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0日 19.0°C-22.0°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2022-08-06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1

新华社兰州 8 月 5 日电题: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甘肃,对甘肃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 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甘肃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治理大见成效;抢抓 " 一带一路 " 建设机遇,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找准发展路子改变贫困面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2

2021 年 2 月 6 日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拍摄的乡村道路和易地扶贫搬迁点。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2013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 2400 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海拔 1900 多米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陇原儿女铆足干劲。这 10 年,是甘肃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10 年来,甘肃紧盯 " 两不愁三保障 " 目标补短板,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动态消除,贫困县乡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 空白点 " 逐项补齐,80 余万户农村危房全部改造。通过建设供水工程以及安装水窖水净化设备,历史性地消除了农村饮水不安全现象。

甘肃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攻坚重中之重,全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 " 两州一县 " 以及 18 个省定深度贫困县累计减贫 160 余万人,涉藏州县整体脱贫。对受条件限制、不能就地脱贫的群众,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06.9 万农村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拔掉 " 穷根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3

这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无人机照片,2020 年 1 月 15 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2020 年 11 月,甘肃宣布最后 8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全省 75 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7262 个贫困村、552 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3 年的 2415 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10079 元,年均增长超过 20%。

2021 年以来,甘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 " 牛羊菜果薯药 " 等优势特色产业构建起的 " 甘味 " 农产品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甘肃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 5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4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引进的服装加工企业甘肃拓奇扶贫车间的员工在服装加工生产线上作业(2020 年 8 月 9 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 日子越过越好。" 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延堂说。走进这个从山沟沟里搬出来的贫困群众组成的移民新村,高效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安置房宽敞明亮,人居环境优美整洁。全村 1379 户搬迁群众依托产业脱贫,2021 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66.5 万元,600 多名群众实现就地就业。

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5

拼版照片:上图为 2013 年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荒山景象(资料图片,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供图);下图为 2022 年 5 月 25 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万亩苗林示范点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新华社发

2019 年 8 月,在甘肃考察中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全省上下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绿色发展成为广泛共识。3 年来,甘肃省连续出台关于祁连山保护一揽子政策措施,多举措建立祁连山生态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预警机制,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由集中整改向常态化转变。

山清水秀换来 " 点绿成金 "。祁连山下的张掖市 2021 年以 60 年为期的 35.1 万亩造林碳汇项目进行交易,实现经济收益 400 多万元。截至目前,甘肃参与全国碳市场累计交易量达 455 万吨,累计交易额约 1.98 亿元。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6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沟景色(2022 年 6 月 5 日摄,无人机照片)。这里地处祁连山生态系统中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境内蜿蜒奔涌 900 多公里的黄河,同样成为甘肃治理保护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甘肃将沿黄流域划定 513 个环境管控单元,与相邻四省区签订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 6 年达Ⅱ类。2021 年,甘肃境内沿黄流域 41 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 92.68%。

生态美,产业兴。如今,生态产业已成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资源要素驱动正快速向生态发展驱动转变。2022 年上半年,全省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 1293.4 亿元,同比增长 9%。

近年来,甘肃着力打造以风机、光伏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氢能制造、大数据产业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其中,酒泉市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庆阳市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绿色低碳转型脚步越来越快。

同时,甘肃还依托新能源优势,全力以赴外送电量支援东中部发展。目前,甘肃电力已外送至 20 个省(区、市),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力送出基地。2021 年,甘肃新能源发电量达到 446 亿千瓦时,外送电量达 174 亿千瓦时," 绿电 " 正源源不断向东流。" 十四五 " 期间,甘肃还积极谋划 " 陇电入鲁 "" 陇电入浙 "" 陇电入沪 " 等新能源特高压外送通道。

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7

这是 2022 年 4 月 16 日拍摄的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风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2019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要 "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 "。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甘肃突出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发展理念,围绕 "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 " 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效果。2021 年,全省工业增速 8.9%,为 10 年来最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8.8%、38.2% 和 15.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8

2022 年 6 月 13 日,光伏电站工作人员李静(右)和同事在甘肃省金昌市华能集团西坡光伏电站现场巡检。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同时,甘肃抢抓 " 一带一路 " 建设机遇,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10 年间,甘肃获批建成并运营 8 类 10 个指定口岸,形成中亚、欧洲、南亚、西部陆海新通道 " 四向五条 " 国际货运通道,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设立国际营销网点 84 个,与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开放平台带动效应不断释放。

目前,甘肃外贸主体规模增加到 7000 多家,10 年来外贸进出口总值近 5000 亿元,其中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进出口贡献占比 40% 左右。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9

2022 年 4 月 21 日,甘肃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在敦煌市铁路西货站综合货场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承担国家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职能的兰州新区,连续 5 年 GDP 增速超 15%。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面向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陇原儿女踔厉奋发,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携手同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笃行不怠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记者任卫东、马维坤、姜伟超、李杰、王紫轩)

视频记者:周梦蝶、郎兵兵、多蕾

海报设计:钱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 10

【纠错】【责任编辑 : 马俊卿】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