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8日 11.3°C-16.5°C
澳元 : 人民币=4.7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2021-11-2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1987年朱镕基被调去上海担任市长和市委书记。到达上海的朱镕基感到压力重重,束手束脚。仿佛有无形的控制力让他无法展开大动作。

直到朱镕基遇到了邓公。邓小平多次来上海视察工作,他对上海的经济发展非常不满意,他认为上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力。朱镕基也懂得,他做了计划书,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可是他一直没有实施也没有给上级领导打报告。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1

1991年春节,朱镕基陪邓小平经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朱镕基幡然醒悟。

“为人做事最忌讳一个怕字,这世间的事没什么可怕的。大胆去做,如果不着手去做,永远不会取得成功。总要有第一个敢去尝试的人,第一次失败了不要紧,吸取经验,再去尝试。上海的开发已经晚了很多步,假如第一批设为经济特区,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胆子大步伐快,是做事的必备素质。我们还有多少时光可去浪费和蹉跎?”

“老一辈干革命的时候,手里没枪没钱,但唯独有胆子。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却绝对不能没有勇气。胆子不大,什么也做不了。开天辟地是要胆子大的人。怕什么?现在再难,都比那个时代强百倍,摔倒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敢迈出那一步。”

“上海开发已经晚了,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干!”

朱镕基听完豁然开朗,他对着邓小平鞠躬道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会努力干!”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2

邓小平

为何邓小平这番话会让朱镕基幡然醒悟,朱镕基又在顾虑什么呢?

是邓小平选中了朱镕基

朱镕基是湖南人,查到的资料指明他是朱元璋的后代,明朝1425年间这一个分支迁徙到了湖南安家。满清占据中原王朝之后,这一支后代只能四处逃散,教书谋生,白手起家。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朱镕基的曾伯祖父因为做粮食生意致富了,之后大量买房置地、做茶叶生意、开盐铁局、办矿业,一跃成为长沙的首富。

致富之后,朱镕基的曾伯祖父回馈社会,办学堂不收学费,开药房免费卖药给有需要的人,办育婴堂养育孤儿和贫苦人家的孩子,拿钱疏通河流避免洪水袭扰,救助灾民。

没儿没女的老人去世后,他们家提供棺材,帮忙埋葬。每个月都打开粮仓救济吃不起饭的人。

直到解放前,朱镕基的祖辈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们家在当地的名声很好。因为村里的孩子免费在他们家开办的学堂读书,村里人都得到过他们家的资助。

湖南存下了华夏文明的火种,因为王夫之。近代湖南人才辈出,革命者层出不穷。朱镕基的家族人丁兴旺,可惜他还没出生,亲生父亲便去世了。他从没有见过父亲一面。九岁时丧母,被伯伯养大。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3

秋收起义

朱镕基小时候对革命运动的印象非常深刻,从马日事变到秋收起义,反动派对共产党员的剿杀波及了湖南全境。

十岁那一年,日寇进攻长沙,蒋介石下令如果长沙失守,那么就要采取”坚壁清野”的举动—烧毁全城,不给日寇留下任何物资。

警备团听错了蒋介石的话,蒋介石说的是“如果长沙失守”,可警备团听成了“长沙已经失守”于是提前放了大火,烧死了三千多长沙老百姓,烧毁了长沙百分之八十的屋子。

时局动荡,家国危在旦夕,生存环境朝不保夕。小小的朱镕基和那个时代的孩子一样早熟,立志发奋救国,练就了不符合那个年纪的稳重与深沉。

因为父母双亡,朱镕基时常被其他家族的小孩子欺负,那时候,他很瘦弱。可是性格要强不肯服输,哪怕被其他小朋友给打得鼻青脸肿也不认输,站起来继续打,打不赢也要打,这一次打不过,下一次再继续。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4

朱镕基

乱世当中,朱镕基颠沛流离去求学,1947年在清华大学读书。同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1949年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从政之路。从东北工业部、国家计委燃动局、五七干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国家经委燃动局处长、国家经委副主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及市长。

被调去上海任职是朱镕基一生最大的转折点,因为上海,他和邓小平结缘。从1987年去上海之后,他先后四次接待过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和上海有不解之缘,他的第一任妻子在上海去世,被安葬在上海。解放上海之时,邓小平带领解放军主攻这里。八十年代,国际局势大变,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上海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了发展经济上。

邓小平多次来上海,是因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朱镕基在最合适的时机被选中留在了上海。

邓小平“一语点醒梦中人”

邓小平每次去上海过春节或者视察工作,朱镕基都会上门拜年。上海那时的经济发展成果不是很理想,邓小平问询的时候,朱镕基不敢说实话。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5

邓小平看出来了,他宽慰朱镕基:“不用怕,成果的好与坏我们都得接受,不能逃避。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别担心。”

朱镕基如实汇报之后,并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的确让一群老干部有一点束手束脚、不知所措,担心步子迈得太大,也担心胆子小错过最好的发展的机会。可是,众所周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畏首畏尾的感觉如坐针毡,太难受了。

朱镕基后来想出很好的发展规划,但是他不好意思提出来。还是邓小平给了他信心,

告诉他:“胆子一定要大一点,没什么可怕的,没什么了不起的。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大胆提出来,不用担心其他人的看法。”

老一辈革命家的特点是天不怕地不怕、胆大心细、不怕困难、越挫越勇,邓小平那个年代干革命的同志遇到的问题要比朱镕基目前遇到的棘手太多太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邓小平即使白发苍苍,脊梁还是挺得很直,气魄如山。

朱镕基的想法是让上海开放,效仿深圳经济特区。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在农村是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最大的改革变化。第2年之后,福建广东都未批准了,在发展经济活动之时可以实行特殊的灵活的政策,完全为发展市场经济扫清障碍。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6

邓小平曾经提过,当时的社会发展要有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首先我们要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要让所有人吃饱饭。第2步就是让普通人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3步就是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实现第3步,就必须要实现前两步。这三步跨越是需要几十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邓小平曾经讲过,要善于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最好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在1979年开放汕头,厦门,珠海,深圳,4个经济特区。

4个经济特区后来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特区里面的灵活政策是其他省份所不能拥有的。这样的环境会让特区释放出强大的活力。

虽然在1984年,上海也开放了港口,可是定位以及开放的力度不够,所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力。所以朱镕基认为上海还应该开放一个特区,这样上海才能够迸发出最大的潜力。

朱镕基认为上海的人才优势是非常大的,而且在解放之前上海的经济发展就非常发达。他个人认为上海一旦开放起来,未来的潜力应该不亚于深圳。现在最大的障碍是没有松开手脚。

他自己带领团队做了几个月的计划,但始终没有好意思提出来。邓小平同志鼓励了他,让他有了这个勇气。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7

他把想法给邓小平同志提了,邓小平有心推朱镕基这个新人一把。1990年,邓小平回到北京开会时表示要进一步开放上海。邓小平的意见得到了采纳。

那一天下午,朱镕基接到电话让他把上海开放的计划报告给赶出来,朱镕基表示这份报告已经准备三个月之久了,晚上就可以修改好送过去。

朱镕基这一番话让大家明白了他的想法,准备了好长时间。这是需要一个契机向大家坦白。邓小平每一次对他的鼓励,就是让他勇敢一些迈出这一步。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朱镕基彻夜难眠,连夜修改报告。

朱镕基拿着这份报告当众做演讲,“希望给上海一个机会让它发挥出应该有的最大潜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上海,完全有这个能力”!

邓小平为朱镕基说话:“上海会是我们的一张王牌,要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机会到面前了,一定要抓住。”

邓小平和朱镕基的努力让上海在1990年4月份成立了浦东开发区,上海,容光焕发,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大放异彩。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8

随之而来的东欧剧变,让世界格局发生了剧变。马克思和恩格斯让空想的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可实施的现实理论。从苏联到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1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谁也没有想过那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居然从历史上消失了,要知道苏联曾经是中国学习的榜样,10月革命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是直接还有深远的。

苏联解体让当时的中国急于考虑要往哪条路上走。对当时的领导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进退两难,举步维艰。左思右想,我们的目标从来都没有变过。

中国人要走中国人的路,就如同当年共产国际总是干涉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从而造成了那时候革命的失败是一样的。苏联的解体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但那并不是我们的归宿。

邓小平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要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他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可以并存,不要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9

1990年上海

上海这个地理位置可以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一旦发展起来,就可以与国际接轨。只要上海能发展起来,那么就是一条连接世界的捷径。浦东开发区的成立让上海焕发生机。

1991年一月底,邓小平到上海视察。朱镕基汇报浦东开发区的成果,邓小平听完感慨地说:“第一年确立四个经济特区,独独把上海给忘了,那时候只考虑到了地理条件,却忘了考量上海人才济济的巨大优势。要是早把上海开发了,上海就能带动长江三角这片地区的经济建设。上海开发得太晚了,太晚了。”

大年初四,朱镕基给邓小平拜年,聚餐时候。邓小平又嘱咐朱镕基:“上海开发晚了,你这边一定要加把劲儿,努力干。”

朱镕基认为经济优先,邓小平表示同意。但邓小平接下来的一席话,让人感觉到了老一辈对下一辈殷切的期待,期待下一辈能接过上一辈的班子立起来。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10

邓小平感慨万千:“不论发展什么,最重要一定要克服一个怕字。不论什么路什么事情,总要有第一个人鼓足勇气去尝试,才能开辟新的道路。哪怕第一个尝试的失败了,也没所谓,继续尝试,不要害怕失败。胆子一定要大,步伐一定要快。”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与失败的概率,跌倒了不要紧,没所谓的。但是一个人若是胆怯了不敢迈出这一步,那绝无成功的指望。永不走路,是可以永不跌倒,但是人也就废了。

朱镕基不是第一次听邓小平这么说,这一次感受颇深。他幡然醒悟,必须解放自己的头脑,松绑自己的腿脚,迈开大步,朝着新时代昂首阔步。

朱镕基在上海那些年面临的阻力和压力很大,然而朱镕基总算是顶住了。男子汉大丈夫,做事绝不能畏首畏尾,只要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哪怕一些人暂时不理解或者反对都不要紧,待到功成那一日,大家自然而然就会理解了。

1992年,年迈的邓小平同志公开演讲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铺平道路。

邓小平对朱镕基的考察也告一段落,他个人感觉朱镕基是可造之材,想把他从上海调去北京。他开会时直言:“朱镕基只能当第一把手,不能当第二把手。”

邓小平为什么会选择朱镕基?邓小平说了两点:第一,他懂经济。第二,他思维富有创新性、能接受新思想、对待国家大事任劳任怨。介于这两点,加上朱镕基历练多年,踏实稳重,又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所以,邓小平于千万人之中一眼选中了朱镕基。

朱镕基没有让邓小平失望,1993年,他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了投资畸形膨胀与物价飞涨的乱局。为了推行分税改革制亲自走访十几个省份,面对面算经济账目。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11

他这种敢于硬碰硬有担当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认为朱镕基“有魄力、有干劲、有主见、又懂经济”。总而言之,朱镕基是那个时代下的弄潮儿,他的素质匹配了当时的需要。

从1990年到1994年,浦东的外资企业从37家扩展到1831家。总投资达到70多亿美元。经济发展领域丰富多样,涵括进出口贸易咨询服务房地产以及金融。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多功能。

浦东新区的开发目标是为奠定自己的金融中心地位,着眼点在于高科技产业。很早就建立了科技园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还成立了保税区,就是为了和国际市场接轨,带动经济腾飞。

保税区的管理与运营体系是和国际上通行的那一套规范接轨的。今日活动不需要跑很多管理局,也不需要盖很多章,就像当年的新加坡那样特别简便。成立了保税商品的仓储和展示交易中心,扩大进出口交易规模。邓小平曾计划想过要在内地造出来几个香港那样的国际化都市,上海早就超越了。

1991年,朱镕基陪邓公路过外滩,邓小平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 - 12

1998到2003年,是朱镕基被调去北京的时间段,他的所作所为,众人都看到了。朱镕基是这个时代急需的人才,是一个时间段的过渡,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

朱镕基写过两幅对联,“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俩百年欢”。第1副对联是他做事的为人,第2副对联是他生活的目标。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一直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他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和改善饮食。

朱镕基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没有让邓小平同志失望。改革开放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华夏文明的伟大智慧生生不息,璀璨夺目。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但不论什么时代,都需要胆大心细的人。能带领我们开天辟地的永远是胆子大的人,只有天不怕地不怕,才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才能明白“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历史潮流不同,那么每个时代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也不会相同。毛主席曾经讲过,所有中国人的目标都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图片14]

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工业体系之完整在疫情期间令世界瞩目与震惊。上海成为全球大都市,对标纽约。如今上海隐隐有超过纽约的趋势。

我们发展现代化发展经济不完全是过上富裕生活,而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在曾经那么不利于我们的全球贸易规则下,创造了我们辉煌,突破了别人的经济封锁。饱受冷眼,饱受歧视,但是我们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未来。

经济建设的复兴,带动的是华夏文明的复兴。前几十年我们一直朝外看,现在我们终于学会试着看透自己。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东方红,太阳升,光明将普照大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