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5.5°C-10.4°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魏忠贤是如何崛起的?如果他能多活几年,明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变?

2021-06-29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忠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王朝积弊、崇祯皇帝昏招连连、文官对武将压制的太狠,这些都不是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魏忠贤所能左右的,所以,即使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他也改变不了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和大明王朝灭亡的结果。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继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随即,后宫势力和东林党之间为争夺皇太子朱由校的移宫案发生。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移宫案的胜利方东林党拥立明熹宗朱由校继位。

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标志着东林党数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梦想终于实现。

魏忠贤是如何崛起的?如果他能多活几年,明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变? - 1

如果东林党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忧国忧民且拥有真才实学,那么东林党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绝对是大明之幸。

很不幸,东林党的真才实学全都被他们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用到了争权夺利上,真到了治国安邦上,这帮人却是一筹莫展。

明熹宗继位后,东林党凭借所谓的拥立之功,向上压制皇权,向下对齐楚浙等党赶尽杀绝,朝堂上的权力几乎被东林党攫取殆尽。

与此同时,东林党又将目光放到了辽东,想要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证明自己绝非浪得虚名。结果,在东林党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下,辽东重镇沈阳、辽阳、广宁等地被后金攻占,大明在山海关外仅剩下狭长的辽西走廊。

东林党在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的所作所为使得明熹宗看清了东林党妄图攫取朝堂上所有权力架空皇权和表面上忧国忧民实则祸国殃民的本质,于是,明熹宗对东林党起了打压之心。

由于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便驾崩,使得明熹宗继位时在朝中缺乏根基,所以,明熹宗就需要寻找到一股势力来帮助其打压东林党。

受制于明代的制度,后宫势力不堪大用;被文官集团各种明暗手段“修理”了上百年的武将勋贵势力也无法帮助明熹宗打压东林党;唯一能成为明熹宗臂助的只有宦官势力。

接下来,明熹宗就需要选一个领头人带领宦官势力打压东林党。

魏忠贤是如何崛起的?如果他能多活几年,明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变? - 2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明熹宗最终选择了魏忠贤做为这个领头人。

明熹宗选择魏忠贤作为宦官势力的领头人的原因有三:

1、魏忠贤在宫中没有根基;

2、魏忠贤跟奉圣夫人打得火热;

3、魏忠贤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在宫中没有根基,意味着魏忠贤便于掌控;跟奉圣夫人打得火热,意味着魏忠贤值得信赖;为了上位不择手段,意味着用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可以事半功倍。

在明熹宗的大力扶持下,魏忠贤开始了从一个小宦官到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的崛起之路。

魏忠贤崛起的过程中,齐楚浙等党在朝中残余的大臣和一些看透了东林党祸国殃民的大臣纷纷投入魏忠贤麾下。

魏忠贤在明熹宗的授意下将这些大臣和宦官势力整合成了阉党。

魏忠贤是如何崛起的?如果他能多活几年,明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变? - 3

天启三年,明熹宗下诏令魏忠贤提督东厂,预示着明熹宗对东林党的打压即将来临。

天启四年,魏忠贤借助汪文言案和熊廷弼案正式开始打压东林党。

“失道寡助”的东林党在阉党的全力打压下很快便溃败了。

东林党溃败后,魏忠贤在明熹宗的授意或默许下起用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文臣和武将镇守边关、向地主富户和江南财阀加税弥补财政不足、赈济灾民并妥善安置。

这种情况下,大明在澎湖两次战胜荷兰,缓解了外部压力;大明普通百姓的负担得以减轻,缓和了内部矛盾,万历四十八年以来大明内外交困的局面有了极大改观。

虽然如此,但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魏忠贤是明熹宗的“白手套”。

打压东林党、向地主富户和江南财阀加税这些得罪人的苦差事都让魏忠贤干完了,真遇到什么不可收拾的局面,明熹宗只要借口自己忙着干木匠被魏忠贤蒙蔽了,然后丢弃魏忠贤这个“白手套”就可以了。

什么是大智若愚?明熹宗这样的就是大智若愚的典范。

明熹宗要是能多活几年,大明肯定还能延续,但要指望魏忠贤这个“白手套”去解决王朝积弊、规劝崇祯皇帝不出昏招、改变文官压制武将太狠的局面都没有任何可能,所以,即使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他也改变不了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和大明王朝灭亡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