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5.7°C-11.5°C
澳元 : 人民币=4.8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德国“铁娘子”蝉联总理宝座 从未有过男友(图)

2013-09-24 来源: 京华时报/新快报 评论0条
德“铁娘子”蝉联总理宝座 执政时间或超撒切尔

  


 
9月22日,默克尔(右一)在位于柏林的基民盟总部庆祝大选获胜。新华社发

  德国执政的联盟党22日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联邦议院即议会下院选举。安格拉·默克尔将第三度出任这一欧洲最大经济体的总理,有望超过英国“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欧洲执政时间最长的女性领导人。联盟党的执政盟友自由民主党遭遇历史性惨败,无缘下届议会。默克尔可能选择与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联合执政,预计德国政坛将时隔4年重现“红黑”大联盟。默克尔继续执政,意味着德国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改革换援助”政策将基本保持不变。欧洲联盟领导人纷纷祝贺她获胜。

  默克尔政党成最大赢家

  官方23日凌晨发布初步计票结果,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及其活跃在巴伐利亚州的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得票率为41.5%,较上次选举增加超过8个百分点,将获得630个议席中的311席,创20年来最好成绩。

  “这是一个超好的结果,”在基民盟位于首都柏林的总部,默克尔喜气洋洋,告诉支持者,“最终结果揭晓后,党领导层会讨论所有问题,但今晚我们可以尽情庆祝。”

  德国《明镜》周刊说:“德国最终成了安格拉·默克尔共和国。”

  默克尔的执政小伙伴自民党遭遇惨痛失利,得票率只有4.8%,没能越过议会政党得票率必须在5%以上的“门槛”,建党65年来首次无缘议会。

  自民党首席候选人赖纳·布吕德勒说:“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成绩。”

  自民党先前陷入高层内斗,没能落实重要减税方案,削弱了选民信任。

  另外,反欧元的“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赢得4.7%的选票,尽管同样无缘议会,这个今年年初才成立的政党却展现出非常强劲的势头。

  德或再现“红黑”大联盟

  自民党出局意味着默克尔将像8年前那样选择与社民党,再次组成执政大联盟。德国政治版图将从过去4年中右翼的“黄黑”变成左右共治的“红黑”。默克尔在一场电视直播的小组讨论会上说,她“显然”不会试着组建一个少数派政府。她期待与社民党就组成新的联合政府谈判。

  默克尔2005年至2009年首次担任总理时,社民党是联盟党的执政伙伴。

  社民党在22日选举中的得票率只有25.7%,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二差成绩。而社民党的盟友绿党得票率只有8.4%,较上届减少2.3个百分点。两者携手执政的希望破灭。社民党首席候选人佩尔·施泰因布吕克承认败选。

  欧盟领导人纷纷表示祝贺

  默克尔和联盟党大胜,给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吃了一颗定心丸。按照意大利总理恩里科·莱塔的说法,这次选举,默克尔成绩“闪耀”,且对欧洲联盟意义重要。

  莱塔说,反对欧元的“德国选择党”没有进入议会,对欧盟而言是“好结果”。

  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说,相信默克尔将继续致力于“繁荣的欧洲”。

  爱丽舍宫说,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打电话给默克尔表达祝贺,双方同意“继续就应对欧洲面临的挑战密切合作”。奥朗德邀请默克尔在完成组阁后访问法国。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微博客上送上祝贺:“我期待继续与她密切合作。”

  分析

  中国话题缺席缘于默契

  >>获胜原因

  处置欧债危机得当

  民调机构细读选票得出结论:联盟党胜主要是默克尔胜。近40%的联盟党选民表示“铁娘子”是决定他们投票取向的最主要原因,默克尔也因此远胜其他党派候选人成为选票最强的“吸铁石”。默克尔人气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约60%的选民认为她处置欧债危机得当,相关决策更多出于国家利益考量,而非党派利益。就国内政策而言,民调机构也发现,默克尔过去4年领导的执政联盟的政绩也对联盟党得票多有帮助。

  >>紧要任务

  解决欧债问题

  如何进一步化解欧债危机,是德国新政府面临的最棘手也是最紧要的问题。目前,欧洲重债国经济虽出现不同程度的企稳迹象,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态度对于欧债危机走向至关重要。

  从联盟党公布的竞选纲领看,德国新政府会保持现有政策的延续性,即稳定欧元、执行“债务刹车”规定,实现债务削减目标。

  除欧债危机外,德国国内人口老龄化、与实际生产力日益不匹配的高福利制度、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等都是新政府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对华政策

  加强经贸往来

  在此次德国大选中,“中国话题”一路缺席,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对华政策不断成熟,各界已就发展对华关系形成某种默契和共识。分析人士认为,新政府上台后,德国对华政策会保持较强的延续性,加强双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仍是德国发展对华关系的主线。

  作为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近年来,德国从其对华政策中受益良多。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1611.3亿美元,其中德国对华出口约66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德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认为,默克尔在过去八年的执政生涯中已经深谙处理对华关系之道。新政府无论以何种方式组阁,都不会影响中德关系发展。

  人物

  德国铁娘子“超越”英国铁娘子

  德国执政的联盟党赢得联邦议院即议会下院选举。默克尔将第三度出任这一欧洲最大经济体的总理。如果默克尔完成第三个任期、执政至2017年,将超过执政11年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成为欧洲在任时间最长的女性国家领导人。

  从小显露科学天分

  默克尔1954年7月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原名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她的父亲是一名新教牧师,母亲曾经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六星期后,她随父亲迁往距柏林约80公里的原东德小镇滕普林。默克尔是家中长女。

  默克尔的父母对子女寄望颇高,尤其是父亲,要求孩子们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

  默克尔不爱出风头,外表灰不溜秋。她的中学同学哈拉尔德·勒施克说,不记得她曾交过任何男朋友。但她在学业方面表现突出,从小就显露科学天分。

  1973年,默克尔凭着数学、科学和语言几门功课的优异成绩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那时她已是原东德“自由德国青年联盟”组织的地区领导。

  1986年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题目是关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速率常数计算。

  经历过两次婚姻

  默克尔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次结婚是1977年,对象是她在大学期间认识的物理学家乌尔里希·默克尔。老同学勒施克说,默克尔当初嫁给他,“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周围每个人都要结婚”。

  这段婚姻维持了5年。离婚后她保留了前夫的姓氏。对这一点,她的前夫颇感“困惑”。

  1998年,她与现任丈夫约阿希姆·绍尔结为伉俪。绍尔曾在科学院与默克尔共事,如今在洪堡大学任化学教授。

  默克尔喜欢德国歌剧、法国红酒和意大利风光。绍尔鲜在公众场合露面,获得“歌剧魅影”的绰号。

  默克尔与家人关系紧密,但她第二次结婚时没通知家里人。据默克尔的母亲回忆,婚礼后第二天,默克尔站在厨房里,转身告诉她,“顺便说一句,我昨天结婚了”。

  一个自称她当年密友的人曾对媒体说:“她(默克尔)把男人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她事业生涯中与她并肩协作过的,还有就是那些她觉得可以利用的。”

  这话听起来不太客气。但默克尔在仕途中确实得到过来自男人的不少帮助。

  35岁正式步入政坛

  1989年,时年35岁的默克尔加入原东德地区的“民主觉醒”运动,正式开始政治生涯。1990年,她随该党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的科尔把她纳入翼下。

  在他提携下,默克尔先后出任德国家庭和妇女事务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副主席等职。大块头的科尔把默克尔称为“我的小姑娘”。

  2005年成为总理候选人之后,人们开始把默克尔称作德国的“铁娘子”。

默克尔同学称其从未有过男友 属"没被吻过的一族"

  


  


 小时候的默克尔

  她是理工女,还是邻家大婶,她被德国人称为“妈妈”,因为——

  做重大决定前,她总是先听民众在说什么

  Angela Merkel

  安格拉·默克尔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2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得41.5%的选票。默克尔将第三次出任总理,超过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执政时间最长的女性国家领袖。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各国的最高领导人几乎全换了一遍,但只有默克尔一枝独秀、挺立不倒。“一位女性,统治全欧”——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默克尔执政八年的评价。

  在高中同学们的印象里,默克尔从未有过男友,属于“没被吻过的一族”。

  勤奋的理工女

 

 默克尔现年59岁(生日:1954年7月17日),身高1.65米。她在前东德小镇滕普林长大,父亲是一名教会牧师。

  默克尔从小酷爱学习,非常勤奋,一度被培养成为物理学家。1986年,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原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

  威严的父亲自默克尔很小的时候起就向她灌输了一种观念:必须永远比同龄人更出色。后来,这个信条便成了默克尔毕生的座右铭。

  默克尔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学生。每天早晨,即使是在等车上学时,默克尔也要抓紧时间学习。在高中同学们的印象里,默克尔从未有过男友,属于“没被吻过的一族”。

  1989年,35岁的默克尔加入“民主觉醒”运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她沉稳、务实、工作勤奋,在2005年第一次当选总理之前,她已经先后担任过青年妇女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主席等职。

  她没有给人带来惊喜,当然也绝无放纵的言行和丑闻。

  实在的德国人

  默克尔是德国第一位女总理,第一位来自前东德的总理,2005年第一次当选时,还是现代德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理(51岁)。

  出任总理后,默克尔的做事风格完全反映出了她的理工科背景:系统、分析、按部就班。她没有给人带来惊喜,当然也绝无放纵的言行和丑闻。

  “说到做到。”很难想象,这么简单直白的一句话,竟是默克尔最喜欢的座右铭。

  她做出重大决定前,总是先听听德国媒体和民众的主流意见。她原计划延长德国的核电站运行时间,结果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一发生,国内反核浪潮迭起,她便180度大转弯,下令关闭所有核电站。

  她也没有推行什么值得一提的改革,德国之所以在欧债危机后强力复苏,默克尔所做的只是继承前任施罗德的改革措施,坐享改革成果。

  至于个人魅力或者口才,她完全站在“演讲高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反面。在这次大选的电视辩论中,她的挑战者施泰因布吕克的发言简练而犀利;默克尔则一如既往地唠叨个没完,说半天也说不清楚,甚至还多次遭到主持人的警告。

  一些欧洲最重要的谈判不是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而是在德国柏林。

  欧洲的女皇

  要是在别的国家,如此低调、务实的人恐怕很难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不过,她却恰恰是喜欢安静、理性的德国人的最爱。

  德国人喜欢亲切地叫默克尔“妈妈”(德语“Mutti”)。他们总是说,我们要什么,“妈妈”最知道。

  2009年爆发欧债危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不得不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一些欧洲最重要的谈判不是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而是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

  默克尔强力推行“紧缩”换“援助”的政策,把勤俭的德国模式推向欧洲。因此,她也被人们称为“铁娘子”、“新俾斯麦”(俾斯麦是德国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和“欧洲女皇”。

  她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丈夫做早餐,自己去超市采购、做饭、烤蛋糕。

  邻家的大婶

  尽管默克尔如今已经是仅在奥巴马之后全球最有权势的人,但她不喜奢华和张扬,依然与第二任丈夫化学教授绍尔过着平民生活。

  她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丈夫做早餐。业余时间,她自己去超市采购、做饭、烤蛋糕,完全是一种邻居大婶的感觉。

  她喜欢看足球赛和瓦格纳的歌剧。她害怕狗和马。

  德国还有一个以默克尔的样子做成的芭比娃娃。家长们总是对女孩子说,只要你勤奋踏实,有决心有毅力,那么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看,就像默克尔那样。

  “默克尔菱形”

  一幅巨大的双手海报出现在柏林火车站外一栋建筑的外墙上,旁边没有任何评论的语句。在它的不远处,可清晰地看到德国议会与政府大楼。海报中这个数字化处理的左右手指相互撑起的菱形手势,人们能够一眼辨认出属于德国总理默克尔。“默克尔菱形”(Merkel rhombus)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这张海报投射出类似的宽慰人心的信息:德国在这位审慎细心的领导人的双手保护下将会十分安全。

  有人曾问她这个手势的意义,她以一贯不设防的口吻和不动声色的表情回答称,她做这个姿势的时候正在想办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番回答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她确实拥有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是量子化学)。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怎么摆放这双手,她的办法是将它们相抵,这碰巧形成了一个令人愉悦的对称。

  延伸

  默克尔为什么成功?

  迎合选民意愿

  2005年,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当时基民盟获得的选票只有35.2%,远远低于投票前的民意调查结果。这一结果导致基民盟不得不与社民党联合组阁,而默克尔也遭遇到来自党内竞争对手的各种指责和牢骚。

  不过,默克尔并未就此屈服,她随后成功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一方面,默克尔意外地以熟稔的手段,剔除了基民盟内部多名科尔时期的关键人物,理由就是这些人一直将在前东德长大的默克尔视为“入侵者”。事实上,默克尔的这一举动打消了德国国内对她的质疑,甚至为她在男性主导的政治界赢得了尊重。

  另一方面,默克尔也完善了一种政治体系,令其成为自己的标志:在2005年竞选期间,默克尔将竞选主张放在改革上,同时还承诺将营业税提升两个百分点。然而,大选中的低得票率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在那之后,默克尔开始乖巧地迎合选民的意愿。

  《明镜》认为,近年来,默克尔已经带着基民盟实现了向左转变。她取消了核电、废除了义务征兵制、大幅提升社会福利、承诺处理大城市房租猛涨的问题、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还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起到领导作用。总而言之,默克尔在许多领域都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其中许多都是竞争对手提出的核心议题。通过这一方式,默克尔赢得了一大批支持者。

  而默克尔最大的成就,还是在于对抗欧元危机、保证德国经济稳步发展这一方面。相比之下,不少欧元区国家仍在危机中苦苦挣扎。

关键词: 德国总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