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7.5°C-13.2°C
澳元 : 人民币=4.7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吴晓晖:说申花三年内再夺冠,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2020-01-06 来源: 足球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记者贾岩峰报道足协杯夺冠后的表彰大会上,吴晓晖谈到了自己接手球队以来的几个三年规划,如今打亚冠和拿冠军的两个三年计划都已实现,吴晓晖也喊出了“未来三年,申花还会有冠军奖杯,会给球迷带来更多惊喜”的新目标。

但吴晓晖也明确表态,未来三年在夺冠只是球队的短期目标,与培养年轻人的长远目标之间并不冲突,“申花不是一个可以只考虑培养年轻球员,保级就行、不出成绩也可以的俱乐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结合成绩去考虑对年轻人的培养,这样才有价值和意义。”

与此同时,对于新赛季即将到来的多线作战困难,吴晓晖强调球队首先要做的就是补强。而对于联赛,吴晓晖认为申花至少应该在新赛季维持在第二集团(恒大、上港、国安被他视作第一集团)中的稳定靠前位置。

吴晓晖也特别提到了上赛季位于第二集团的鲁能,“尽管被我们赢了,但是鲁能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他们在球队的基础建设、梯队建设、投入与产出相符上面都非常好,所以申花未来想要成为真正的强队,我们肯定要走的是一条扎实的路,不是只靠砸钱,理性投入让球队强大起来的道路。”

吴晓晖:说申花三年内再夺冠,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 1

▲吴晓晖认为鲁能有许多值得申花学习之处(via Osports)

吴晓晖:说申花三年内再夺冠,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 2

◆《足球》:在足协杯夺冠后,一个标题广泛传播,那就是申花三年内还要再夺冠?请问您这是又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了吗?为何这么短时间就给自己立下这样的军令状?这不是在马上给自己增加压力吗?

吴晓晖:我这是在给自己增加压力,但这是我分内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得有目标。从2014年接手,我们不光是每年有自己的年度目标,同时还要确立每三年一个周期的目标,这样就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小目标与大目标相匹配,只有这样做事才会有延续性。

最初三年的目标是三年内获得亚冠资格,从2014年接手后到2016年取得了亚冠资格;后面三年我又说要为申花争夺一座有分量的冠军奖杯,结果我们这三年拿了两座;那么接下来的三年,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我说我相信还会有冠军的奖杯。这是我们的信念,也是追求。既然是申花这样俱乐部的管理者,肯定要敢于给自己立军令状,如果没有这点魄力和担当的话,那我也就不应该再坐到这个位置上了。

◆事实上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申花已经三年两夺冠军奖杯了,是否可以放缓一些步伐,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年轻球员身上?这样说压力是不是会更小点?

培养年轻人这个应该是申花俱乐部的长远目标,无论是否夺冠,都不能放弃对年轻人的培养。但是,我们又绝对不可能只做这一件事。培养年轻人进行人员更替最初是会有人叫好,但是尊重足球规律的都很清楚,想锻炼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绝对强大的内外援班底,基本上都要付出较大的成绩代价,那么如果成绩代价太大了,我们对各方都说不过去,这也不可能是申花发展的主流方向。

申花不是一个可以只考虑培养年轻球员,保级就行、不出成绩也可以的俱乐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结合成绩去考虑对年轻人的培养,这样才有价值和意义。事实上这些天我跟周总也一直在沟通,未来如何掌握好培养年轻人与保障成绩之间的关系。

吴晓晖:说申花三年内再夺冠,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 3

▲申花球迷自然希望更多的朱辰杰涌现(via 申花官微)

◆申花三年两夺足协杯是非常可喜,但是有现实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完全回避,就是申花这两年的联赛成绩一直没有达到与足协杯冠军匹配的高度。请问您对申花联赛成绩有着怎样的期许?您认为申花在联赛中想要得到成绩上的突破需要多长时间?

绿地接手球队时,球队的人员构成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我们的基础都比较薄弱,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就放低目标,还是按照我们约定的目标一直在前行和努力着,但如果说想要真正在联赛当中的成绩有足够的突破,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个突破是指的哪方面,是夺冠吗?这个我相信任何人都不能许下明确时间,但我们一定会朝着最高的目标努力。

而且我们从不回避在联赛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短板,这几年也一直在调整,因为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终究是需要好的人员架构,然后每年逐步调整,引进新人的同时培养新人,总之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尽量提升球队在联赛中的排名,这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必将是长期目标。

◆仅仅凭借目前申花的人员配置,如果想要打好2020年的多线作战肯定有难度,那么俱乐部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其实很多人都说申花一旦进入亚冠,2020年首要任务还是保级,对这个观点您认同吗?

其实俱乐部这些年每年都在进行一些补强,包括今年(2019年)中期我们内外援的一些引进,其实这都是在为明年作准备。我们是这样一个常态化的补强,就是不管球队打不打亚冠,球队每年都要进行一些调整和增补,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期战略,终究是希望球队越来越强,也让我们能够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20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首先明确一点的是,因为要打亚冠,我们必须要补强。那么我们的工作重点和目标确定同时也要根据球队人员调整的情况来说,但是我们究竟能够有多大力度的调整,能够给球队实力进行哪些比较有效的补充,目前而言还定不了,还要看中国足协最新的政策(编者注:采访在新政出台前进行)。

吴晓晖:说申花三年内再夺冠,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 4

▲此前两次亚冠经历会给申花一定经验(via 网络)

◆多线作战其实在过去中超历史上让很多原本排名比较靠前的球队都疲惫不堪,对此申花有哪些准备?亚冠的成绩有什么追求吗?

我们也有过多线作战的经历和经验,肯定会认真总结,同时我们也会尽量保证在打亚冠情况下,尽量提升联赛的成绩。亚冠成绩明年我们是要有一定追求的,以往有很多批评我们在亚冠赛场上缺少胜利,所以2020年我们的亚冠首先考虑能否突破这点,然后在考虑争取小组出线。

◆那么如何能够平衡亚冠和联赛之间的成绩关系呢?

因为我们亚冠先打,亚冠打过两轮之后联赛才开始,所以我们的战略肯定是要根据赛程以及赛果来调节的,这些都会跟崔导及时沟通。

◆除了一线队的成绩外,您认为申花未来还要在哪些大方向上继续坚持?

俱乐部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梯队的不断补强,以及女足相应的配置和梯队建设,这些大方向未来都会坚持。这些年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团队的完善一直在不断进行,各个部门都在不断细化,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同时近几年我们也增加了梯队的数量和质量,2019年还成立了女足并且冲甲成功,以后女足梯队建设也要同步进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对于年轻球员的文化课教育,我们与梯队年龄相符合的有较好教育资质的学校联系,帮年轻球员匹配文化课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同时也能强化他们对足球的理解。另外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每年都有投入,每年投入可能都不是很大,但是每年都有投入,每年都有变化。因为基础设施对于保证各级球队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吴晓晖:说申花三年内再夺冠,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 5

▲申花女足成功冲甲(via 申花官微)

◆那么请问具体的引援工作什么时候会开始?已经有大致的目标人选了吗?

那天庆功会开完后,我就把周总,崔导和教练组成员召集到了一起,通知大家,这些荣誉可以忘掉了,我们新的挑战开始了。大家马上开始讨论冬训安排,人员调整,后续安排,已经有初步方案了。我们不仅要补强,还会有人要离开,因为注册名额是有限的。所以现在我们最头疼的是怎么去宣布离开的人,因为现在没有球员愿意离开申花,大家都很团结。从我们内心感情上来说也是舍不得,但是职业足球就是这样残酷的,我们接下来要面临一大考验。

◆请问您觉得2019年有哪些经验教训是值得思考的,帮助球队在2020年取得更好成绩有必要吸取的?

这个不仅仅是2019年的经验教训,其实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需要去认真总结的,那就是不能忽略任何小事,小事处理不好最后就会变成大事。足球场上的胜利其实是背后许多人辛勤工作共同换来的,不只是技战术,所以2020年我们一定会更加团结,争取把所有的事情都梳理好。

◆最后一个问题,请问您觉得中超真正的强队都有哪几支?申花距离成为中超真正强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如果从成绩上来讲,中超划分比较清楚。第一集团是恒大、上港和国安,第二集团是鲁能、苏宁,还有进步比较大的卓尔、重庆和泰达。尽管2019年我们的排名很差,但是我心目中申花应该是属于第二集团的球队,也至少要保持在这个集团里。

那么我说的这两大主要集团,既是成绩的集团,也是投入划分的集团,确实第一集团的三支球队他们的投入是不一样,第二集团,彼此之间投入差距也比较大的,我觉得2019年能够划分到第二集团的还有一支球队,就是河南建业,建业进步也真的是很大的,属于理性投入的标杆之一。不过中超这两个集团的划分,其实还有一些不同,尤其是第二集团,有的球队球迷对成绩要求比较高,比如说鲁能,但是有些球队主要目标还是以保级为主。

▲冠军不足以掩盖申花的不足(via Osports)

申花距离真正强队的距离有多少?目前我们还很难量化去衡量,但是申花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第二集团里,争取有一个非常靠前和稳定的位置,这点必须肯定山东鲁能,尽管被我们赢了,但是鲁能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他们在球队的基础建设、梯队建设、投入与产出相符上面都非常好,所以申花未来想要成为真正的强队,我们肯定要走的是一条扎实的路,不是只靠砸钱,理性投入让球队强大起来的道路。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