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15.2°C-18.6°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2022-01-11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有些父母很娇惯孩子,孩子平时的行为也没有规则意识,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也舍不得批评教育孩子,这样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以后,用粗暴地打骂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也是不可取的。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起争议

在玩具店里,我见到过这样的一幕,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和爸爸一起来了玩具店。男孩看中了一辆遥控玩具汽车,爸爸看了价格之后,不愿意给他买,打算让男孩去挑一个便宜点的玩具。男孩磨磨蹭蹭地不愿意离开这里,爸爸昂首阔步自己一个人向前走了。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 1

这时候,男孩打开自己的书包,看看左右有没有人,伸手就把玩具汽车往书包里面装,店员走过来,对他说:“孩子,这玩具还没有付过钱,是不能装进书包里的。”

孩子的爸爸看到了这一幕,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孩子身边,抬起手就对着孩子的小脸来了一巴掌。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 2

“啪”——,这声响亮的耳光,惊呆了店员,还有店里的其他顾客。人们对着这父子俩指指点点,一个小孩甚至脱口而出:“小偷!”

男孩低着头哭泣,爸爸拎着孩子的衣服走出了玩具店,他嘴里不停地说着很难听的话,孩子像个等待宣判的“罪人”。他们走后,店里有许多的人不断地摇头,对这个孩子回家以后的遭遇也表示非常担心。

分析:这个孩子的做法当然是不对的,想要偷偷拿走玩具店的汽车,这样的行为是要制止,也应该被批评。但是,我们看到这位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很不好的。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 3

爸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手打孩子,让孩子偷拿汽车这件事暴露在大家的眼前,孩子身体上挨打,远不及心灵上受到的伤害更重。孩子的自尊心被伤害,这样的难堪恐怕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孩子犯错了,我们不能姑息,也不能溺爱,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能这样简单粗暴。

当孩子做错事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用恰当的方式,立即制止孩子错误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当然是应该立刻制止他,不要让他再错下去。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 4

但是,我们制止孩子也要讲究方法,像这位爸爸就可以把孩子叫到一边没有人的地方,教育他:“你这样偷拿东西是不对的,爸爸非常生气。”既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对,制止了他错误的行为,孩子的自尊心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如果孩子的错误是比较危急的,关系到他的安全,比如闯红灯,我们就可以立即大声制止,如果不是特别危急的时刻,我们就应该稍微冷静再去处理这件事情。

二、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错了,让孩子自己去改正错误。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打碎了别人的东西,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这样的行为首先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不对的。父母在给孩子讲清楚道理以后,应该让孩子承担起去认错道歉的责任。让孩子自己把东西还回去,并且向店主真诚地道歉。

犯错的是孩子,我们家长就应该让他主动去道歉,不要代替孩子道歉,这样孩子以后做事情才能有责任感。

三、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让孩子记住教训。

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也改正错误了,我们也不能轻易就饶过孩子。因为,如果孩子没有受到惩罚,他可能以后还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所以,当孩子做了错事,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惩罚措施,让孩子承担后果,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尽量不犯这种错误。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 5

惩罚孩子的方式,父母打骂是最低级的手段。父母的打骂让孩子失去自信,心灵受到伤害,可能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我们对孩子的惩罚可以是多样化的,惩罚他做家务,惩罚他练字,惩罚他不许买玩具等等。

四、父母做孩子的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说教的教育效果是最差的。孩子的价值观,是在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出来的,他们观察我们,模仿我们,会逐渐长成越来越像我们的人。所以,父母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就要向着那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7岁儿子“偷拿”玩具,爸爸接下来的做法引争议,毁娃而不自知 - 6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