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7.0°C-12.6°C
澳元 : 人民币=4.8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2019-01-21 来源: 谁是大英雄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回顾过去 30 年,一家中国软件公司如何跨过四个时代保持活力?

「我们生而平凡。」

2014 年在一封内部信中,金山办公 CEO 葛珂曾这样说。对于这家 1988 年就成立的小公司来说,在 PC 时代以 WPS 中文文书处理软件起家,当瞄准在线办公这条路时,这个没有巨头资源支持,也并非富二代创业的公司必然是平凡的。

但平凡标签下,WPS 却走过了 30 年时间,从桌面 PC 到智能手机时代,WPS 不仅是见证中国软件发展史兴衰的重要一员,还成为中国办公软件领域的排头兵。当从 PC 时代走到智能手机时代,WPS 又很早开始打造移动版本,这一脚步为其随后的发展扩展了新的道路,并收获了上亿用户的认可。

「可怕的不是变化可能伴随短期困境,而是拒绝改变还缄默无声。」葛珂曾担心 WPS 前进的道路,但走到今天,这家公司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步子,也创造了不平凡的结果。而在这条路上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关键词?办公软件领域这三十年的变化又是如何?在 WPS 看来一家有历史积累的公司又如何走向未来?三十岁的 WPS 也许有着自己的理解。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1

以下是葛珂在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的演讲实录(经过极客公园编辑):

各位极客公园的朋友下午好。2014 年 1 月份,有幸跟极客公园合作,热血澎湃地讲了一次我们是如何突破移动互联网的。也恰恰是在 2014 年之后到现在,其实是整个金山办公业务发展最快速的 5 年。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在中国的互联网界,太长时间其实不是一个很性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创始人雷军用了 7 年时间创办小米,上市时市值达 138 亿美元。2018 年也有很多的热点事件,比如说两三年的公司在美国也上市了,市值 200、300 亿美金的都有。

2018 年确实是整个 WPS 业务创立第 30 年,我们经历过了软件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今天的大数据和 AI 时代。我们经历过 4 个时期,算四朝元老,身上确实有一些东西可以分享给在座的每一位。

当我们回顾过去 30 年的时候,有太多的巧合、机遇、成就和失败。

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我相信大家可能不知道金山的创业历史,或者是 WPS 的创业历史。其实蛮简单的,WPS 创业过程就是在 1988 年这样一个时间点,电脑开始进入中国的桌面。那个时候电脑其实是没有汉字系统的,只能处理英文,没有办法处理中文。求伯君先生用了一个非常酷的方式,用了一套汇编语言,10 万行代码,写出了我们第一个文字处理软件 WPS1.0 的版本。

当回顾 30 年历史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个照片墙,这是每一家有历史积累的、有时间维度的公司里都会有的。这里面有各种各样我们历史的时间节点。(这上面)有发布会、新产品上市、渠道会等等,各种各样的节点。但这里面只是一些节点和结果的体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能够让一家公司坚持 30 年,走过这样 4 个历史时期,我自己处在慢慢总结的过程中。

我发现整个 WPS 团队有两个基本的特点。这两个特点可能是保持我们走到今天很关键的因素。我们自己讲 30 年起起伏伏,历久弥心,一个最关键的核心点就是:不改本心。「初心」这个词很热,我其实不太敢用「初心」这个词,因为有一点太高大上了。我想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就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机会点,所以我用本心来谈。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2

我们创造 WPS 这个产品过程中,其实就是出于满足用户需求的本心而塑造出来的。30 年发展中,两个最关键的特色是:技术立业,简单创作。

大家可能觉得,所有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都是技术立业,但是对 WPS 来讲,技术立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这家公司是由一批技术人员创造出来的,我们曾经没有市场人员、销售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完全是程序员塑造的公司。而且在 30 年过程中,也确实秉承着技术立业的思想,我们不断地用新的技术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技术立业是最核心的因素。

去年 30 周年年会上,雷总讲了一个故事,我给各位分享一下。在 WPS 的历史上,有两位主要的技术负责人:董波和沈家正。雷总讲的例子是,这两个人在 WPS 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成绩,带领团队做了 WPS  97 和 WPS  Office  2012 两个产品,产品做出来了,而且口碑非常好,所以公司给了足够多的奖励和位置。但是,这两个人说:「雷总,我不适合做管理,能不能让我回到一线,重新写程序。」这两个人现在都还在公司。

这样一批特别可爱的程序员秉承着做程序是他们的天分,是他们最喜爱的事情,组成了今天 WPS 的研发团队。也正是这样一批以技术立业为核心的团队,在 30 年过程中,把用技术服务用户真正当成自己的本心。

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能和雷军、求伯君、WPS 新的管理团队的风格相关,也是我们这 30 年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光有技术立业是不够的,你为用户服务的本心是什么?我们又总结了一个词,叫简单创作。

大家都知道 WPS 有文字、表格、演示,今天延展出了非常复杂的功能,它本质上是一款工具软件,这个工具软件是帮助用户创造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WPS 用技术团队、实力、产品帮助很多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实现自己的创作愿望和创作结果。

所以,当我讲这两个观点时,技术立业、简单创作是过去 30 年 WPS 团队核心的两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早用 10 万行代码塑造的 WPS1.0 版本,到今天的 WPS,已经不是大家想像的文字、表格、演示了,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到今天 WPS 代码总行数已经过了 5000 万行,已经覆盖了像苹果、Android、Windows、Linux 等所有你能接触到的屏幕、计算系统。这么一个历史延展过程,一定是一个技术不断充实的过程。我们抓住了软件机会,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机会、云计算的机会,让今天的 WPS 走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这里面会有一个问题,技术立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确实体现出来了,你会看到我们的产品从这么简单一路走到这么复杂,从原来只是一个图文混排、解决电脑处理中文这样的概念,到今天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办公系统、一个办公服务、一个庞杂的系统。

用户在哪里?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曾经以为用户是希望我们给他提供越复杂的功能越好。甚至我们曾经还特别自豪的说,用 WPS 的人都是最牛的人,因为你学会 WPS 首先要读几本书,你甚至需要培训、上课、考试,才能熟练的使用一款产品。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这不是用户的本心。

用户用 Office 软件,本质是想实现他的想法,他也许只是想写一篇简历、工作报告、项目工程计划书,去给他的用户、雇主去展示他的知识、内容。我们会发现,太复杂的功能并不是用户追求的,其实是我们技术团队的本心追求的。刚才说了我们是程序员创造的公司,为了帮助用户简单创作这件事儿,我们做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我们开始做内容,希望通过海量的内容帮助快速实现他的理想、梦想、创作的过程。

所以今天我们也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模板、素材、范文的网站——稻壳儿网,所有的内容积累都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快速的去实现他的想法,生成一篇漂亮的文章,达到他的目标。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曾经看到一个现象,一般的模板下载最多的一般是考勤、财务报表、简历,但有一些时期,你会发现有一些变化。有一段时间,房地产很火热,我们发现离婚协议书变成了下载量第一的模板。

这个模板已经每个月被几千万用户下载、使用,但是你会发现也有一个问题,用户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需求,会说你的模板量越来越大,我在你的网站上寻求一个精准模板难度是越来越大了,搜索不管用,图片搜索、内容搜索精准度又没有那么高。

我们的团队又在想办法,怎么帮助用户进一步简单创作?所以我们提了第三个观点,叫人工智能。

我在谈人工智能的时候,没有技术、前沿、浪潮的含义,因为人工智能对于 WPS 用户来讲,对于我们今天海量的用户、海量的数据来讲,它是软件发展时代必然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你们写一篇文章很少从空白页开始写。大部分用户想写什么样的内容会去百度、Google 搜索,搜索到内容再进行重新的剪辑、整理、编辑,形成自己的新内容,再补充更多内容进去,形成一篇漂亮的文档。

所以,当人工智能可以基于数据,根据你想要的内容给你提供更贴切的内容时,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帮助人们的知识创作节省大量时间,也会有效地提高效率。整个 WPS 团队非常重视一点:我们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式,把帮助用户实现简单创作这个事做到极致。

我举了三个例子:功能累加阶段、内容累加阶段、人工智能累加阶段。在这些阶段,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怎么帮用户用最简单的方法,创作更好的内容。

所以,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分享,大家可能会多少知道一个观点。或者说,我们内部把过去 30 年的本心找到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用简单的方法帮助用户创造不简单的人生。

我们回顾过去,以一个时间维度来看这 30 年,正是因为这样一句话,让我们经历挫折能站起来,让我们经历喜悦能够继续前行,让我们经历浪潮还勇于拼搏。

所以,讲一个 30 年的公司,在用时间维度评估一家公司的组织成长和人的成长时,我觉得不忘本心这件事情是第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

下面讲第二个关键点,这也是一张类似于照片墙一样的图。很多公司在讲自己公司时也会讲,最关键的是用户。

过去 30 年,WPS 靠什么作为自己终极的追求目标呢?我们想来想去,就是用户。所以过去 30 年,我们认为是 WPS 与用户相互成就、彼此前行的过程。

从几个维度理解一下用户,首先 WPS 和用户是相互互动的过程。比如说电脑的中文处理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大家知道中文是双字节的,英文是单字节的,当你输入一篇中文时,你回退一个格,会发现整个文章都是乱的。大家对这个事情习以为常,认为电脑就是国外发明的,电脑的本质是英文处理,大家都不知道中文处理是怎么回事。

正是因为 WPS1.0 的发布,揭开了中文处理的序幕,所以也开启了中文电脑桌面文档处理的序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家可能对 Office 产品的理解是一款桌面软件,是一款办公用的软件,是一个写文档的软件。那么什么时候写文档呢?大部分是周一到周五,早九点到晚九点。PC 版 WPS 用户的使用周期确实是这样,和大家想像的一模一样,每到周六、周日、寒暑假、节假日用户量就狂跌。但是有一个时代不一样,当 WPS 移动版本上线之后,你会发现用户的使用时长从朝九晚五突然扩展到朝六到凌晨两点钟,你会发现用户因为这个产品的服务能力,时间维度、场景的不同覆盖能力,创作欲望、创作时间、创作地点都无限扩张了。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3

通过 WPS 的数据能看的出来,我们确实是因为移动版的推广,让更多的用户在更方便、更零散的时间中都可以处理工作,解决生活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一些新的技术确实会给用户带来新的灵感。

最近有一篇小文章很有意思,也是 WPS 团队没有想到的,我们做了一个金山文档小程序。因为去年才有小程序这件事情,我们大概上线了不到半年,可能也就三四个月时间,从 0 做到了 8000 万用户。

就是因为这样一些点点滴滴的技术投入,符合了用户场景,用户会用他的鼠标使用、点击去给你投票、点赞,所以技术的投入会带来用户使用场景、灵感不断地提升,我觉得这是我们跟用户相伴而行的关键第一点。

还有一点,我们 30 年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特别痛苦的时间段。这么要求高技术门槛的产品,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当你最困苦、最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身边永远有一批人给你鼓劲,在论坛上、微博上支持你,甚至他们真的会用一些锦旗、书信寄送到你的公司来鼓励你。

30 年下来你会发现,用户其实一直在你身边,而且最困难的时候,会帮你指引方向。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知道我们 WPS 过去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软件。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变了,已经变得跟你想象是不一样的了。我们程序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兼容性对 WPS 产品使用是一个生死存亡问题的时候,是所有的用户给我们反馈,让我跟雷总下了决心把公司最后一点 3200 多万人民币投在 WPS 上面,加上国家支持的一些经费,我们重写了 WPS。我们先兼容后创新,当你痛苦不堪的时候,当你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你会发现用户永远是帮你指明方向的一波人,所以用户是 30 年里(我们)最踏实的伙伴。

用户的需求是永远超出你的想象。我们今天有一个特别潮流的词叫产业互联网,有非常多的互联网大佬、互联网公司说中国的 toC 市场已经是饱和了,已经是红海状态,我们开始进入 toB 市场、进入产业互联网。他们会用传统 toC 的想法,或者是用美国 toB 的模式去看中国的 B 端市场。我不这样认为,我前两天也跟一个互联网公司在交流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我们没有分大企业、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对我们来说,我们的用户就是每一个和我们相伴而行走了十几年的企业。

我们对他们的很多认知,是在相伴而行中一点点发掘出来的。我举一个例子,国家电网是我们一个特别大的用户。国家电网的 CEO 和我说过一句话,说「WPS 对我最重要的价值不是你做了 WPS,能帮我做文字、表格、演示,而是说我们中国国家电网每年在信息化投入巨大,我们自己在推动整个国家电网这家企业信息化的大踏步前进,我们需要中坚力量能够伴我们而行,能帮我们在 Office、文档处理、文档安全、云、大数据方面走下去。」

所以,我们有幸变成国家电网十大供应商的时候,我才知道用户的需求真的超出你的想像。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用户的浅显需求,当你觉得一个 30 年的路径漫长,需要和用户相伴而行的时候,你就知道用户对你有多重要了。你需要重新发现用户价值和用户特点,而且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你会发现用户是这样的,他们是有情感、价值诉求、成长需求的。所以用户是 WPS 30 年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第三个词是蜕变,有了本心,也有了关键性支撑和用户相伴而行,剩下的就是自己。

我们讲过一句话,30 年下来,如果以一个时间维度总结过去的话,有一点我感触特别深,叫「不要站在过去看未来,要学会站在未来看过去。」

很多公司经常在初期发展中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得特别好。但是往往这个时间点是最容易让你太看重过去、自己的资历、自己的成功,而忽略了未来的变化。

所以,要永远看未来,当你看到未来时,今天脚踏实地做的过程中,自我蜕变变得非常关键。有一点像沈向洋老师说的「刷新」,也像很多同事、同行说的格式化,大体都是一样的。以一个时间维度看这件事情,自我的更新有时是人和组织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它是一个最重要的助力。

我讲几个小观点,也和大会相关,供各位参考。

大家知道我们经历了四个时期(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在软件时期,没有融资的概念、没有互联网巨头帮你,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生,WPS 就是 1988 年成立的,在中文电脑处理方兴未艾的时候,我们创造了 WPS,我们选择这条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愿意为用户服务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选择出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必然走到当年软件时代增速相对比较慢、互联网时代需要一点积累的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需要抓住机会,这样的一个路径你是必然要走的。

出生的问题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你走过 30 年下来之后,你可以坚持你的梦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需要不断蜕变。出生变不了,时代在快速变化,一个浪潮接一个浪潮,门户、游戏、社交、电商、共享经济一个个浪潮过来,你怎么面对呢?你只有在坚持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不断的革新自己、不断的蜕变,才能真正实现你的价值和理想。

蜕变的第二点是客观现实的挤压永远在,大家不要想一帆风顺这件事情,真的没有。变化是常态,永远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坑、雷在前面等着你的,在过去 WPS30 年发展过程中真的是一个常态。但是你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看到希望才能找到自己坚持的动力和机遇点在什么地方。

我们在很困难的时候看到了互联网机会,我们率先走了 WPS2005 免费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兴起的时候,我们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那个时候公司规模很小,不到 200 人,收入不超过 1 个亿,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底蕴在,当你看到这些希望,你又敢于投入的时候,你就能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过程中自我蜕变、自我成长。

第三,有一些机遇适合你,有一些机遇不适合你。能碰到适合你的机遇而且又在你面前,而且你伸手能够到的时候,绝对是一个组织、公司、业务非常万幸的事情。

当这个机会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千万不要犹豫,需要孤注一掷、奋力一搏,一家公司遇到的风险无数,但是机会点也许就这么一两个。所以,如果想做一家长公司,我觉得敢不敢拼、赌、抓住机会就是一个很关键的话题。

2014 年站在这个台上我讲得是,我们被一脚踹进了移动互联网,当时是雷总对小米、移动互联网判断很清楚的情况下,在我们很懵懂,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不可能的时候,坚定地投入到移动互联网做了。

为什么那个时候做移动互联网还要犹豫?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做 Office 可能会知道,有非常复杂的运算,非常庞大的代码,但是那个时候手机屏幕是 3 英寸,没有鼠标、只有触摸屏、定位不精准,内存大小不是像今天 PC 和手机一样是 8G、16G,那个时候只有 64M。在这么一个很局限的设备情况下,你怎么敢去做一个 Office 工具呢?我们的决心就源自于世界、世人对于互联网未来的信心,以及来源于用户用 WPS 给不断地反馈。

第四,这就涉及到一个团队的问题了。追上时代步伐,是新一代 WPS 人身上的历史使命、责任。WPS 新一代的管理团队是一个年轻化、有朝气、敢拼的团队,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团队,让我们时刻在抓住未来的机会。我们踩中了移动互联网机会,我们踩中了云计算机会,云的连接数,DAU 每天几千万,我们都是十几、二十几 PB 的数据,每天通过云在交换的文档超过了 5 亿。云的机会我们也抓住了,大数据的机会我们也抓住了,人工智能在 2019 年你会看到 WPS 也抓住了。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4

所以,蜕变过程中,新的管理团队的眼界、认知、对未来的判断,我觉得是蜕变最关键的一个形式之一。

我想讲一些文化的变化,文化的变化比较复杂,我也不太希望讲得太多,但是这里面我希望用一个词,叫积极拥抱变化。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文绉绉的词。我用另外一个词去解释,叫永远记住一句话:「不确定性是确定的。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这件事是确定的。」

如果你希望是一个确定的社会,按照自己的能力、经验去经营这个社会、这家企业、这个组织,包括个人的成长,我告诉你不可能的,这个世界就是不确定的。怎么在这个不确定的过程中发现机会,是你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所以,我觉得这里文化的因素叫拥抱变化。它有很多词,我们自己总结了:

自信。WPS 过去是完全不自信的,我们完全跟着别人后面走,甚至我们学习别人。我们尊重竞争对手,但是我们其实很难跳出那个框架、思维模式,我们的产品其实是找不到自己的根的。

当我们发现本心,发现用户是我们根基的时候,这条路我们走得不一样了。我们越来越自信,有自己独到的价值观、操作方法和企业文化。

敏捷。过去 Office 四年升级一个大版本,完全跟不上时代,只有在这种敏捷、嗅觉灵敏,组织结构应付变化、不确定非常有准备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真的说拥抱未来变化。

脚踏实地,同时梦想要志存高远,这是我们今天整个的企业文化:本心、用户、蜕变。

第四,时间。

回到这个话题的主题,时间怎么看?我开头说了,站在这个台上讲 30 年的公司特别有压力,但是后来我又在想另外一个问题,30 年很长吗?对于中国来讲,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的互联网、IT 企业 30 年,但是如果放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看世界经济的发展,看美国的 IT 业的发展。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经常学一家公司叫同仁堂,300 年的历史,在今天仍然历久弥新,是中医药界的龙头老大。所以 30 年其实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不用纠结自己是 30 年、25 年,最最关键的是,这个时间你是不是浪费掉了,是不是让你沉沦了,是不是荒废掉而无所作为了。

时间其实是最好的雕刻师,有人在这个过程中早就没了,我们历数 1988 年成立的公司,有非常多有名的公司已经没有了,甚至很多创业公司 1、2 年大浪淘沙也淘掉了。但是也有很多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比如说我们,比如说还有很多互联网巨头。

所以,时间这个事情大家怎么看?我有两个心得体会:

时间见证了 WPS 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我刚才说了在时间这个维度下,你能不能扛住它的雕刻和大浪淘沙,扛住它的消磨,最关键是你自我有没有成长。

前段时间特别有幸、有机会,我跟罗振宇聊了聊他过去几年的成长经历,他讲了一句话:一个人每天坚持 60 秒做语音的阐述,其实还挺容易。好像想想也还行,好像用一个月就有点儿难了,但是要坚持 6-7 年,你会发现这件事情,每天的成长、积淀、成绩,这都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关键要素。

所以,一个团队、组织、人有没有随着时间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是你在时间的维度下能走向成功非常关键的因素。

时间给予了 WPS 长久创新坚持和方向。

我们都觉得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些事情真的是急不得。我给大家几个 WPS 的小例子,WPS 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兼容性,大家觉得兼容性是一个很容易做的事吗?我告诉你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而且一定要耐下心来,需要时间不断积累,而且一定不是一个技术突破解决就可以放下的事情,它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你要不断积累、沉淀、持续坚持的过程,才能最终突破用户心里对兼容性的评定。

全世界做 Office 的公司其实也就那么几家,很多巨头,像 Google、苹果,在兼容性这件事上都没有突破,WPS 能够做到。我觉得也恰恰是过去 30 年历史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时间的沉淀,给了我们一个创新的沉淀,让我们可以放开手,或者是不顾及一些因素的情况下,去坚持我们自己想要给用户的解决方案,围绕着这个需求做创新。所以,时间给予 WPS 这种长久创新的能力。

最后,在我们去年 30 周年年会上,雷总做了激情洋溢的演讲,我们做了一个时间舱,给 30 年之后金山的领导人、团队、每一个员工每个人写了一封信。大家写得最关键的价值观不是金山 30 年之后你要做到世界 500 强,你要做到中国 No.1 或者是类似这样的宏远目标。我们所有人有一个一致心态,金山坚持了 30 年,WPS 坚持了 30 年,我们希望我们未来能够继续走 30 年,甚至做成「百年老店」。

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变成了你能不能永葆青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继续前行。时间不是你的敌人,时间不是你的障碍,一家 30 年成长的公司,用我们实打实的经历、经验和总结告诉各位,时间是你的朋友。

人有时间概念,20 多岁大学毕业,我们经历过自己最辉煌的编程时期,我们开始做管理、业务咨询,每一年一个脚步、一个成长,公司也是一样的。组织和人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把时间变成你的朋友?在时间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自己,我觉得要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是所有创业公司、有长远志向的公司、对未来有期许的公司、愿意为用户服务的公司真正应该秉承的最关键的因素。

谢谢各位!

图片来源:VPhoto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5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6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7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8

金山办公葛珂:如何用 30 年的时间实现一个最初的想法〡IF19 - 9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