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5日 18.0°C-20.7°C
澳元 : 人民币=4.8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54岁“网红”父亲:我一直强调不做扫兴家长,教导女儿不惧怕权威(组图)

8天前 来源: 极昼story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54岁“网红”父亲:我一直强调不做扫兴家长,教导女儿不惧怕权威(组图) - 1

文|魏芙蓉

编辑|王珊瑚

“不扫兴”的家长

漫展的帖子会引起关注我觉得很意外,这个活动是我们家多年来的惯例,中国国际动漫节每年五月都会在杭州举办,女儿还在上小学时,我们有空都会去,最近几年因为学业、疫情,去的次数少了一些。

孩子妈妈不喜欢这种活动,每次主要是我陪女儿去。女儿出生前,我就知道有cosplay这回事,只不过了解不深,我三十年前曾被单位公派去日本留学,当时二次元文化就在日本年轻人中很风靡。

女儿还小时,我陪着去主要是给她当司机、拍照,带她体验社会。前不久我把手机里10年前去漫展的照片翻出来,那时家长陪着去的有不少,她当时穿粉红色的裙子,我不知道cos的是什么角色,跟家里的芭比娃娃很像。

今年她二十多岁,漫展现场这种大孩子身边就很难看到家长了,我之所以还跟着去,因为我觉得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了解现在的潮流,这样我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才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这次女儿cos的角色叫广陵王,去漫展前她在家里准备,我说你这服装怎么像个小帅哥?她告诉我这个人物叫广陵王,是她喜欢的游戏《代号鸢》中一个女扮男装的角色。

我也是在这次漫展上才知道“集邮”。我听她们好多人都说集邮,我说啥意思,这里又没有邮票?后来才知道是跟coser合影的意思。

漫展现场女儿一直鼓励我去集邮,她看到电梯边有个超级帅的coser,就让我过去跟对方自拍一张。我自己也注意到一个肩膀上背着翅膀的小伙子,他叫啥名字我不知道,我以为是天使,我问他,“这位天使,我们一起拍照片可以吗”,结果他说他不是天使,拍完合影也没告诉我他究竟cos的是什么。“张起灵”(小说《盗墓笔记》中的人物)是主动找过来要跟我合影的,他认出我是网上那个帮女儿养猫的爸爸,我当时还以为他真名就叫“张起灵”,不知道是角色名,跟女儿确认了好多遍。

54岁“网红”父亲:我一直强调不做扫兴家长,教导女儿不惧怕权威(组图) - 2

●陈雅翔在漫展现场集邮。图源讲述者

后来我把这些合照发在网上,很多网友都看出来了,我在照片里有点局促。说实话,我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因为周围90%的人都是coser,而我穿一身日常服装,这样的我不就成现场的另类了吗?

在这个帖子下评论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会跟我抱怨说自己玩cosplay总被家长说乱花钱、不正经。我告诉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算乱花钱,我们家里有不少漫展的周边,窗帘、对联、抱枕,通常是女儿挑,我付钱,但如果遇上我喜欢的,我自己也会买。

还有一些意外的评论来自家长,他们原本以为这种场合会反感年纪大的人,看了我的分享说下次去漫展更有信心了。我跟女儿看到都很开心。当然这次我也没深度参与,下次去我考虑能不能扮个锦衣卫,感觉蛮帅的。

很多网友最早都是因为我帮女儿养猫才关注我的。去年国庆节我们在路边捡到一只流浪猫,女儿在北京上大学不能养,放家里的话又担心妈妈反对,后来我跟女儿唱双簧才让它在我们家顺利落户。我那些照顾小猫的日常原本是拍给女儿看的,没想到吸引了那么多年轻人。

年轻人说得最多的就是羡慕我跟女儿的关系,我们父女关系确实很好,我一直强调做不扫兴的家长,平时除了陪女儿去漫展、一起养宠物,我们还经常一起看电影,《星际穿越》是我们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已经看了无数遍了。

我跟女儿可以无话不谈,她还在上中学时,我就会试探她,你有喜欢的小男孩吗?实际上是有的,我也不反对,我觉得十六七岁小孩的喜欢是很单纯的,我那时还会经常跟她开玩笑,你喜欢小男孩是正常的,爸爸初中也喜欢前排的女同学。

有时候我们家庭内部产生分歧,只要女儿在理,我就是她的后盾。养小猫之前我们还养过一只小豚鼠,它难照顾、乱拉屎。有一年我们从杭州去无锡的外婆家过年,把小豚鼠一起带去了,准备回杭州时,妈妈和亲戚都劝女儿弃养,说别带回去了,就放在农村,回去再给她养只小鸟。

当时我一直在观察她的反应,她开始不同意,但当周围所有人都说不能带走,压力就来了,她说“好吧,我把豚鼠留在这地方,你们后面要给我买小鸟”。她是哭着说这话的。

我一看这样不对,女儿当时面临那么大的压力,心里肯定是很孤独无助的。而且老家的亲戚一直说豚鼠很好吃,如果留在老家,它的遭遇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来会不会给女儿留下坏印象?

后来我做通了妈妈和其他亲戚的工作,豚鼠女儿喜欢,我们还是得把它带回去。

54岁“网红”父亲:我一直强调不做扫兴家长,教导女儿不惧怕权威(组图) - 3

●陈雅翔和女儿在漫展。图源讲述者

“80分”小孩养成计划

我自己是在很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我讲一个我小时候经常发生的事,爸爸妈妈在下棋,爸爸下棋输了,小朋友(我)在边上哈哈笑,原本是非常和谐和美的场景,但突然间棋子就朝小朋友(我)飞过来了,“你笑什么笑,你有什么好笑的”。

我父亲是一个很严厉、脾气很暴躁的人,低气压的环境对小孩心灵和精神上的压迫是非常强烈的。我小时候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的评论区也有很多年轻人会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一些父母习惯把孩子当做赚钱的工具、当成一种投资,让现在的年轻人很痛苦。所以看到有的年轻人说,因为没被父母善待过所以来看我的视频云体验下别人家的爱,我觉得很心酸。

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想明白了,我跟女儿是平等的,上一代不好的都要在我这里斩断,痛苦不能传播到下一代,我得让女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成长。

我经常跟她讲,爸爸不要求你考100分,我们的目标80分以上就够了。因为相比80分,要把成绩提升到95~100分,小孩可能需要花比现在多几倍的时间,性价比太差。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做其他事。

女儿三岁开始,看到广场上有人玩轮滑,我们就让她学轮滑,后来她还学过围棋、象棋、跆拳道、游泳、电子琴、素描、油画、书法、琵琶……很多都是她自己提出来想学的,我认为只要对她身体健康没有威胁,兴趣就没有好坏高低之分。

我们学这些不是为了得奖、考级,而是想让她多接触新事物,就算什么结果都没有,但她了解世界上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就值了。

当然不是每项技能都学得那么深,小朋友情绪、兴趣都不稳定,我希望她快乐学习,不能哭哭啼啼地学,不然肯定学不好。所以如果她说,“爸爸我今天累了,我不去兴趣班了”,我说那就不去,或者“爸爸,我已经了解了,我想学另外的东西”,我说可以,我们换。

她妈妈的教育观念跟我的不同,跟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她觉得能考满分就考满分,当然也不会特别“鸡”女儿。这些年妈妈作为全职主妇照顾女儿日常吃饭,我除了负责家里的经济支出,还会花很多时间陪女儿“玩”。

女儿上小学时,一到三年级学校不留家庭作业,三年级以后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即使是这半个小时,我们也经常因为玩过头了导致家庭作业来不及做,然后我就会在家庭作业本上写:今天玩累了作业做不完,明天补上。老师也会打分通过。

有没有为她成绩着急过的时候?也有。大概三年级,她们学校发了一张试卷下来,满分100分只考了50分,我看到分数确实有点着急,三年级考80不难吧,我们家的只考了50分,这可咋办?后来一看题目,奥数题,到处都是坑,我转头就跟女儿说,不要紧的,这题目爸爸也不会做,别哭了以后再来过。

我还记得那次去开家长会,老师很有趣,先说这是孩子们有史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然后问家长,打过的有多少?接近一半的人举手了。骂过的有多少?一半又举手了。她问不打不骂的有没有?全班就我一个举手。

问我原因,我说我看了试卷我都不会做,小朋友肯定不会的。所以我认为考得不好不是小朋友的问题,而是试卷有问题。

然后她们班主任啪啪鼓掌,说只有这位爸爸认真看了试卷,其他家长只看到了分数,没有真正关心自己孩子。从那以后,我们女儿在班上就有了个外号,“幸福宝宝”。

后来老师建议报奥数班,班上很多同学都报了,我们不报。还是一样的理由,觉得没太大必要,学奥数的时间不如拿来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特长。

我始终觉得,读书虽然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出路,但不是唯一出路,如果不去体验和尝试,你怎么知道小朋友的特长和天赋是什么?

尝试了这些年,我们家这个确实是普娃。所有兴趣中学得最久的,琵琶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现在,跆拳道大概学了半年,围棋实在太烧脑了,坚持时间也很短。其他像画画、摄影到现在只能说作为兴趣爱好存在。

学习方面,从小到大,她一路以来的表现也都稳定在80分的水平,高中没考上重点学校。到高考时,750分满分,考了600多一点,得分率算下来也是80%左右,刚好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54岁“网红”父亲:我一直强调不做扫兴家长,教导女儿不惧怕权威(组图) - 4

●陈雅翔帮女儿养的流浪猫。图源讲述者

爸爸回答不了

承认我们家女儿是普娃、考不过人家,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没什么难为情的。但初中时女儿拿了一张操行评价表回来,老师把孩子分为优秀、良好、不及格几个等级,给她打的是“良好”,要求家长签完字再回收。

这个结果我很不认同。如果评价的是学习成绩,我就认了,但那张纸评价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这个字我觉得不能轻易签。

我跟老师提出希望能明确评定的标准,优秀和良好的品行差距体现在哪?但老师说没有明确的标准,各个等级都有比例控制,他们是按教育局规定操作的。那在我看来这样的评定就不合理,这样糊里糊涂的划分我不签,一直到最后我都没有签字。

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孩子吗?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我最欣赏女儿的地方在于自信心强,小时候她跟其他小朋友下棋,她们输掉了会哭,我们那个输了就说再来一盘,抗打击能力蛮强。

跟其他孩子比,她虽然顽皮些,但天底下没有不顽皮的小孩吧,更何况她的调皮捣蛋中还透着闪光点。我记得小学二三年级时,她因为去水池摸鱼错过上课铃声,被罚写检讨,老师也把我叫去。

那检讨书我到现在都印象很深,那么小的孩子,原因和改正计划写得清清楚楚。当着老师的面我跟女儿说,事情你做得不对,但检讨书写得不错,逻辑清楚,反省很深刻。女儿听了底气一下子就壮起来了,老师朝我翻白眼。

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慨,说那些话时我其实没想太深,没想到离开校园后女儿突然跟我道歉,因为我一下班就被老师叫去训话了,晚上从学校出来时有点低血糖,脸色不太好看,女儿就问我,“爸爸你是不是肚子饿了,对不起,以后我不再这样做了”,我又惊讶又欣慰。

到高中我发现她个性更突出了,有一次不满老师调座位时偏爱某个同学,她不服气,直接跟老师怼起来。我也不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从小就告诉她不用惧怕权威。

话是这么说,回过头来问题还得解决。我当时让她先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给老师打电话前我们俩对好口供,其实就是整理下措辞,怎么样既能表达我们的想法,又能让对方听得进。

总之从小到大,女儿学校要开家长会的话,一般都是我去。我喜欢跟女儿在一起,挨骂可以,受表扬也可以。虽然像我们这种“80分”小孩一般很少被表扬。

她成长过程中我们很少争吵,分歧的话,高中时关于要不要玩手机、玩多久,我们讨论比较多。我觉得可以玩,但要把握度,毕竟她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当时我让她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利弊分析,后来协商达成一致,高中前两年我们给手机设定使用时限,到高三压力越来越大,她自己就主动不玩了。

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家长其实很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自己经验多、阅历广,孩子就一定得听从自己。我这个做爸爸的都忍不住想跟其他父母说,不要用自己现有的眼光来去评价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

54岁“网红”父亲:我一直强调不做扫兴家长,教导女儿不惧怕权威(组图) - 5

●陈雅翔记录陪女儿第一次去漫展。图源讲述者

我还记得我20多岁时公派去日本留学前,需要家长做担保签公证书,公证员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印象,他说孩子已经这么大、这么能干了,还要叫父母签字,父母真有能力做这个判断吗?就是那句话一下子转变了我的观念,一直警醒我到现在。

包括现在,女儿大三了,遇到事情还是会习惯来问我,比如前两天她就问,已经有保研本校的机会了,要不要再挑战一下考北京或南方更好的医学院?

我说这个事情爸爸没法回答你,我专业范围内的建议我可以提,但你的专业爸爸一无所知,你现在已经21岁了,你可以自己做决定。最后我还是告诉她利弊分析,最后分析的结果,我们再一起讨论。

同时,作为一个70后,跟女儿三十多岁的年龄差距,我也希望尽可能多地理解女儿。我现在工作的团队有很多年轻人,最年轻的跟我女儿年纪差不多,我女儿有啥想法我想不通的话,我都会去问问他们。

我问过他们的消费习惯,一个月大概要花多少钱?发现我给女儿的生活费比他们实际花的多,我感觉更放心了。我也好奇他们的择偶观,时不时就会跟小姑娘旁敲侧击,你喜欢什么样的小伙子?帅的高的还是什么样的?但现在的年轻人总是跟我说,他们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

年轻人这么想其实我能理解,要遇到一个正确的、合适的人真的很难很难。我跟他们、包括跟我女儿都是一样说,不要为了不结婚而不结婚,也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顺其自然,不着急现在就下定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Judyy丶
Judyy丶 8天前 回复
这种教育和相处方式,我们如出一辙,现在已婚的女儿非常独立自信,传统式教育应该有所改进了
Juan__-
Juan__- 8天前 回复
本来孩子就应当这样教育,天天应试出不来的,他的女儿或许不是学霸, 学习上优秀的人, 但她是一个健全的人
sinoo123
sinoo123 8天前 回复
有点讽刺,从小就背诵着“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和“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民族,长大了却个个都说孩子要学会畏惧权威。
刘小大玩
刘小大玩 8天前 回复
父亲不走寻常路,女儿也不走寻常路,别学他们,这种概率太低了
贾逼宝
贾逼宝 8天前 回复
羡慕啊!他女儿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宇宙!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