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0.3°C-16.9°C
澳元 : 人民币=4.8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2019-01-11 来源: 周明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       文       约    6735  字

阅       读       需       要

18min

今天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结束了对杜聿明部的战斗,最终杜聿明被俘,邱清泉阵亡,李弥逃脱。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以国民党军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部队共约55万人被全歼告终。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2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解放军正将被俘的国民党官兵押出战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全歼,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随之落幕。黄百韬被歼,邱清泉、李弥兵团的救援自然也就失去了目标,随即退回徐州。24日,蒋介石将刘峙、杜聿明召到南京,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

一场慌乱的大撤退

鉴于战局进一步恶化,蒋介石于28日急召刘峙、杜聿明到南京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放弃徐州。杜聿明认为撤出徐州并没有多大问题,但放弃徐州则不能恋战,战则不能放弃徐州。他建议让黄维兵团牵制解放军主力,徐州部队经永城到达蒙城、涡阳、阜阳之间,以淮河为依托,再向北解黄维之围。

蒋介石批准了杜聿明的这一计划,决定由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经永城、蒙城南下,先救出黄维再一同南撤;刘峙则率徐州剿总机关飞往蚌埠指挥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北上增援,还派蒋纬国率装甲部队随李延年兵团行动,提供支援。还调在湖北的第20、28军前往蚌埠,又令第2军在沙市集结,准备船运武汉,再往蚌埠。还在上海集中大量船只,准备北上接运北平、天津的中央嫡系部队投入徐蚌战场。

徐州主力部队由杜聿明指挥,沿徐州、萧县、永城公路撤退,整个撤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撤至永城,第二步继续撤至蒙城、涡阳地区,第三步再向北攻击解黄维之围。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杜聿明认为既可以避开解放军在徐州以南的重兵,距双堆集又近,可以威胁包围黄维的中野侧背,一举两得。不过,杜聿明始终认为在南京国防部里有解放军的卧底,为避免泄密,他处心积虑编造了从徐州东南向两淮撤退的假计划上报国防部。

杜聿明从南京赶回徐州,一下飞机就召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商讨放弃徐州计划,确定了撤退方案。强调各部行动务必要严格保密,如有泄密,军法从事;先由李弥13兵团派1个师于29日占领萧县瓦子口隘路,以掩护主力通过。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于30日全线展开佯攻,以迷惑解放军,然后于黄昏前除留少数掩护部队,主力于当晚开始撤退。

第13兵团为掩护部队,12月1日起撤退,在16兵团主力后跟进。杜聿明特别要求各部带足7天给养、500公里燃料和弹药,在到达阜阳前中途不补给。徐州“剿总”保存的所有地图、档案均由主管参谋于12月1日前烧毁,武器弹药用火车运到徐州以西的黄口车站,另候处理。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3

1948年12月1日,解放军进入徐州市区。11月30日,在杜聿明指挥下,徐州3个主力兵团、国民党地方党政机关及后方人员总共30余万人撤出徐州,计划沿永城、蒙城、涡阳方向退回江南,但撤退一开始就陷入混乱,仅走出65公里便被解放军重重包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带不走的物资,由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文强统一指挥一律破坏销毁。徐州警备司令部负责征用徐州城内的所有车辆,以供撤退时使用,并下令将徐州各公私银行的现金集中,随军押运。杜聿明还规定了各部队三日内到达集结地点。杜聿明的撤退计划不可谓不周密,但此时的徐州,已经人心惶惶,一片混乱,徐州机场拥挤不堪——杜聿明还没回到徐州,放弃徐州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徐州的街头巷尾,于是人人都争相要离开徐州,市内自然一片大乱。

当天黄昏,杜聿明以第9军第166师2个团和第3师2个团组成先遣部队,由第9军军长黄淑指挥,向徐州西南的萧县攻击前进,为主力的撤退提供掩护。原本应在30日晚炸毁徐州火车站的火车头,因为负责爆破的李弥13兵团工兵营擅自提前半天就开始行动,巨大的爆炸声传达数十里之外。徐州警备司令谭辅烈带人到各公私银行查封现金,却发现每家银行都是人去楼空,不要说现金,连职员都走得干干净净。杜聿明原来严令保密的放弃徐州计划,早已是路人皆知。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4

徐州解放后,解放军缴获的飞机和大批汽油。撤退前,杜聿明曾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尽量带走物资,并破坏带不走的军需,但还没有等在南京汇报的他返回,计划就已经人人皆知。最终,撤退陷入混乱,大量军需物资来不及破坏就被我军完整缴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30日清晨,杜聿明集团的先遣部队才炮火连天大张旗鼓地向萧县前进,将徐州国民党军的撤退行动完全暴露,黄昏时分占领萧县、瓦子口及其控制周围隘路的高地。入夜后,徐州各部队开始撤退。3个主力兵团、地方党政机关及后方人员总共30余万人的大撤退,因为此时黄百韬兵团已被歼,黄维兵团又陷入合围,徐州已眼见不保,所以撤退命令一下,就像是逃离鬼门关一般,人人争先,个个恐后,事先规定的计划、路线全然不顾,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混乱,撤收电话线的通信兵将指挥部联络电话线全部拆乱,以至于杜聿明与各兵团的电话联系全部中断,使如此大规模的撤退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统一指挥。更可笑的是,负责掩护的16兵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撤退时间提前了一天,甚至比主力部队的撤退还要早。

蒋介石的催命符

12月3日上午10时许,杜聿明突然接到空军飞机投下的蒋介石亲笔信:“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以解黄兵团之围。”

如果按蒋介石的命令执行,必将导致全军覆没,但是转念一想,要是按原计划撤到淮河后再向北攻击,如果救出黄维兵团尚可将功抵过,要是途中遭到解放军截击,无法解黄维兵团之围,必然会成为整个战役失败的替罪羊。何去何从,难以决断,只好通知各兵团就地停止,兵团司令官来总部商讨对策。

其余众人都感到蒋介石的亲笔信措辞严厉,不能不照令执行,于是一致决定遵照命令,采用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能攻就攻,不能攻就守。虽然杜聿明坚决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但他很清楚,蒋介石的这道命令,是将徐州主力的三个兵团送上了不归路。

突围还是不突围?

此时,华野9纵在12月4日拂晓,已到达大回村、五户张集一线,1纵则已经到达薛家湖,彻底堵住了杜聿明集团向永城的退路。杜聿明集团陷入解放军合围,粟裕敏锐地觉察到杜聿明正集中全力以求与黄维会师的企图,决心乘其立足未稳,命令3纵、10纵、鲁中南纵队在南面实施阻击,而以1纵、2纵、4纵、8纵、9纵、11纵、两广纵队在东、西、北三面实施猛烈攻击。鉴于围歼杜聿明集团的规模极大,为保证火力,粟裕要求后方急送82毫米迫击炮弹30万发、75毫米山炮炮弹5万发,炸药30万斤并附足够导火索和雷管,以及足够全军使用的两个基数步枪子弹。

邱清泉兵团全力向濉溪口攻击,李弥、孙元良两兵团坚守阵地掩护邱兵团的侧翼。杜聿明则报告蒋介石:“职遵照钧座决策,采取积极攻势,决无避战迂回之意。”但蒋介石担心杜聿明得到空投补给后,依然坐待被围,不愿迅速南下解黄维之围,因此回电:“弟部粮弹无法空投,切不可存此希望,应勇敢迅速突破当面之匪南下,与黄兵团会师,勿延为要。”企图以此逼迫杜聿明集团拼尽全力向南突进,尽快与黄维兵团会师。杜聿明再三回电请求,蒋介石这才回电从12月6日起空投粮弹。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5

淮海战役中,我军将士正前去收缴国民党军空投物资。被包围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部只能依靠空投补充给养,但由于飞行员怕解放军对空射击,空投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因而很多空投物资都散落在解放军阵地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野在合围杜聿明集团后,整个淮海战役战场的重点,依然是解决黄维兵团。对杜聿明集团,总前委指示华野应采取东、北两面攻击,西、南两面防御,先打弱敌,后打强敌,逐步削弱敌人的方针,以坚决阻敌南逃,尽量歼灭其有生力量,造成最后全歼的有利条件。陈毅特别嘱咐,要把西南方向堵好,不能影响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

6日,华野全线猛攻,全力压缩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经多日激战,杜聿明集团多处阵地被解放军突破,在战斗中伤亡已近2万人,部队纷纷告急,在此情况下,杜聿明于12月6日中午,召集几个兵团司令商议。孙元良认为攻击进展迟缓,掩护阵地又处处被突破,再战下去前途不乐观,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机立断,立即突围。邱清泉表态愿意保护杜聿明突围。李弥则表示听从安排。

杜聿明见三人如此态度,心情沉重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三天前大家按照这句话办,还可以全师撤回,对得起老头子(指蒋介石)了,今天这样做恐怕晚了。共军重重包围,能杀出一条血路还有希望,否则重武器丢光,分头突围,既违抗命令,又不能全师,有何面目见老头子呢?”

杜聿明这样说,但孙元良、邱清泉仍坚持突围,李弥则默不作声。杜聿明见此只好说:“只要大家一致认为突围可以成功,我就下命令。三个兵团要侦察好突破点,重武器、车辆尽可能保存,不能丢掉,笨重物资可以先行破坏。”然后下达口头命令:定于6日晚一举脱离战场到达阜阳集中。邱清泉兵团由陈官庄、黄庄方向向西突围;李弥兵团由李石林向东北突围;孙元良兵团由孟集、欧庙向西北突围;前进指挥部随邱清泉兵团行动。

着眼全局的围而不打

到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杜聿明闻讯后不禁心中一凉,觉得为什么不命令两处同时突围,那样还有一线生机,现在黄维被消灭,解放军就能将全部力量压到这里,自己如何对付?只得命令各部加强工事,坚持固守,以待时局发展。虽然杜聿明在撤离徐州前曾要求各部队带足7天干粮,但实际上有的部队还未领到粮食就开始撤退,有的部队粮车在半路被解放军所截,所以很多部队从12月4日起就开始断粮了,只能开始抢夺当地百姓的粮食甚至是山芋、杂豆等充饥。12月10日,杜聿明下令在陈官庄附近建立了一个空投场,以接收空投物资。

战史上通常将从12月16日起的战斗,称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此时就解放军方面而言,立即组织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取胜当然不成问题,但代价会较大,在杜集团已经孤立无援、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能利用战斗间隙休整部队,补充粮食弹药,再发动攻势消灭杜集团,自然更好。

同时,中央军委从全国战局考虑,特别是平津战役此时已进行了十余天,还不能完全达成对北平和天津的战略包围与战役分割,为了把傅作义集团留在平津地区就地歼灭,除了命令东北、华北解放军采取种种有力措施外,还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在两星期里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以免杜集团被歼后,引起国民党军全局动摇,促使蒋介石将华北嫡系主力海运南京、上海。

跳出淮海一隅放眼全国战局来看一看——平津战场上,10日傅作义的嫡系王牌35军在新保安陷入包围;14日东北野战军完成了对北平的战略包围,并截断了北平和天津的联系;15日傅作义第一次派出正式代表和解放军接触,同一天蒋介石也派徐永昌到北平,劝说傅作义率部南撤。可以说平津战场正处在博弈的关键时刻,此时杜聿明集团的生死存亡已经不单是淮海战场,还和平津战场紧密有关。

在陈官庄战场“围而不歼”的20天里,平津战场更是可以说瞬息万变:22日,在新保安的35军1.6万人被歼;23日,蒋介石又派次子蒋纬国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到北平,劝说傅作义南撤;24日,张家口守军第11兵团5万人被歼;1949年1月2日,完成了对天津的战役包围并攻占外围多处据点。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6

1949年元旦,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文工团到阵地慰问演出。在战役第三阶段,根据中央部署,华野对杜聿明部“围而不歼”,同时开展政治攻势,以加速敌军的动摇和瓦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在包围杜聿明的解放军也没有闲着,进行了战场休整的四项中心工作:防敌突围、研究战术、整理部队组织和展开政治攻心,同时进行总攻的全面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政治攻心,各部队以战场喊话、劝降、释放俘虏、打宣战弹、树宣传牌、送新年礼物等形式,展开了连续不断、上下结合的政治攻势,以加速敌军的动摇和瓦解。最能瓦解国民党军士气的就是“敲饭碗”,每当开饭时,前沿的解放军士兵就用力敲响饭碗,当当作响的饭碗,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是极具诱惑的,然后解放军再在前沿摆放饭菜,任由国民党军士兵来吃。起初,国民党军军官还禁止士兵前去吃饭,但后来实在禁止不住,只好听任士兵到解放军阵地上吃饭,吃好后再回来也可以,不回来也可以,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带武器到解放军阵地上。

最后时刻,杜聿明全军覆灭

12月17日,毛泽东亲自为华野、中野司令部起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广播稿,进行战场广播。1949年元旦,陈毅、粟裕再次向杜聿明等将领发出劝降信。一线部队用各种方式散发这些劝降信,并反复广播。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7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文艺工作者在战壕中表演,和战士共同欢度1949年新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杜聿明等高级将领的劝降信,则是派专人送达。很多纵队、师、团都成立了“政治工作指挥所”和“投诚人员招待所”,前者负责具体领导政治攻心,后者负责收容、照顾投诚人员,并从中了解敌情,争取投诚人员、派出打入工作等。为鼓励更多的敌军来降,华野还公布了对自动携械来归者的奖励标准,阐明了对携械来降者的安排和处理,规定了所携各种枪械的具体奖励金额。

从12月20日起,陈官庄地区雨雪交加,气温骤降,国民党空军的空投也因天气而时断时续,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20余万人,每日需粮食30万斤,靠空投根本无法解决。在天气恶劣、空投中断的情况下,大批士兵冻、饿而死,尽管国民党军各级采取各种手段,仍无法阻止士气日益低落、军心日益瓦解,成班、成排甚至成连的官兵越过火线向解放军投降。在20天中,投降者有1.4万人,平均每日达700余人。杜聿明承认由于解放军采取的政治攻势,瓦解了士气,并使得国民党军内部上下狐疑,惶恐不安。刘峙也在回忆中说,解放军的内部策反和阵地喊话等政治攻心,等于无形中增加了10万兵力。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8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解放军战士正在发动政治攻势,用传声筒向被围国民党军喊话。此时,国民党军已经军心瓦解,成班、成排甚至成连的官兵越过火线向解放军投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29日17时,华野集中特纵和各纵炮兵团共200余门大口径火炮对杜聿明集团实施了一小时的猛烈炮击,这既是配合政治攻势给予的军事压力,也是在总攻前的一次炮火试射,作为总攻前的最后准备。

到12月底,解放军在平津战场已完全切断了傅作义集团的海上和陆上退路。缓攻杜聿明集团以配合平津战场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华野在20天的战场休整中做好了总攻的一切准备。被围的杜聿明集团余部,因连日雨雪交加,空投困难,粮食补给严重不足,士兵不得一饱,体力大为减弱。再加上解放军强有力的政治攻势,士气更加低落,军心日益动摇。粟裕据此认为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1月6日15时30分,华野发起总攻,在集中所有炮火实施30分钟的猛烈炮击后,三个突击集团同时发起攻击。经过两天的战斗,解放军共攻占36个村落,歼敌约14个团,近15000余人。提前完成了原定3至7天的攻击任务,歼灭了李弥兵团主力,并突破邱清泉兵团在鲁河以东的第72军阵地。

1月8日,解放军继续猛攻,攻占5个村落,杜聿明见情况紧急,连续呼叫南京,要求空军掩护于次日突围。空军副司令王叔铭答应次日派大批飞机掩护。杜聿明与邱清泉商量后,决定以第5军为先锋,在空军掩护下杀开缺口。第5军是国民党军嫡系中的精锐部队,“五大主力”之一,是国民党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曾参加过印缅远征军。杜聿明就是该军的首任军长,邱清泉也曾担任过该军军长。尽管连日战斗激烈,但邱清泉一直没舍得使用第5军,就是为了保留这一骨干力量在最后关头使用。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9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战士正向国民党军杜聿明部发起最后总攻。1949年1月9日下午,解放军在坦克、大炮支援下,发起全线攻击,困守陈官庄的国民党军全线崩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月9日上午,以第5军200师为前锋的突围被解放军击退。下午,解放军在坦克、大炮支援下,发起全线攻击。9日这一晚,被粟裕称为“迅速、惊人、巨大的发展,是全战役最重要、最紧张的一个阶段,也是接近最后一幕的最生动场面”。国民党军全面崩溃。当晚22时,杜聿明下令分散突围,他带着副官和随从十数人,向北突围。半路上他由副官剃去胡子,化装成军需官,后被4纵俘虏。邱清泉率部冲出时被流弹击毙。李弥装扮成伤兵,乘着投降时的混乱只身逃出了包围圈,后辗转到达青岛。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10

1949年1月9日,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人民解放军奋勇突进,向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残部发动总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月10日拂晓,华野以11辆坦克搭载1个加强步兵连与骑兵团组成快速部队,追歼残敌。10纵在3纵、4纵的配合下占领陈官庄,4纵占领陈庄。国民党军残部失去指挥,加上饥疲无力,整师整团放下武器,只有74军残部和第9军之第3师残部据守刘集、周楼,直到14时与16时才先后被解决。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11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图为战役中被缴获的国民党军重炮,后方为被押解下战场的被俘国民党军士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天的围而不打,不仅有力配合了平津战场,也使被围的杜聿明集团冻饿交加士气低落,战斗力大为削弱,在解放军发起总攻后,全然没有困兽犹斗的决死悍勇,解放军的攻势几乎就是沸汤扬雪,势如破竹。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12

淮海战役被俘的国民党军战役实际指挥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前立者)。他在下达突围命令后, 剃去胡须,伪装化名为第13兵团军需官高文明试图逃出包围圈,但被华野4纵11师俘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至此,杜聿明集团1个剿总司令部、前进指挥部,2个兵团部,8个军部,22个师又1个旅,共17.6万余人全部被歼。解放军伤亡约1.78万,双方伤亡比为9.8:1,成为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中战果最大代价最小的一个阶段。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淮海战役胜利70年:这场总攻为何能以最小代价收获最大战果? - 13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