后马上使用了皇帝御赐的金疮药涂抹,结果不出3天就又可以再上战场,可见这药确实神奇,一用就好。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金疮药”都具有这种效果,真正有奇效的其实少之又少,且都掌握在权贵的手中。

这主要是因为其原材料实在是太过于珍贵。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 4

原材料稀缺,最终消失

其实现代也有“金疮药”,而且其中的材料和古代流传下来的配方相差无几,但就是无法达到古代所说的“一用就好”的效果。

原因倒也简单,因为里面缺少了一味极其珍贵的原材料,“龙骨”。

龙骨这个名字有些细思极恐,不会真的是龙的骨头吧?

当然不是,这种材料其实是我们熟知的“甲骨文”的载体。

因为这些骨头或者龟壳都是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埋藏,因此产生了极其难得的药用价值。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 5

按照古代医书的记载,龙骨具有“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等效果,而这正是“金疮药”能够发挥效果关键所在。

可是清朝光绪年间之前的人们,只注重龙骨的药效,对上面的文字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因此当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之后,这种材料就被保护了起来,不允许随意破坏。

虽然起初遭到了一些药商的反对,但面对上古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药商们最后还是妥协了,毕竟保护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才最为重要。

而少了核心材料的“金疮药”就像被抽去了灵魂,其效果自然是断崖式地下降,到了几乎没有效果的地步,那么药品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很自然地就被淘汰,最终消失。

正所谓“有失即有得”,“金疮药”的消失也未曾不是好事。

古代一用就好的金疮药,为何后来消失了?看看它的原材料就明白了 - 6

1914年,也就是“龙骨”禁止入药的15年后,云南白药横空出世,很快就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疗伤圣药。

而且主要材料也不是什么极其珍贵的药材,而是很好培养的三七草。

回过头来看看“金疮药”的发展史,其实是甲骨文的血泪史,多少珍贵的文献就这样涂抹在了伤者的伤口之上。

正是因为甲骨文的缺失,才使得我们至今无法给出夏朝存在的确凿证据。

因此有一个问题就值得我们思考一下,“金疮药”的出现到底是好,还是坏?

参考资料:《清史稿》、《中国史学学术史》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