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4.9°C-8.7°C
澳元 : 人民币=4.8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60年代,沈阳发现皇太极墓密道,考古队请军队支援,差点死在里面

2017-10-06 来源: 国史讲官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导读:1643年,清朝第二位大汗皇太极在沈阳突然暴毙身亡,葬在了位于沈阳北郊的陵墓,史称“清昭陵”,因为地处沈阳北郊,所以也被当地人称为“北陵”。在昭陵中,除了埋葬有皇太极之外,还有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整座清昭陵占地超过16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皇家陵园。

清朝入关之后,先后由顺治、雍正修建了清东陵、清西陵作为皇家陵园,但是历经岁月沧桑,1912年清王朝灭亡后,清东陵、清西陵先后被盗。但位于沈阳的皇太极清昭陵,却历经四百年的风雨而保存完好,虽然地面建筑多次被毁,但陵墓地宫始终没有被盗掘。

60年代,沈阳发现皇太极墓密道,考古队请军队支援,差点死在里面 - 1

根据清昭陵管理处的资料显示,当年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之后,曾经派军队试图挖掘皇太极的清昭陵,但久久不能找到墓道的入口,最终没有办法,只能放弃了寻找。皇太极陵墓地宫离人们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当时因为一次偶然事件,险些让昭陵重见天日……

此事还要从1963年的冬天说起,当时的清昭陵已经成立了管理处,专门负责维修、保护昭陵。由于昭陵占地面积庞大,管委会为了更好的保护陵墓,定期会派人到陵墓周围进行巡逻,查看可能发生的危险。这一天,两个巡逻队员走到陵墓西侧的时候,突然在树林中发现了一只大狐狸钻进了一棵树洞中。为了将狐狸赶出来,巡逻队员找来了水桶,开始向洞中灌水。

60年代,沈阳发现皇太极墓密道,考古队请军队支援,差点死在里面 - 2

一连到了十几桶水,树洞都没有灌满的意思。因为身处陵墓区域,地下很有可能有陵墓的相关建筑,两个巡逻人员不敢耽误,立刻将情况上报了考古队。专家赶到之后,为了查清楚树洞下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命人拿来了铁锨等工具,将树洞周围挖开。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工人居然在树下一米多深的地方挖出了青石板,将石板拉开后,下面漏出了黑呼呼的洞口。

60年代,沈阳发现皇太极墓密道,考古队请军队支援,差点死在里面 - 3

周围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猜测说这会不会就是清昭陵地宫的墓道入口?清昭陵管理处知道事情闹大了,立刻将情况上报了沈阳文物局,随后又向国家文物局请示。经过同意之后,考古队决定派遣一支三人组成的探险队,下到隧道中查看情况。由于对地下的情况不了解,为了安全,考古队请到了当地的驻军帮忙。下隧道的三个人全副武装,不仅当了枪支,甚至还装备了军用的防毒面具、氧气瓶。

经过开会讨论,进入隧道的三人分别由公安、军队、考古队各出一人。当这三个人进入隧道之后,向前行进了100米左右后,隧道开始慢慢便窄,只能爬行前进。隧道全部用大青石、大青砖铺成,越向里面越深。三人大概爬行到150米的时候,突然发现隧道的前面出现了三根石条,挡住了去路。用携带的手电筒向里面照射,也是黑洞洞的深不见底。既然不能前进了,那么探险队就打算先返回到地面,在做打算,可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情……

60年代,沈阳发现皇太极墓密道,考古队请军队支援,差点死在里面 - 4

原来探险队是爬行进来的,现在狭窄的隧道内根本无法转身,而且隧道是斜向下的,探险队员根本不可能退着爬出去。他们立刻联系了地面指挥中心,后来地面人员在军方的配合下,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挖掘才把他们救回地面,一场惊险的探险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探险队员被就救上地面之后,考古队立刻回填了洞口,并且进行了保密措施。直到今天,关于这次考古行动的细节,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这天隧道究竟是不是皇太极清昭陵的地宫入口?如果不是,那么它又通向哪里?

有专家根据当时隧道下的情况,推断说这也许是当年修建陵墓地宫时,为了防止昭陵地宫反水浸泡地宫而修建的排水沟,三根石柱是防止野兽进入的。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清朝皇陵修建排水沟,是从道光皇帝才开始的,皇太极的清昭陵不可能有排水沟。至于这条密道的真正做用到底是什么,只有等昭陵地宫打开的那一天才能揭晓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