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7.5°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李光地在历史上的口碑为何两极分化如此严重?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2021-12-29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清朝时期大臣,他在历史上的口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人说他是一代完人,也有人将他贬得一无是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康熙和雍正这爷俩属于正方代表,他们十分看好李光地,一个将其视为知己,一个赞其是一代完人。全祖望和梁启超则是反方代表,他们认为李光地是一个人品低劣的伪君子。

全祖望在《鲒琦亭集》中,是这么形容李光地的——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

那么,历史上的李光地真有这么不堪吗?卖友求荣、贪位忘亲、有私生子,这些指控到底是欲加之罪还是确有其事?

一、卖友求荣

全祖望所说的初年卖友,是指陈李公案。其中“陈”是陈梦雷,他和李光地颇有渊源,二人既是福建老乡,又同是康熙九年的进士,入仕后一起在翰林院做编修。

巧合的是,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州叛乱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均在老家探亲,又阴差阳错地被牵连其中。然而等叛乱平定之后,陈李二人却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李光地在历史上的口碑为何两极分化如此严重?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 1

李光地成了忠臣楷模,深受康熙器重,此后平步青云一路升至文渊阁大学士。陈梦雷却一度因附逆罪险些丧命,被贬奉天十七年,期间父母妻子皆亡故。

据陈梦雷所述,他是因为父亲被拘不得已成为耿精忠的幕僚,之后他与被迫来到福州的李光地,秘密定下里应外合之计。

于是,陈梦雷继续留在叛军营中搜集情报,并写了一封密疏(上书叛军虚实和平叛良策)。李光地则以父亲生病为由,带着密疏逃离福州。

后来,李光地以自己的名义派人将《蜡丸疏》献给给康熙。清军平叛后,陈梦雷因从逆之罪入狱,他多次请求李光地说出实情,但未能如愿。

幸而有他人出手相救,陈梦雷由死刑改为流放。此后,陈梦雷视李光地为仇人,并写下《绝交书》。不过,李光地在《榕村续语录》中完全是另一番说辞。

李光地言说自己不敢欺君负友,《蜡丸疏》绝非出自陈梦雷之手,还说陈梦雷是受他人蛊惑,这才与其反目成仇。

由于陈李二人各执一词,蜡丸案便成了一桩历史公案。不过后人大多站在陈梦雷这边,所以这件事也成为李光地的一个人生污点。

李光地在历史上的口碑为何两极分化如此严重?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 2

二、贪位忘亲

康熙三十三年,李光地的母亲在老家去世。按照古代的规矩,李光地身为人子应该辞官回家守孝三年。然而当时李光地刚刚升任顺天学政不久,康熙不想让他辞官,就特意下旨命他在任守制。

或许是念及人子本分,或许是惮于舆论压力,李光地提出请假九个月回家治丧的想法。没成想,李光地此举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多名官员纷纷上疏弹劾他。

御史沈恺曾、杨敬儒认为,李光地若真以君命为重,可以在三年任期满后,再辞官回乡守丧。再者,如今天下太平,武将尚能回籍守制,饱读诗书的文臣又怎能厚颜充位呢?

给事中彭鹏更是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的奏疏,阐明十个不可留用李光地的理由,指责他贪位而忘亲、司文而丧行。

为了平息事态,康熙只好将李光地免职,但是却不准他返回家乡,而是让其留在京城守孝。待李光地守丧期满,康熙对他的宠信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光地在历史上的口碑为何两极分化如此严重?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 3

三、有私生子

据《清史稿》记载,李光地有三个儿子,即锺伦、锺侨和锺旺,还有一个养子李天宠,其中两人是举人,两人是进士。

而全祖望所说的外妇之子,是指李光地晚年时,突然有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找上门来,自称是他的情人和私生子。

相传,这个女人出身青楼,李光地在京守丧时和她发生了关系,还有了两个孩子,但是后来他为了自己的声誉和前途,抛弃了他们母子三人。

就在三个指控而言,卖友求荣存在争议,因为李光地和陈梦雷各执一词;贪位忘亲则另有隐情,毕竟是康熙下旨夺情在先;私生子一事正史并没有记载,是抹黑还是事实有待考证。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可以质疑李光地的人品,但是也不能否认他的才能。李光地早年对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有功,中年治理直隶水患,晚年根据康熙的政治需求著书,所以深得康熙厚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