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3.7°C-16.9°C
澳元 : 人民币=4.8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2021-07-31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 宝,我去输液了,输的什么液,想你的夜。"" 我的很大,你忍一下。" 六月的思聪七月的凡凡,为吃瓜群众提供了起码能玩一年的梗。

狂欢之余,令人沉痛。富如思聪,俊如凡凡,撩妹时也是满嘴土味情话,广大男同胞怎能不心有戚戚焉,女同胞怎能不恨铁不成钢。

男性为何中意土味情话?动辄确认自己 " 大不大 " 是不是男同胞的集体无意识?这些自以为百试不爽的撩妹小技巧又师从何人?

通过对 90-00 后多名男性的走访,硬糖君发现,在谈恋爱这件事上,还真是生活模仿艺术。都说女生中了言情小说的毒,其实男孩子同样被内容工作者给害了!

土味昵称何处来

即使不是网络冲浪爱好者,对 " 丫头,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 也不会陌生。这句霸总发言以表情包、玩梗、动图等多种二创形式遍地开花,深入人心。

" 丫头文学 " 能够大行其道,其精髓便在于 " 丫头 " 二字——爹味、霸总味与油腻味的三合一冲击,即使隔着屏幕也令不少女性感到生理不适,拳头硬了。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1

" 抛开那些老不正经,丫头这个词不是很常见的爱称吗?" 男女的悲欢并不相通。除了一名 00 后对硬糖君表示 " 丫头 " 太老派,自己不会用以外,其余男性一致认为 " 丫头无错 ",也不懂为什么有女性反感这个词。

N 就是 " 丫头教 " 的忠实教徒。" 小丫头 "" 傻丫头 "" 乖丫头 " 是他与女友日常对话中的最高频词汇。在 N 看来," 丫头 " 是最恰到好处的爱称,既表示两人关系亲密,又有保护的意味在里面。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2

与 " 丫头 " 类似的还有 " 宝宝 "。同样是通过称呼上的变化,把女方放在被保护的位置。大概因为地缘文化不同,北方男人钟爱 " 丫头 ",南方男子则偏爱 " 宝宝 "。受访者告诉硬糖君,小时候家里人就会以 " 丫头 " 或 " 宝宝 " 称呼女孩子,因此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 " 土味昵称 = 我喜欢你 " 的等式。

N 很得意地告诉硬糖君,虽然女友比他大半岁,但他一直以 " 丫头 " 呼之,这份 " 把她当小丫头保护 " 的心意最终也传递给了她,两人才走到一起。而私下里,N 的女友则对硬糖君表示," 丫头 " 这个称呼实在太土,自己被打动完全因为他人长得不错。

毫无疑问,通俗文学是这些土味昵称最可追溯的原产地。当年韩国作家可爱淘一本《那小子真帅》火遍亚洲,国内书商们嗅到 " 小子风 " 的商机,立刻炮制了大量《那丫头真酷》《那丫头真美》,至今仍有部分 " 村网通 " 作者坚持以 " 野蛮丫头 " 为蓝本进行文学创作。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3

" 我的大小姐 " 这一土味昵称,同样可以从网文、特别是早期言情小说中找到出处。作家尼罗曾在微博吐槽一篇网文,男主动辄 " 遵命大小姐 "" 哎呦,大小姐脾气好大呀 ",好好的情节被这男的油嘴滑舌搞得恨不得隔空投放洗洁精。

至于 00 后男性较为钟爱的 " 小仙女 "" 猪猪 "" 臭宝 ",则明显是受到了短视频平台的影响。

昵称视年龄层各有不同,背后的逻辑却相通,都强调女性的 " 萌 "" 可爱 "" 幼态 "" 不懂事 " 等特点。在男性看来,这就是一种我愿意把你当小孩宠的口头表现。至于女性是真心受用还是 " 配合你表演 ",就不得而知了。

知识让我单身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导致恋爱翻车的巨石。女性朋友会私下讨论哪个男性更帅,如何赢得男神心。男性之间也讨论女性,但话题多重在 " 性 " 而非 " 爱 "。

"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觉得男人不应该把爱不爱的放在嘴边?即使心里真喜欢哪个女生,在兄弟们面前也得表现出不在乎她这个人,只想睡了完事。"98 年的小辉因为一些原因晚读了几年大学,原本就是寝室老大哥的他在和兄弟们聊女孩时,总要说些违心话。

大概是长久以来的伦理规范已经渗透至我们的基因,越是普普通通的男性,越羞于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反而会选择以 " 性 " 作为遮羞布。与父母家人谈如何恋爱?更是难以启齿。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4

那么,男性要去哪里学习恋爱技巧呢?一是书本,二是网络。

80 后及 90 后,看小说看电视的同时,恋爱观也受到主角潜移默化的影响。而 95 后和 00 后们,则通过网文、KOL 等获取恋爱密码。

小辉的爸爸是武侠迷,家里除了金古梁温还有大量二三流作者的作品,以武侠小说作为课余读物的他,一度认为男女之间的关系就是和小说中一样——一男配 N 女,越是油嘴滑舌越有女孩对他情根深种。

" 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文学作品中的行为,我就吃了大亏。"小辉在中学时代一度被女生们视为最讨厌的男同学,与他没事总是模仿武侠小说里的浪子有直接关系。

进入大学后,深知武侠小说靠不住的小辉,转而在网络中寻找脱单秘籍。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恋爱大师传授与女生搭讪的秘辛,小辉精选了其中几个他觉得特别有道理的发给硬糖君。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5

可惜苦无实践机会,所以检验不出真理。而且,网络 " 大师 " 在教授搭讪技巧的同时,往往会给自己留下解释空间。比如有些看似尬聊的话术,如果放在女生与你已经是暧昧期,或者女生其实已经对你有些动心的时候,会起到大幅提升两人感情的作用。

暧昧期怎么界定?" 有些动心 " 的标准又是什么?大师们往往避而不谈。别问,问就是悟性不够,继续加强学习。

豆瓣母单组、虎扑步行街也有不少幸运网友分享自己的脱单经历。小辉觉得,这类 " 身边人的成功事迹 " 比 KOL 的恋爱课程含金量更高。不过这些成功经验,一方面可复制性太低,另一方面也暗藏陷阱。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6

小辉曾在豆瓣某小组看到楼主记录了自己如何脱单,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身边其他好友成功脱单。评论区不少网友呼吁这位兄弟救救其他单身狗,楼主推脱几次后表示可以拉个微信群互相交流。可进群后小辉发现,这就是个卖课 + 卖货群,脱单贴根本就是在钓鱼。

成功脱单的室友告诉小辉,自己女友对那些土味情话超受用。后来小辉也想明白了,女孩受用的并不是那些情话,而是那个说情话的人。

" 咱俩聊天我感觉你说话挺正常的啊。" 一番交流下来,硬糖君感觉小辉并没有多少油腻行为,就是个普通大学男生。

" 因为我拿你当姐姐,所以说话不用考虑怎么表现自己,让你喜欢我啊。" 确实,人越是在喜欢的人面前,越想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反而落入刻意油腻的下乘。不止男性,相信不少女性也都有过在心仪男生面前表现不成变傻狗的悲惨往事。

男性的生殖崇拜

男性对土味情话的热衷,尚可解释为信息不对等、男女思维模式差异等造成的问题。另一个令人想不通的,是男性对于 " 大不大 " 的蜜汁执着,以及对 " 硬上出真爱 " 的深信不疑。

这都是黄色娱乐产品惹得祸。

接受硬糖君采访的男性均是此类内容的受众。也可以理解,血气方刚的年纪,羞于谈性的家庭,通过 H 内容完成两性关系的启蒙,是东亚人的常态。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7

黄片、黄文、以及里番等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刺激感官为观者带来愉悦,情节越是夸张,刺激感就越强。

且不论日本动作片,就连国产种马小说,也不乏男性用不光彩手段与女性发生亲密关系后,后宫又添忠实一员的桥段。

" 性 " 是这类作品的强看点,它的所有情节都围绕着 " 性 " 做文章,并形成了一种内部逻辑自洽。简单概括就是:性能力强 = 成功的两性关系。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8

或许一部两部作品还难以有多强的洗脑效应,但经年累月地看下来难免被带偏。尤其没看过有色作品的男大学生几乎已堪比熊猫,长此以往,整个男性群体也因此形成了一种奇异的 " 生殖崇拜现象 "。

" 生殖崇拜 " 的潜台词是只有性能力更强的男性,才有更大几率获得女孩的芳心,在两性市场上处于选择他人的位置。受访者表示,男性之间都会偷偷攀比,甚至在洗手间暗自观察比较。这也就难怪连顶流如吴亦凡都不能免俗,对 " 大小问题 " 心心念念了。

另外,为了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及爽感,此类作品一般会采用美女 + 普通男性甚至丑男这样强对比的组合。男性向作品为了讨好男读者,也难免设定倾国倾城的大美女主动投怀送抱与男主搭讪的情节(女性向作品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反过来)。这进一步加强了男性的自信心和幻想空间。

男性的谈恋爱语言,是从哪里学来的? - 9

受害者典型症状,每个女人都爱我

从女性视角来看,会觉得这种把虚构作品中情节带入现实,甚至奉若圭臬极其可笑。但在男性中,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也与男性一般不会与身边朋友交流感情问题有关。

在采访中,也有位 00 后男生提供了一个值得玩味的观点。他表示,自己当然知道那些土味情话油腻不堪,说土味情话只不过想羞辱 " 普信女 " 而已,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不如彼此伤害。

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如同 " 母单小组 " 分享的那位韩国男网友所总结的一样:大部分普通男性只要干干净净讲卫生、尊重对方、不死缠烂打胡搅蛮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