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8.0°C-12.6°C
澳元 : 人民币=4.8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病号服全部被冷汗打湿,我在搀扶下坚持去问医生鼻子有没有变塌

2022-09-02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在西北一个小城长大,小时候周围人或轻或重都患有鼻炎,不过我很幸运地没有得,所以并不了解鼻子有问题的痛苦。直到,我因为左侧鼻腔的红肿和疼痛住进了医院。

看到又长又细的金属管

我想夺门而出

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到了新的环境,开始频繁流水样鼻涕。但因为症状不严重,而且一年中不定期出现,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我只当作是普通感冒,并没有在意。

转眼到了2019年,我换了新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没日没夜地加班、心理压力过大,人生第一次被蚊子叮后患上过敏性荨麻疹,紧接着便是左侧鼻腔出现了明显的干燥、发红和疼痛。

吸取了《扁鹊见蔡桓公》中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教训,我工作再忙也抽出了一个小时,挂了就近医院的耳鼻喉科。为我看诊的是一位年轻利落的女医生,当她拿出鼻窥镜的时候,看到又长又细的金属管,我已经想夺门而出。

伴随着我的冷汗,她先看了我右侧鼻孔,长长的金属管能够完全伸进去,但之后的左侧鼻孔就没这么顺利了,伸进一半后,我就明显感觉到不适。医生说我是过敏性鼻炎,并有点鼻中隔偏曲,先用点盐水喷雾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吧。

我遵医嘱用了一个多月的药后,感觉症状有明显好转。盐水至今没停,但对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因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我只在难受的时候偶尔喷一下,之后的两年间也再没去看过医生(药物需要遵医嘱使用,不要学我)。

鼻子里鼓了包

我竟被自己的呼噜声吵醒了

本以为我和鼻子就这样达成了和解,但在2021年年中,我左侧鼻孔的发红和疼痛加重了,8月时达到了顶峰。而且因为流清涕,我每天能用完一盒抽纸,照镜子时也能看到左侧鼻孔有明显的红肿和血丝。

我加大了盐水喷雾的用量,并买了同事推荐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但短时间内喷完了一瓶也没有缓解(私自换药有风险,这里也不要学我)。我又换回了之前用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了一周后症状有所缓解了,再加上年底太忙,我就没有去看医生。

直到2022年1月的一天早上,突然发烧的我擤鼻涕时听到左耳内一阵水流一般的“哗哗”声,耳道还流出一些“水”,请假去医院后,我被确诊是中耳炎。输液加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好了中耳炎后,我又在照镜子时发现左侧鼻孔里的红肿、渗血更厉害了,还鼓起了包,于是我又挂了市医院的专家号。医生看了之后说我鼻子干燥,开了软膏和滴鼻液。

就这样到了3月底。药物并没有缓解症状,我左侧鼻腔里的包也越来越大,快要把整个鼻孔完全堵死了,之后鼻塞再未消失过,我说话开始带着浓重的鼻音,向来睡觉很安静的我竟然偶尔会被自己突然打出的呼噜声吵醒。我终于不再犹豫,立刻挂了首府三甲医院的专家号。

这次确诊得很快,我还在描述症状,专家用一个金属夹子撑开我左侧鼻孔后只看了一眼,就说“鼻中隔偏曲,住院手术吧”。

我从小到大生过最严重的病也不过是肺炎,只不过输了一周的液,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懵了,赶紧问专家:“竟然严重到需要住院了吗?”专家很轻松地说:“不用担心,就是个微创手术而已,不过需要全麻,所以必须得住院。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专家还说,我的鼻中隔偏曲已经出现了症状,迟早都要做手术的,用药治标不治本,不如趁年轻早点做。我尊重专家的意见,立刻回去请假住院。

相关推荐

鼻炎患者用药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及时复诊,不要擅自停药或者自行购药使用。果壳病人还分享过鼻塞到药店开“通鼻神药”,最后却得了药物性鼻炎的故事。

1.关注下方公众号;

2.向“果壳病人”回复【通鼻】,看另一个有关鼻子疾病的故事。

“微创”这个词让人掉以轻心

我处处想蒙混过关

我住的是耳鼻喉科,看到病房里的病友们做完耳朵的微创手术,麻药劲过后很轻松,再加上我想象中的微创手术就像面部医美那样,用激光把鼓起来的包灼烧掉,只需5分钟轻松回到家,心里便不以为意起来,对专家说的全麻也没当回事。

住院后做的鼻窦CT检查丨作者供图

住院后做的鼻内镜检查丨作者供图

术前告知注意事项时,我抱着蒙混的心理想充当家属签字,结果医生要求家属和病人必须同时在场才能告知,我只好临时打电话让兄长跑了一趟。

“微创”这个词总是让人掉以轻心,无知导致了自大。医生在说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时我既没仔细听,也没多问具体手术要怎么做,唯一记得的就是医生说我坚挺的鼻子有变塌的风险。我看着他一边讲解一边随手画的草图,还在心里吐槽他实在是灵魂画手。

医生再三要求我全麻手术时必须有家属陪同,我却不以为意,一方面觉得自己年轻能照顾自己,另一方面,作为30多岁单身女青年,我觉得这个年纪还要母亲过来陪床伺候实在是不孝。

和我相反,母亲非常焦虑。自从她听说我需要全麻做手术,就一直想到医院来陪我,而我的一再推脱,让母亲很不高兴。直到确定我的手术排在周五下午最后一台,在医生的严厉要求下,我才让母亲在手术当天中午过来。

手术前一天,需要把左侧鼻毛修剪干净,而且晚八点以后不允许进食。手术当天早晨,医生用黑色马克笔在我鼻头画了个圈做标记。下午2点多,护士进来催我换好病号服,准备手术。

直到这一刻,面对未知的我才开始有一丝忐忑,但是看到矮小的母亲一脸慌张,我只能表现得很轻松,不停开着玩笑安慰她。

在手术室入口大大的铁门关上前,我努力睁大高度近视的眼睛,对门外紧张的母亲说:“你腿脚不好,别站在门口等,找个地方休息,别担心。”

腿脚不好的母亲

在手术室外站了四五个小时

进去后,我拿着CT片在等候区等待,看到医生们推着刚结束手术的病人路过,并聊着这台手术的凶险,明显感觉到隔壁病友的慌张,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幸好只是微创手术。

躺上手术台,我边感慨这带加热的床温度舒适、适宜睡觉,边被戴上面罩,失去了意识。

等有点意识时,我感觉口腔中好像有很多黏液,迷迷糊糊中还记得不能随便吐,挣扎着要起身下床找洗手间。一只手把我按倒,急促的女声对我说别乱动,并让我侧身吐到一个盆里,之后我又失去了意识。

再次醒来,我已经在术后观察室了,原来手术做了四个多小时。母亲焦急地看着我,怕我再睡着,一直不停地说话。

刚做完手术丨作者供图

母亲告诉我,医生将我推出手术室前,给她看了我被切掉的两块骨肉,庆幸她来了。我也才知道,膝盖不好的她,在手术室外站了四五个小时等我出来,心中愧疚更甚。

大概又过了一两个小时,医生看我意识清醒了,便将我推回病房。我以为手术是痛苦的结束,没想到却是真正疼痛的开始。

母亲长出一口气

“这回总算不是血,水清点了”

我的整个面部又肿又疼,虽然用了止痛泵,但没感觉到疼痛减轻。持续的低烧让我很不舒服,而且两边鼻孔都被塞满了膨胀海绵,使得双眼酸痛、难以睁开,还无法自控地一直流泪。

术后暂时不能进食,我的喉咙也因为手术时的气管插管而痛到无法说话。一直用嘴巴呼吸,让我的嘴唇结满厚厚的干痂,舌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像开裂的大地一样,有一层厚厚的异物感,所以我一直戴着口罩,让口唇稍微保持湿润。

我不想让母亲担心操劳,尽量忍住不去打扰她,偶尔实在难受,才让她给我喂两口水湿润一下。凌晨,我空空的胃里竟然涌上剧烈的恶心感,母亲拿盆陆续接了我吐出来的四盆液体。

她一直安静地不出声,我眼睛睁不开,无法看到吐了什么,等到第四次我才听到她长出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回总算不是血,水清点了”。

我之前总是自夸自己家族基因优秀,两边老人都是90多岁高寿,家族里也从未有过因病住院做手术的人,却没想到,60多岁的母亲第一次经历陪床竟然是因为我。在前三次沉默接血水的时间里,我不知道她心里承受了多少不敢说出口的害怕。

这一整夜我都无法入睡。第二天,护士查房时要我起来活动,我实在疼得一动都不敢动,但始终保持一个姿势躺着又让我全身酸痛,动不动都难受,低烧也在一直持续。

母亲心疼我,跑去护士站拿来2个冰袋让我敷在鼻子上,可鼻子一碰就痛,冰袋并未派上多大用处。又是一夜无眠。

手术第二天丨作者供图

4条海绵抽完

我的肌肉也“抽”起来了

第三天,我开始时不时地由母亲扶着在病房里走动,感觉稍好一些,也能喝两口稀粥,简单说几个字。

手术第三天丨作者供图

到了周一,医生查房时说可以抽掉鼻子里的海绵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守在换药室门口,等了将近2个小时。排在我前面的大叔也是鼻中隔偏曲手术后抽海绵,我听到他闷哼了2声,以为只有2条海绵。

坐在换药台上,我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忍2次就好,却没想到抽完2条后还有第3条、第4条!我彻底崩溃了,开始全身出冷汗、嘴唇发白、头皮发麻,强忍着让医生抽完4条海绵后,我已经手脚冰冷,开始浑身发紧发疼、肌肉痉挛。

幸运的是,换药的是我的主刀医生,对手术情况很了解,而且非常温柔。她一边安慰我,一边和母亲一起给我按摩拉伸。等我感到身体回暖软和下来,才下了换药台,这时病号服已经全部被冷汗打湿了。即使是到了这种地步,我还是坚持让母亲扶着去问了几个医生我鼻子有没有变塌。

因为这次换药时的情况,医生让我多住院观察了一天,不过膨胀海绵抽掉后,我立刻觉得身轻如燕,仿佛整个人活了过来。能自己照顾自己后,我就赶着母亲回家好好休息。

鼻子太挺

也不一定是好事……

出院时医生开了滴鼻液,并嘱咐我保持鼻腔湿润,吃一周头孢克肟,基本不需要忌口,不要剧烈运动,每周找主刀医生复查一次。

听到不需要忌口,我出院后先到餐厅叫了一盆手撕鸡和手抓羊肉,打算好好犒劳一下清汤寡水了一周的胃,结果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嗅觉,味觉也出现了偏差,唯一能尝到的只有甜味,喝纯牛奶都像加了蜂蜜一样甜。

至今将近五个月过去了,我恢复了味觉和嗅觉,但还是没能回到术前的“狗鼻子”。

我有同事做了同样的手术,第二天就恢复得很好了,于是我问医生,为什么我手术后如此痛苦?医生说,因为我的偏曲部位在面部中间、靠近眼睛,再加上鼻子太挺——这是好看,可是会导致手术空间过于窄小、操作困难,而且左右两侧的鼻甲也因为鼻炎被同时切除了,所以我术后比一般人更疼痛。

现在我每天仍然使用盐水和滴鼻液,不过已经不会打呼噜和流清涕了,绷紧人中的时候,还是会感觉鼻腔里有紧绷的拉扯感,照镜子看,左侧鼻腔里面比右侧窄小很多,但值得安慰的是鼻子确实没塌。

这次手术让我长了记性,也吸取了教训:

1. 再小的手术也是手术,一定要提前做功课了解一些,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误解了医生所说的微创;

2.手术前认真听医生的讲解,不要无知自大,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和要面对的事情;

3. 有特殊要求要提前和主刀医生沟通。我本想用可吸收线缝合,但没提前说,第二周复查时医生告诉我还要拆线,我才知道没用。

4.康复期一定要遵医嘱。我术后严格按照医嘱康复,回家后坚持用药、用热水蒸鼻子以保持鼻腔湿润,一个月没有用力擤过鼻涕,复查时医生一直夸我恢复得很好。

医生点评

程晓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很多人都有鼻中隔偏曲,在不引起临床症状时,它被称为生理性偏曲,通常不需要诊治。

但当鼻中隔偏曲导致临床症状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比如偏曲侧或对侧的鼻堵,咽、喉、耳、口、鼻窦口的引流受到影响并继发中耳炎或鼻窦炎等,以及鼻出血及继发性头疼等症状。

所以针对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可综合以下三点进行评估:第一,有无偏曲;第二,偏曲程度;第三,是否引起临床症状。

文中作者的情况属于鼻中隔偏曲引起了临床症状,可能与长期的过敏性鼻炎导致偏曲处鼻黏膜充血、增厚,加重堵塞有关,已达到手术指征。作者发现不适后尽快到医院就诊的行为特别值得赞赏,这比起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是更正确的选择。

在用药方面,糖皮质激素是过敏性鼻炎常用的喷鼻用药,现今国内常用的有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及布地奈德。

糠酸莫米松是一种定量的手工喷雾器,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成人、青少年及3~11岁儿童的季节性鼻炎。丙酸氟替卡松适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常年性鼻炎,并且局部抗炎效果更强,通常用于成人、青少年及4岁以上儿童。布地奈德的适用年龄通常为6岁以上,但适用范围更广,如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也可应用。

患者用药时一定要遵从医嘱,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对于当前国内患者来说,糠酸莫米松的耐药性较低、副作用较小、适用年龄范围广,所以应用更多。但无论是哪一种药,都不建议像作者这样发病时“偶尔喷一下”,一般建议连续使用1~3月,对于常年性的鼻炎,也可以长期使用丙酸氟替卡松。

关于对微创手术的理解,作者最初以为的“微创手术就像面部医美那样,用激光把鼓起来的包灼烧掉,只需5分钟轻松回到家”是微创概念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微创手术是指皮肤伤口≤1厘米、造成创伤很小的手术。比如说外科使用腔道镜手术,如腹腔镜、胸腔镜等,在皮肤表面留下的创伤很小,这也属于微创。

而鼻中隔偏曲手术,就是在鼻中隔一侧(通常左侧)前段切开长约1厘米左右的切口,向后上分离至偏曲的软骨后段,去掉或修整偏曲的软骨,以达到鼻中隔居中的目的,随后缝合。像作者这样合并鼻炎并引起鼻甲肥大的,也会同时进行鼻甲部分切除或消融术,减轻鼻腔结构堵塞,以达到双侧鼻腔通畅的目的。

鼻中隔偏曲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孔、鞍鼻及血肿等,最常见的是鼻中隔穿孔,也是症状最轻的并发症。小穿孔通常不需要处理,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较大的穿孔会出现轻度鼻干、吹哨音等,可酌情考虑修补。

鞍鼻就是作者说的鼻子塌陷问题。鼻中隔高位偏曲时(指靠前的偏曲,因为病人躺下手术时,靠前的部位在高处,所以叫高位偏曲),术后会有塌鼻的风险,但医生会在术前进行综合评估,特别高位的偏曲部分可选择不处理。

作者的情况即属于偏曲部位较高,并且鼻梁比较挺导致内眦部位的鼻腔可供手术操作的范围窄小、操作困难,稍有不慎极容易出现塌陷,但相信作者的主刀医师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情况,并慎重地选择了部分修整。

最后一种并发症血肿相对少见,如有发生,医生会给予切开引流对症处理。

鼻中隔偏曲虽然不算大手术,但由于鼻腔黏膜敏感,仅进行局麻会引起强烈疼痛,现今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完手术,所以通常进行全麻。

在这里提醒和作者一样需要全麻做微创手术的患者,手术不论大小,涉及到全麻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家属陪同。术后当天最为凶险,麻醉药物在身体里代谢时,可能出现多种不适,比如恶心呕吐及头脑昏沉等。尤其是年龄大、基础病较多的患者,还需要考虑血栓及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比较其他部位的切开缝合手术,鼻中隔术后明显的区别就是术后初期痛苦程度不轻于术前,手术当天晚上是最难熬的时期。全麻后的全身不适,加上双侧鼻腔堵塞的疼痛感使多数患者感到痛苦,术后当天通常需要用止痛药物减轻症状,建议患者在术后1~3天开始下地活动。抽取鼻腔填塞物也可能带来明显不适,因此部分患者会在此时出现大汗淋漓、晕厥等症状,对症处理多可缓解。

与耳鼻咽喉科众多手术相比,鼻中隔偏曲手术相对更疼痛,但后期恢复良好,鼻塞症状也会明显得到改善,相信作者对此也深有体会。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手术仅能改善鼻中隔偏曲结构上的堵塞,并不会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所以作者可能仍需要每年季节性用药。

至于作者提到的可吸收缝线,这确实可免去拆线步骤,但总体来说,鼻黏膜的恢复速度较快,不论使用哪种缝线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作者提到的“康复期一定遵医嘱”非常重要。对于鼻炎、鼻中隔偏曲以及鼻息肉的患者,因为术后康复期没有严格遵医嘱用药,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时有发生。规律用药不仅能帮助鼻黏膜恢复、减缓鼻塞症状,同时能预防后续鼻炎及鼻息肉的发生。这里提醒各位深受鼻腔疾病困扰的患者,切记术后康复期一定按时规律用药,才能最终达到满意效果。

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左右鼻腔对比丨医生供图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无所谓所谓

编辑:紫衣、代天医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合作邮箱mingyue.jia@guokr.com。

同时接受视频投稿,相关事宜可添加果叨叨咨询:

今天(9月2日)12:00,【果壳博物馆奇妙日】之中国古生物,“化石猎人蒋原老师带你还原化石背后的真相!”开播了!

我们邀请到了古生物及地学科普知识传播者,国内知名化石猎人蒋原老师,带你现场挖掘侏罗纪化石!更有珍贵化石,直播间限时限量抢购!

还等什么,赶快点击下方的按钮,预约直播吧~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