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5日 11.9°C-14.8°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2019-09-19 来源: 武志红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武志红”,

回复数字“002”,免费领取专业心理测评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

文 |  陈沉沉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2

死亡愿望&生病

曾在微博看到一个真实事件。

一个女孩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她的反应居然是:很开心。

她对朋友说:他妈的我终于要死了!

随后辞掉工作,拿出积蓄,一个人出去游山玩水。

令人更惊讶的是,这条微博下大多数的留言不是对女孩患癌的遗憾,而是纷纷赞扬她——

“好酷!”

更多的还有对她的羡慕——

“我也好想得癌症,这样就不用背责任了!”

类似的死亡愿望,似乎很多人都有。

有一次加班到深夜,在打车回家的路上,我发着呆,突然一个念头浮出来:

真希望自己得绝症或抑郁症,那样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回到老家,并且进家门那一刻就开始流泪,然后被他们抱在怀里,往后的日子被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关心着。

有类似想法的人,潜意识好像在说:

只有病得足够严重,我才有资格被爱着;只有临近死亡,我才能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而活。

同事小九也有类似的经历:

她曾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很少见到父母。

不巧的是,妈妈决定回到老家工作那年,刚好轮到她离家几百公里去上大学。寒暑假成了她唯一见到妈妈的时间。

她一直患有肾结石。奇怪的是,平时没什么感觉,但放假一回家就会反复疼,有时还会疼到她彻夜难眠,呕吐。

直到她发现,在学校时也会疼,但她总是能一下子忍住,而在家里她可以放松地疼。

因为每次疼的时候,妈妈会用前所未有的温情对待她:

带她去医院检查,还会牵着她的手。

在医院时,她像个委屈的小孩问妈妈:万一很严重怎么办?妈妈坚定地回应她:那我们就治。

当天妈妈还会请假不上班,给她做饭。

这样的疼痛,让她感到安心。

小九说,她当时需要的不过是妈妈的亲密陪伴,但这份陪伴,似乎一旦她身体健康,就不配得到——

只有生病,被妈妈疼才变得合情合理。

可为什么我们无法直接要,而必须这样生病,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生活?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3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4

生病的好处

在心理学家朱建军老师的一篇文章里,我读到答案。

他说:得病,是国人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都知道,中国人和西方人心理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比中国人更直接,他们如果有心理问题,比较愿意直接对心理医生说:我情绪很不好。

而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较少直接表达消极情绪。很多时候,中国人会把不良情绪转化为躯体的不适。

中国人更愿意表达身体的不舒服。

这个特点在心理学上术语叫做“躯体化”。

当内心的感受、情绪无法被好好地看见和呵护时,身体就会精准地生病,来帮自己达到内外的平衡。

这样的生病,对我们来说大概有2大好处:

第一,亮起保护自己的信号灯⚠️

我身边沉浸在压力中的创业者、媒体人、广告从业者的肠胃都不太好。

因为他们一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就会经常性忽视身体,例如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忘记让呼吸放缓一点。

并且这种紧张焦虑,是时时刻刻弥漫着的。

这时身体罢工或是陷入抑郁,都是在提醒你:朋友!你忽略自己很久了!

也给你一个契机隔离压力源,让身体透透气。

第二,帮助我们更快地达到目的。

很明显,生病的人总能得到更多照顾和优先权:

一个不愿上学的孩子,用发烧和呕吐,达到自己不用上学的目的;

一个想要被儿女关心照顾的空巢老人,通过频发高血压,来获取儿女的嘘寒问暖。

但我们并不是故意生病的,毕竟没有人想要难受和费钱。

只是当我们实在太需要休息或被关心时,却很难直接索要,所以潜意识不得不用生病的方式,悄悄帮我们做了表达。

这不禁让人感到难过和困惑:

明明已经成年,为何连照顾自己都做不好?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5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6

不应该,不敢,不能

原因,或许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成长经历。

我们这代人,早年潜意识都被种下了两个“不应该”。

①不应该得到照顾

在一个匮乏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会对这种感觉很有共鸣:我活着就是个累赘。

这是从小环境给我们的自我认知。

父母辛劳,情感也很粗糙,给不了一个孩子正常需要的情感回应和支持。

于是,为了帮父母省心,我们放弃那份想被照顾的孩子气,学着成熟老练:

好好做家务,好好读书,要给父母长脸……

长大后我们也成了一个所谓成熟靠谱的大人:

对工作尽心尽责,在爱情中独立自主,在人际里不仅不给他人添麻烦还乐于助人……

这样一个成熟的人坚信:

只有我棒棒的,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为了维持“我是一直是好的”的感觉,

我们不得不一直忽略自己,假装成熟下去。

②不应该自我照顾

在上一辈的观念里,自爱=自私。他们以奉献自己为荣。

就像我们上学时,那些被老师和班干部写在黑板报上的优秀品质:

某某同学,下课后帮助同学大扫除,乐于助人、奉己为公,特此表扬。

父母和老师喜欢的,从来都是那种“不自私的孩子”;而那些“自私”的,将会受到训导,训导不了的就忽略、鄙视、甚至排挤。

慢慢的,我们因为害怕惩罚,害怕不受欢迎而主动带上道德面具、加入道德大军、站在制高点,一起鄙视那些“自私的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时候会有很多捐款项目,老师会登记每个人捐了多少,然后从多到少排名,把名字写在一个“无私奉献”的榜单上。

每次同学们就会围着榜讨论谁谁捐了多少钱。

而当时每天只有5毛零钱的我,忍着不吃早餐攒了一周,将5张皱巴巴的5毛给了班主任。

不是因为我多有爱心,而是我害怕捐得少时,老师嫌弃的表情和同学的议论。

长大后才逐渐发现,

当初所谓的“自私”,

不过是我们本能的自我关怀;

而所谓的“无私”,

不过是权威恐吓下的自我委屈。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7

无法得到照顾,也无法自我照顾,这个双重困境,成了很多人不得不用疾病来表达脆弱的原因。

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环境,都在逼迫我们“无条件做个成熟的人”。

代价是,内心那个真实脆弱的「自我」不断地被边缘化,变得卑微、被动。

外在的成熟面具和内心的脆弱自我,经常打架:

▸表面上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潜意识里总想回去当个宝宝,依赖着,等待被爱。

▸表面上在人际中如鱼得水,却因为总要迎合他人而不堪重负,更多时候是害怕人群,也难以与人建立深度的关系;

▸表面上是尽心尽职的好员工,一旦遭遇挫折或否定,就会沉浸在崩塌中难以修复……

在这些内外不一的内心冲突中,脆弱不堪的自我,没有能力捍卫自己,只好通过生病去叫停。

但若没有觉察到这点,我们只能依赖重复生病,来让「脆弱的自我」喘口气,短暂地自爱一下。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8

珍惜自己的羽毛,才不会任人摆布

关于自爱,曾在同事五花鹿的朋友圈看到她的签名,写着:珍惜自己的羽毛和冲动。

这是她的人生信条,她的确很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也肯定自己每一份付出的价值。

有一次我在跟她对接工作时,她拒绝了我另一个很好的项目。

我很惊讶地问为什么?

她说自己精力有限,如果过多的承担,可能两件事都无法做好,还会在超负荷状态下把自己身体搞垮。

最后,她的确把自己手头上的作品完成得很好,帮助团队获得了一笔奖金,之后再全心全意地加入我。

这让我意识到了: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羽毛,才能给别人最好的支持。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9

而相比之下,有一类人常常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他们无法自爱,无法自发地肯定自己的价值,更多时候,像是在献祭自己。

就像最新热播的日剧《凪的新生活》,女主凪一开始就是一个时时刻刻围着别人愿望转的人:

为同事a做设计图,为同事b做海报,为同事c背锅;

自己房租都付不起,还要为妈妈交各种各样的费用;

男友赞她头发柔顺,她每天提早2小时将自己的爆炸头烫直;

男友不想被其他人知道谈恋爱,在公司她就假装不认识他……

最后她发现:

自己这么努力,但没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她就像是一只裸奔的鸟,羽毛炸开散落在各个地方:一些成全了同事的业绩,一些成全了妈妈的舒适,一些成全了男友的尊严,唯独没成全她自己……

我的同事冬冬这样形容这类人:

就像每个人都有一座城堡,拥有自己的城池,而Ta却只是一个士兵,一个忠诚的士兵,一生都为别人保卫城池。

生活中,容易生病的,似乎都是这样的人。

当我们不再属于自己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为自己做点什么。

没有羽毛保护的身体,就像失去了免疫系统,容易被疾病入侵。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0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1

让情绪的还给情绪

在最后,分享一个我自己两次从生病到恢复的经历。

去年我做了个微创手术,好朋友去探望我时说了一句很讽刺的话:

“天呐,你病了的样子比你平时活泼多了!”

我想了想,大概是住院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一点点身体感觉的变化,都会被观察和询问:

今天痛不痛啊?

睡不睡得着?

体温如何?

食欲好不好?

在术后的痛苦中缓过来时,我内心充满对身体的感激和珍惜。

因此,身体在这样多维度的照顾和关注中,渐渐恢复了活力。

今年初春的时候,我又得了胃食管反流病,严重时呕吐、背部灼痛。

反反复复看医生、吃药,稍不留意就会复发。

最后一次见医生时,他跟我说:药物只能解决症状,而压力、焦虑这些根源问题只能你自己去处理。

后来,胃病基本不再复发了。

原因是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更重要的还有他跟我说的那些话。

我意识到胃病反复的源头,是持续的焦虑感。

不再复发不代表焦虑消失了。

而是,当我知道自己处于压力和焦虑之后,焦虑这个情绪就不再被我忽略或压抑了。

我开始能敏锐地感知到它,并且学着直接与焦虑对话。

为此,我尝试在每次不舒服的时候,规定自己当天准时7点下班,下班后不再看工作信息,隔离压力源。

睡觉前用热水袋敷敷自己的腹部,同步做一次呼吸训练,让自己身体放松下来。

这种简单的自我照顾,让我健康了许多。

但愿,我们内心足够强大,

不再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

也不必再牺牲身体来保护自己。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2

作者简介:陈沉沉,一个沉浸、沉静的心理记录者。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武志红内容团队的五花鹿、张罐子、黄冬、陈毛毛亦有贡献。

推荐你看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3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4

患癌后,她说的这句话被网友大赞“好酷”:多少人,得病后才开始活出自己? - 15

后台回复数字“002”

随机送你一个专业的心理测试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