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6.4°C-11.5°C
澳元 : 人民币=4.8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2022-09-2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拙劣地模仿一下张氏,以我最喜欢的一首迪士尼电影歌曲开头。

可以点开,边听边看我聊完这一篇。

如果你不习惯在阅读时听音乐,也无妨,忽略掉。后文反正会谈到它。

迪士尼发布真人版《小美人鱼》预告后,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彻底爆发——

它搞政治正确。

越来越。

外网上,刮起一阵 #Not My Ariel#(这不是我的爱丽儿)风潮。

抗议 " 黑美人鱼 "。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

迪士尼真人电影《小美人鱼》预告

国内论坛更是极尽讽刺之能事。

认为毁童年的。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

攻击演员像某种疾病的。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

发挥各种想象力、练习比喻句的。

她更像儒艮、锤头鲨、鮟鱇鱼。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4

最后,回归到传统艺能——

p 图。

p 成红发白皮。

" 中国人已经开始了不可避免的修正阶段 "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5

政治正确。

或者,写作 zzzq。

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可能是近几年才听入耳中、挂在口上的一个词汇。

但,对于话题中心的迪士尼。

纯纯是拿手老活了。

它追逐政治正确的历史,几乎和公司存在时间等长。

甚至可以这么说——

迪士尼公主动画,本身就是一部女性主义的进程史。

也是全球人种问题、文化问题,各种意识形态在各个时期政治正确的杂糅。

它体现在公主们本身、动画的制作、音乐等多个维度。

来,一次聊完。

疗愈系美少女

迪士尼官方公主的大姐,白雪,实际是 12 位公主中年纪最小的。

动画设定只有 14 岁。

一脸婴儿肥,但该思春思春,该拍拖拍拖。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6

1937《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尽管如今被谈及总是伴随各种暗黑向问题,如王子到底是恋尸癖还是恋童癖。

白雪在面世的 1937 年,却无疑是只报春鸟,啼叫着新生。

它实现了划时代的三个一。

第一部动画长片。

第一部有原声带的电影。

第一部获奥斯卡的动画作品。

首映仅 6 天,华特 · 迪士尼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当时最红的童星秀兰 · 邓波儿为他颁发设计为一大七小的奥斯卡金奖。

正如白雪被七个小矮人围绕。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7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8

如果我们对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出现前的动画人物是如何活动的,会更加体会当时人们看到她倩影闪挪,自然跃动的肢体动作的震撼。

当然,这个帧数在八十五年后的今天,吊打一些粗糙的动画依然是没问题的。

迪士尼用了一种特有的创作方式:

Rotoscope(转绘)。

启用真人演员按情节演给动画师参考,以活动影像作为绘制图象的底样。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9

白雪和糊涂蛋、喷嚏精组成的绅士起舞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0

真人演员舞蹈,男演员作出脚步虚浮的 " 下身分离感 "

这种方式贯穿了迪士尼手作动画时代。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1

《The Walt Disney Film Archives》迪士尼电影档案 1921-1968,自摄

创作方式外,白雪还奠定了迪士尼公主四铁律:

美丽善良。

会唱歌。

会和小动物无障碍对话。

躺着嫁王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种完全被动的女性形象,在今天已经成为了迪士尼自黑的流量密码。

25 首选 8 的精品原声带、夜莺般艺术的花腔,如今听来也只有审美层面的愉悦,缺少精神上的补给。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2

经典一曲《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将生命梦想都压在邂逅王子这件事上,显然过时了。

但在当时,白雪公主的成功还是有因可循的。

在一半世界尚沦陷在炮火中、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余寒未散下,白雪这样的童话形象,是被需要的。

甜软的,优雅的,梦幻的,以及暴力恐怖下保持的秩序感(片中,白雪教会小矮人们洗手洁净,小矮人们尊敬谦让地让她独占小楼二层,自己卧倒在灶台锅中)维持着礼崩乐坏下的馨荣。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3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4

初代傲娇,爱生气

她的经历和结局,提供了一种奇异的疗愈感。

这种疗愈的魔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 1950 年,再次验证。

《灰姑娘》的诞生与成功。

辛杜瑞拉变身的一幕,伴随着再获奥斯卡提名、如今抖音上还在疯狂二创的一曲爵士风《Bibbidi-Bobbidi-Boo》。

惊艳过多少人童年很难计算。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5

1950 《仙履奇缘》

白雪是绝境的向往。

辛杜瑞拉是渴望的新颜。

但同样会被我划进老牌公主的睡美人爱洛,却标志着——

世界不再需要疗愈。

尽管《睡美人》在美术上给到了二维动画最极致的审美体会,公主形象也典雅到公主本主。

《睡美人》依然是迪士尼早期公主中票房最惨淡的一部。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6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7

它的绘景、用色审美今天来看,依旧叹为观止。

然而,全程躺平等待解救、戏份奇少的公主,显然不符合百废初兴时人们蓬发待涌的愿景。

这一次的失利后,迪士尼三十年都没再发布公主电影。

除了最被动,女子力最虚弱、最不女权之外。

今天看《睡美人》还有她更不政治正确的一项——

经典的王子公主相遇一曲《Once Upon A Dream》旋律,直接选用了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睡美人的《The Garland Waltz》。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8

芭蕾舞剧 《睡美人》

在外网抗俄文化成风、大喊 " 抵制柴可夫斯基 " 的今天,《睡》大概可以消失了。

笑。

给世界以少女的颜色

进入复兴时期的迪士尼,不再担当治愈型的角色。

反而,它开始冒犯了。

当然,这种冒犯本身也是另类迎合。

时代有人需要它,它就去做。

这其实才是迪士尼一贯的作风,也是它政治正确的基色——

它的野心在于全球化。

它需要更宽泛,更包容。

同时,在为更多人造梦、自身梦想也一步步实现的同时,迪士尼也走进意识形态的腥风血雨。

它先是带回一群个性强烈的少女,给世界以色彩。

爱丽儿是红色的。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19

1989《小美人鱼》

她标志性的红发是几经易稿后的结果。

在过去,红发标志着颓废、邪恶。

在部分地区,甚至被看作妓女才染的发色。

但,迪士尼偏要挑衅。

要给爱丽儿个性,迷茫,情绪,她就是个冒失的问题少女。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0

《小美人鱼》作画监督 Mark Henn

安徒生的美人鱼是安徒生的。

迪士尼的《小美人鱼》探讨的,却更多是反抗父权,寻觅自由。

电影高潮也放在家庭教育失败的海王爹,不由分说砸了爱丽儿所有少女怀梦的藏品,以 " 人类对我们有偏见 " 的偏见,要求爱丽儿彻底远离人类。

促成她自由意识的彻底觉醒。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1

宝嘉康蒂是蓝色的。

风的蓝,海的蓝,天空的蓝。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2

1995《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部迪士尼动画电影。

它最可贵的传递,就是我放在开头的这首《Colors Of The Wind》。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3

来源 网易云音乐

当宝嘉康蒂吟唱着 "You think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people,Are the people who look and think like you(你以为外表与思考方式和你一样的,才能称为人类)But if you walk the footsteps of a stranger(但假如你跟随陌生人的脚步)You'll learn things you never knew you never knew(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风里穿梭时。

近乎神性的广大宽博,终于被赋予女性形象。

她是迪士尼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公主,但粗白的归类,又不足以概括她山鬼般的原始浪漫。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4

1995《风中奇缘》

然而,在关照到 " 人与自然 " 这一格局极大的命题同时,迪士尼犯了致命错误——

将白人男主塑造为北美土著的拯救者,以个体的善良,粉饰集体的侵略事实。

在 1995 年,这一全部主创都不以为意的 " 自然的傲慢 ",如今看已是 " 其心可诛 "。

与歌曲中表达的 " 不论我们的皮肤是黑是白亦或黄,我们需要与万籁的箫声彼此唱和 " 相比,更是莫大讽刺。

相比之下,黄色皮肤的木兰,虽然也有着对别色人种、另地文化的失实表现。

还算讨得了大部分中国人的认同。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5

1998《花木兰》

这一时期的公主们,更具有自我意识,追求自我实现。

很关键的,她们更有情绪。

在上世纪 8、90 年代,女权运动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好几轮。

却陷入了一种完美女强人的窠臼。

好像说谁是女权主义奉信者,就一定得是独当一面不出纰漏的机器。

所以这一时期的公主们,既不是老牌公主你来杀我我都不生气的纯奶妈型。

也不是时代定义中的女权者形象。

她们有情绪,情绪推动了她们种种缺点,冲动、冒失、闯祸。

却也使得她们更有特点。

连优秀型的贝儿也有些 " 痴傻 " 和 " 不通 ",是一个边缘性人物。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6

1991《美女与野兽》

公主的性格更鲜明,公主电影探讨的,也不再只是怎么把公主嫁出去。

而是涉及战争、人性、家庭、亲情、爱情中的傲慢与偏见。

对 " 公主 " 的定义也更宽泛、多样。

甚至不再需要皇家身份。

这无疑对后来 3D 时代的 " 每个女孩生来就是公主 " 概念进行了启蒙。

于是,出现如蒂安娜这样还需要自己打工挣钱的服务生公主。

精分、无厘头,能闯祸也能莽的搞笑女乐佩公主。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7

2010《魔发奇缘》

她们大多不再被王子拯救,反而是王子大救星。

但,即使政治正确至此。

今天看来,她们依然有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地方——

没有脱离爱情、婚姻对于女性形象的绝对意义。

迪士尼在折腾什么

爆款本爆艾莎女王有一句名言:

你不可以嫁给一个刚认识的陌生男人。

标志着迪士尼女性角色,终于能够靠谱拍拖。甚至,不拍拖。

而,这一经典形象本身也是迪士尼对政治正确追逐成功的结果。

无论是安徒生原著的冰雪女王,抑或迪士尼最初对这一角色的构想。

她都更像一个 " 传统反派 "。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8

迪士尼《Frozen》自摄

但,峰回路转。

压抑的、伪装的、被偏见的、最终拥抱自我的好姐姐设定,催生了 10 年代后,迪士尼的又一款奇迹。

不再雌竞,不再比美。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29

2013《冰雪奇缘》

甚至,彻底脱离了公主阵营,喊出新时代女孩要做就做女王的口号。

迪士尼的一路追逐,像是豪赌。

有赢,自然也有输。

输的,似乎是迪士尼的真人大电影。

八十五年前,用真人演绎,使动画更像真人。

现在却从动画出发,让真人更像动画。

仅这么看,迪士尼拍真人电影似乎本身就是个很蠢气的行为。

然而,它的任务是否只是追求 " 像 "?

或者说,除了赚钱,迪士尼到底想借真人电影搞什么?

——修正,更新。

修正行为几乎成了近年迪士尼动画的重头菜,以自黑、自我吐槽的形式呈现。

最典型的是《无敌破坏王 2》的公主聚会,以及最后安排以各种略显牵强的方式救男主情节。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0

《无敌破坏王 2》

而真人系列则有一个鲜明特色是,几乎每部电影,都加重了动画反派的用墨。

甚至,去剖析她们的心路历程。

以至于她们往往比公主还要出彩。

我先预言:

这一现象在 2023 的《小美人鱼》中,或者也会上演。

而,谈到这一次迪士尼在《小美人鱼》真人版追逐政治正确的输或赢。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1

网友自制对比

我会评价两点。

一,它有它的意义。

一部更新的作品,应该有积极的意义,失败的意义,以及存在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其实不意外。

在相当多的谩骂、批评声里。

仍能看到很多孩子被她惊喜到——

她就像我!

当你喜欢的公主看起来就和你一样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2

也有很多没有任何复杂思想的、自如地跟着小美人鱼唱歌的白人女孩(这个标签是我的扁平称呼,抱歉,原谅成年人)。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3

很多人觉得 " 毁了童年 "。

但也同样有人觉得,自己的童年被弥补了,被刷新了。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4

up 主尼娜 Nina

它存在的意义也很明显。

足够有这个时代特色,未来回顾这一段,哪怕迪士尼会再次来修正自己在 2023 的创作,它起码标志着当下人们有过什么样的思想行为。

而失败的意义,目前很难讲。

因为它就像一根探针,探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我们的包容和平等,是否到了愿意出让既已有的、主流的、强者的话语权。

把舞台让一些给更边缘的、弱势的、声量低的群体去展现自己?

显然还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

我不是肤色歧视!

但你们应该重新编一个故事,而不是来毁我童年,霍霍爱丽儿!

这也就是第二点——

小美人鱼应该是怎样的。

其实,我们这长大的一代,本身已经是这个话题的错位者了。

迪士尼更新童话、再塑公主梦的目标不再是我们。

我们喊着毁童年的同时。

其实我们的童年记忆本身,也是建立在相当程度上的打破、再塑、更新上的。

我们所认知的经典,可能本身也是相当多 " 不经典 " 积累的、组成的。

我们的上一代人如何看待我们?

是否也被毁过?是否也说过傻白甜公主祸害了一代儿童?

这世界有过化成泡沫的美人鱼。有过我们看到的红头发的、叛逆的、完满结局的美人鱼。有过穿 711 塑料袋满身垃圾的美人鱼。有过下水道的美人鱼。其实它本身只是一个意象,一个载体。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5

漫画《垃圾堆里的小美人鱼》 作者 sOs2

我们永远不可能是童话故事的垄断者。

我们只可能是它某一时期呈现面貌的见证者。

至于当下的它,有当下的特色。

正确或错误的。

而未来的它,或者也会有未来的特色。

就像,很多人预言——

再这样下去,未来的美人鱼可能是一个男的,爱上了一个男的。

变成 lgbt 故事。

其实,大概率确实会。

并且,也可以很有说头。

比如坊间本来就一直有人认为安徒生有同性恋倾向,通过考据他生平信件,推断《海的女儿》是同性情书。

——我作为一个群体的边缘人,我必须阉割我自己,才能够靠近你。

也是精彩故事。

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似乎越来越关心意识思想层面的问题了,它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呢?

如果一定要粗暴地讲,还是相对良性的。

因为虽然政治正确本身已经变成了很多人装饰自己思想丰足的工具,但它还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现实丰足的体现。

就像我们今天来回顾,八十五年前的白雪公主所体现的精神和意识,是沉睡的,腐朽的。

但只要我们同期对比一下,以我们国家来说,在它诞生时的 1937,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任何意义上的存亡问题,我们根本就没有富裕的、没有任何资格来想来谈这些问题。

而如今虽然很多人过激的,对演员本身的病态抨击,并不是我所赞同的。

但如此激烈的讨论,起码都标志着我们都吃饱了撑的(笑)。我们在大侃特侃的同时,总不至于是饿着肚子聊的。

这个世界还有人在更新着童话。

这个世界老的小孩还有空关心童话。

这个世界又有新的小孩获得新的童话。

总是一件好事。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6

童年被毁,怪她太丑? - 37

童年,各过各的就完了

↘↘↘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