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5.7°C-11.5°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2017-03-20 来源: 麦子熟了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1

麦子导读:


每个女人都怕生孩子,孕吐的痛苦,生产的疼痛跟害怕,产后的臃肿身材,以及身材的不自信,带孩子的辛苦。。所以请多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胆小又怕疼的女人去承受那么多的辛苦。

    文 | 十二  授权发布


最近知乎上的一个贴《为什么很多女人讨厌生孩子》,上个月至少有五个朋友发给我看了。最近这几天,更多朋友来问我说:十二,你怎么看这个话题?

 

我很早就完整看了这篇帖子,里面讲述了一个女性,在不愿意生孩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强硬的态度,让老公和公婆承担了大部分养孩子的压力。

 

你们有种逼我生,我就有种逼你们养。

老公尝到了苦头,再也不敢提生二胎的事情了。

在外面健身,常常九点才回家,回家后只负责陪娃。

婆婆自以为“所有女人都会母爱爆棚”,结果碰上一个真的可以丢下娃去逍遥的媳妇。

 

这些都是她认为自己可以传授给其它女性的成功经验。

 

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以及正在身怀二胎的职业女性,我想说:每个人有自己养孩子的方法,只是我不会选择用她这种方式养孩子,并且自诩为“这就是独立女性”。

 

但如果这样的文章,可以成功的让人们意识到以下两个问题,我很乐见这种文章火遍朋友圈。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2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

 

第一,时代早就不同了。不是所有女人嫁给你,生孩子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女人不是你娶来生孩子的工具。更何况,你也没有亿万身家等着孩子来继承,如果连老婆都养不活,到底哪里来的底气,要求她们一生再生。

 

现在很多女人和男人一样要工作、要做家务,而很多男人并没有足够的条件可以请个好月嫂、好保姆,让我们少受一点苦。

 

第二,时代早就不同了。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别把你妈生完孩子含辛茹苦的事情拿来要求女人。


更不要把奶奶外婆一辈生五六个孩子,还能照样下地干活的事例,拿来理直气壮的说:女人生个孩子不就像拉个便便一样简单吗?

 

我自己结婚后,两边父母就已经开始催生娃。


理由无非是“越早生越好恢复”“再晚我们就带不动了”“女人年纪越大越难怀孕”,而且这种话还是我自己妈说的。

 

但我跟先生统一战线,坚持结婚后要先奋斗事业,至少两年后再考虑生娃。


这个缓冲期很重要,给了我们理性思考生娃这件事的时间,也给了我们经济上的准备。

 

第三,中国的各种政策和环境,都让女人产后缺乏安全感。

 

产后的福利待遇上,比欧美差距甚远。男人们出轨的几率越来越高。万一离婚,还没有很好的政策保障全职妈妈的生活。

 

普通女人,生养一个娃,最后一击,就是要承受这种心理落差。


工作上很可能受人排挤歧视,家庭里也并没有得到更高的地位。所以别跟我提,老外全职妈妈可以一个人带两三个娃,社会整体环境都不一样好吗?

 

所以,看过那些产后抑郁的朋友,以及那些自以为准备个奶粉钱就可以催老婆生娃的男人。我不得不说,生之后流的眼泪,都是生之前脑子里进的水。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3

  生娃再苦,比不上养娃的苦

 

在我预产期之前的半年内,至少有五个朋友都建议我——你千万别顺产,找个好医生剖腹吧。


要少受很多罪。其中有些朋友,先忍受了一整夜等着开宫口的剧痛,后来条件实在无法顺产,又拉去剖。等于受了两道罪。

 

这让我犹豫纠结了好久,到底是应该顺产还是剖腹。

 

我记得在生娃之前,老公还发过一个帖子给我,说女人分娩时的痛苦相当于20根骨头同时骨折。


他说:老婆,这么辛苦,但是为了孩子和你以后的健康,你还是顺产吧。

 

当时内心os:不是你生,当然说的容易。在咨询过医生后,我最后选择了无痛自然分娩,但还是要忍受宫口慢慢开到三指的剧痛。


生之前,他也一直陪着我,安慰我鼓励我,目睹了那个痛苦的过程。

 

幸运的是,孩子很顺利的顺产。但娃的头太大,还是侧切了一刀。生完之后头三天伤口痛的觉都睡不着,那种苦,谁试谁知道。

 

而这一切,不过都是开胃小菜。如果你决定母乳,并且没有靠谱的人帮忙,那才是真正的硬菜在后面。


我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让自己完成当妈妈的转变。


而这两年,正是我的书大卖的两年,有无数人说,你错过了事业最好的上升期。但,这也是我自己做的取舍。

 

所以,如果女人还要承受男人的不理解、不心疼,老人的强硬态度,以及育儿观念上诸多的矛盾。我想,那真的是,不抑郁才怪呢。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4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女人愿意生孩子?


说到这里,很多小姑娘可能会心寒了一截,觉得自己干脆不生孩子算了。难道那些笑着说“女人生个娃才算完整”、“养娃是一种幸福”的女人都是骗人的吗?

 

当然不是。

 

这就是女人母性里必须承受的两个极端——极端的肉体之痛,以及极端的生命喜悦。

 

单独强调某一方面,劝人说“女人就该生个孩子”,或者“女人没事别生孩子”,都是不负责任的。

 

女人愿意生个孩子的理由无非就是两条:

 

第一,因为爱。


因为爱一个男人,骨子里希望有一个承接两个人基因的孩子,在孩子身上感受到那份爱情的延续。


想象着“如果孩子像他那样聪明就好了”,“如果孩子能遗传我们的某个优点就好了”。

 

第二,因为骨子里母性的召唤,以及渴望体验更完整的生命。

 

我敢说,20几岁就想生娃的女人,绝对已经是少数。大部分女人,都是经历过一些爱恨之后,到了30岁,才对有孩子这件事有一些渴望。

 

我在27岁之前,看到别人的娃,从来都没啥感觉。朋友说看到网上那些父母养育子女辛苦的文章就要流泪,这种感受,我以前也从来都没有。

 

等到自己的心态、思维逐渐成熟,对生命的理解更深以后,才开始萌发做妈妈的欲望。也才渐渐懂得,生命的传承,到底是种什么体验。

 

除此之外的愿意,多半都是来自于对婚姻的担心、害怕,对舆论压力的屈服,以及toyoung to simple的不知养娃有多苦。

 

我很感恩,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所体验到的喜悦,超过肉体之苦。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家人支持,有一定经济支持,以及在育儿常识上做好知识储备。

 

有了孩子,我也看到了先生的转变,他变成了一个更加体贴的男人。连朋友都说,他变了,不像一个只顾玩的大小孩了。


这也是我愿意再生二胎,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现阶段而已。养娃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所以也逼着女人不断学习、不断前行。

 

这是我认为,中国女性这一百年来,为什么在思维进化上,速度飞快的原因。

 

因为有孩子,所以要逼自己不断的更好,做一个能引领孩子这一生的好妈妈。


因为不想要孩子,所以更要逼自己不断的更好,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成全自己的选择。

 

男人一争吵,就爱说责任大、压力山大。我觉得,可以让他们自己生个娃试一试。

 

怕生孩子是现实,爱孩子也是现实。女人的命运,自古就是在爱与怕中找寻到内在的坚韧能量。

 

不管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只要是努力打怪升级,我都敬你们是条汉子。

 

至于男人们、老人们,多一些把自私当独立、只管生不管养的女人,让他们见识见识,也是好事。

 

不然,他们还以为全世界都还活在清朝呢。不然,对那些在母爱和自我中拼命找平衡的女人来说,世道太不公平了。

 

要知道,她们的辛苦和付出,是成倍的。

 

既不想孩子缺爱,更要保证自己前进,还得体谅不够成熟的老公,一个肉身的24小时恨不得当48小时用。

 

但我想,之所以这样,无非也是因为,她们相信,那收获到的爱,也是成倍的。

 

但如果真的决定生,我希望每一个女人,都可以真的多爱惜自己。让自己和家人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聪明的男人都会懂,如果你让女人的生娃的这两年得到更多的体贴和关心,她们回报给你的可是半生的努力和牺牲。这种投资,太划算了,好吗!

                   

*作者介绍:十二,一个女作家(年龄颜值保密)。出过几本书,百万读者放在枕边阅读。最温暖的闺蜜,最犀利的导师,带你穿越最迷茫的那段人生。新书《贪心的女人更好命》正在热卖中,公号:不畏将来不念过去(ID:shier1213),微博:十二—不畏将来


— THE END —


推荐阅读

关注「麦子熟了」,回复数字202,查看2月8篇热门阅读集结

1 《多少努力的人,注定要优秀而贫穷的活着》

2 《为什么现在男性普遍不再追求女性了》

3 《25岁的北漂白领小王觉得自己活得很庸俗》

4 《为什么现在的女生越来越难追?》

5 《胡歌又悄悄去了美国学习,他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高度的?》

6 《底层和中产通往上流社会的大门已关闭?普通人逆袭的机会在哪里?》

7《你同学都身价上亿了,你还在纠结早晨几点能起床?》

8 《请远离那些假的舒适区。》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5

| 麦 子 熟 了 |

文章百里挑一,不鸡汤不励志,遇见即改变

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6所有女人都怕生孩子,好吗! - 7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