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5日 9.1°C-12.1°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爱耳日特辑 | 感冒后孩子注意力变差,小心分泌性中耳炎

2022-03-03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爱耳日特辑 | 感冒后孩子注意力变差,小心分泌性中耳炎 - 1

出品 | 搜狐健康

来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赵守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朱继开

编辑 | 胡鑫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噪声性聋的人数有所减少,但社会娱乐噪声性聋的青少年人数却翻倍增长。一些看似平常的用耳习惯,正悄悄地夺走你的听力,搜狐健康在3月3日国际爱耳日,汇总了各类人群常见的听力及耳疾问题,看看专家们对保护听力有什么妙招。

乐乐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平常爱说爱跳,和小朋友们相处的很好。但一次感冒过后,乐乐上课没以前专心,也不太和小朋友们玩了。乐乐妈妈很着急,带着宝贝来医院检查才发现,乐乐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听力下降和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该病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约90%的学龄前儿童罹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多继发于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堵塞是该病的主要原因。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腔的桥梁,调节中耳鼓室压力,把中耳鼓室中的分泌物排出。当咽鼓管堵塞后,分泌物聚集在鼓室内形成积液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儿童咽鼓管未完全发育成熟都会导致咽鼓管的堵塞。免疫反应、腭裂也是致病因素。

如何及时发现?

孩子的耳朵不痛不流脓,为什么会患病呢?由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症状比较隐蔽,儿童表达交流不清,往往当孩子的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因此常常延误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该病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听力减退和耳闷胀感为主要症状。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在感冒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父母的呼唤不予理睬、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喜欢偏头听声音的现象。当孩子形容自己的耳朵仿佛被棉花塞住、耳朵里有鼓声时,应警惕患此病的可能。此外,腺样体肥大、有鼻窦炎的孩子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耳部症状。

去医院应该做哪些检查?

1、电耳镜或耳内镜: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内陷,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琥珀色,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

2、听力检查:

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声导抗测试结果为B型或C型。

诊断后如何治疗?

孩子患病需要做手术吗?孩子患病后家长不用过度焦虑,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患儿无需手术治疗即可治愈。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可自愈的特点,有研究表明,多数患儿可在3个月内自行好转。故患病初期3个月为观察期,应避免不必要的医学干预,规律复查、关注患儿的听力及言语功能变化即可。

保守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有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减充血剂等,必要时可行咽鼓管吹张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疾病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患儿的听力及学习生活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鼓膜穿刺、鼓膜切开、鼓膜置管等。当确认腺样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时,还要同时做腺样体切除术。

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加强锻炼,增强宝宝体质,预防感冒。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游泳、洗澡时防治耳部进水、呛水。学习正确的擤鼻方式: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鼻孔将鼻涕向外擤出,切忌用力过猛,防治细菌进入中耳。去除病因:积极治疗鼻、咽部原发疾病,如腺样体肥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避免接触过敏原。

爱耳日特辑 | 感冒后孩子注意力变差,小心分泌性中耳炎 - 2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