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15.8°C-17.7°C
澳元 : 人民币=4.6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2018-09-17 来源: 国历君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作为与中国陆路边境线最长的的邻国,俄罗斯在地缘上与中国山水相连,数百年间两国有太多的交集。有很多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苏联参与了战争,除了大家熟知的毛岸英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事迹外,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唐铎、胡济邦在苏联参战的故事。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2

唐铎: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飞将军”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3

多年来,唐铎的传奇鲜为人知。而在当年,他可是与邓小平等第一代留法勤工俭学的老一辈革命家齐名的人物。他的空军军龄要追溯到大革命时代,是中国军队第一代“天之骄子”。

唐铎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岳家桥的一个农民家庭,原名唐灵运,字金城。1920年,16岁的唐铎与肖三、赵世炎等人从上海出发,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唐铎结识了中共早期著名的党员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4

唐铎

1921 年 10月13 日,法国当局以“过激分子”的罪名将蔡和森、李立三、陈毅、唐铎等这批留法学生驱逐出境。回国后唐铎又奔赴革命根据地广东,进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事飞行学校(又称广东军事航空学校 ),和另外9名同学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首批军事航空飞行员。

在当时,中国的飞行学校没有战斗机,无法进行空中战斗训练。唐铎虽然学会了飞行,但缺乏空战的实践和技能。学校也只有两架教练机,汽油更是缺乏。英、美虽然在中国设有美孚、亚细亚等石油公司,却不卖油给飞行学校。所以,到苏联去深造,接受苏联的空军训练成了中国飞行员们的迫切需求。

1925年,唐铎被选派到苏联空军进修,学习航空技术。他学习刻苦,逐渐掌握了各项技术,特别是无线电通讯技术,非常过硬。因此在1935年秋,被选为长机驾驶员参加了首都庆祝十月革命节的盛大阅兵式,并作为“排头兵”在飞机群前面领队飞越莫斯科红场上空。

在苏军的历史上,像这样给一名外籍军人这样的荣誉是非常罕见的。

后来唐铎又考入苏联空军最高学府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来到利佩茨克空军高级军官学校担任教官。

进行空中战斗,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快速行动过程,要求高速、准确,稍出一点差错,就会机毁人亡。对于战斗机飞行员而言,需要掌握的学科范围必须要广泛。唐铎在校任教3年,讲过许多课程,如空中飞行原理、空中战斗、空中照相、空中领航学、空中轰炸学、航空武器使用、发动机原理、瞄准具构造原理、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空气力学、热力学、空中射击原理等等,大约30多门。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唐铎就打报告申请上前线参战,但都没有得到批准。1944年六七月间,经过多次争取后,唐铎终于如愿以偿,被任命为苏联空军第74团见习副团长,奔赴前线。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5

唐铎与家人

在一段时间里,唐铎都是和另一位射击员配合着驾驶伊尔-2式(N1-2)强击机进行作战,当他们以低空或超低空飞行并对敌方目标施行攻击时,通常由唐铎判明方位,压低机头俯冲下去,同时进行发射机关枪和机关炮,投掷炸弹等操作。当他驾机上升时,马利诺夫随即使用可以转动360度的机关炮进行射击。

类似这样的,唐铎参加过许多次,还曾创下一天六次升空迎击敌机的纪录。

这样的战斗是非常危险的,在与德机的空战中,唐铎的战机常常是带着浓烟、烈火,甚至弹洞而归的。

据唐铎回忆,有一回他和另一位射击员去执行轰炸敌军一个指挥部的任务。在通过俯冲射击连续进行了两次轰炸后,目标指挥部被炸没了踪影。然而在返回途中,唐铎同射击员谈话时,却没有得到回应,原来他已经中弹栖牲了。

唐铎在回忆录中对昔日空战之惨烈感慨万分:“在那些日子里,飞机几乎都是带血作战,因为每次作战回来,后面的空乘战斗人员有的受伤有的牺牲,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就把牺牲者抬下去,把飞机检修一下,换上另一个人,又立即起飞参加战斗。”

就这样,唐铎和战友们冒着德军强大的防空火力,一次次将炸弹投向敌阵,成功地掩护了地面部队的攻势,为歼灭德军立下汗马功劳,先后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由于在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他还获得了一枚卫国战争中的最高荣誉——苏联卫国战争勋章。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2

胡济邦:苏德战场上唯一中国记者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3

胡济邦是位传奇女性。她是“二战”时仅有的欧战中国战地记者,亲历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全过程,用敏锐的目光、犀利的笔锋记下了真实的战况,同时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1928年,出生于浙江永康贫苦农家的胡济邦考取中央大学经济系。1933年,一口流利英语的胡济邦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成了外交部国际司五科一名年轻的女科员。两年后,时年25岁的胡济邦,被国民党政府派往驻苏联使馆任新闻秘书,并兼任《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正式派驻国外的第一位女性外交官。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8

胡济邦

这一去就是13年,期间从苏德战争爆发到结束,胡济邦一直呆在苏联,亲历和目睹了整个战争。

1941年6月 22日清晨,当广播里传出德军悍然入侵苏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时,正在莫斯科寓所洗头的胡济邦“呆若木鸡”。此后,跑遍苏联各大战役的战场,多次死里逃生,拍摄大量珍贵照片,写出无数篇战地报道,如《莫斯科大会战》《列宁格勒的九百个日日夜夜》《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庆祝全民胜利中的莫斯科》。她曾回忆道:“在苏德战场上,我带着爱,带着恨,真实地记录下许多战时的实况。”

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据胡济邦回忆,每天有200架纳粹飞机轰炸莫斯科,但莫斯科城上空有6道高射炮防卫圈,德军的飞机能钻进去的极少。扔下的炸弹都是燃烧弹。开始几天,飞机来时,胡济邦就跟着莫斯科居民们一起躲进地铁里,但不久后就不再躲避空袭了。有时德军扔下燃烧弹烧着了房子,胡济邦也参加扑灭大火的战斗。

正是这样的身临其境,使胡济邦的战地通讯现场感很强,读后令人深受感染。在《莫斯科保卫战》一文中,她写道:“德军集中百万以上的精锐部队对莫斯科实施‘台风’行动,飞机狂轰滥炸,扔下的炸弹像秋天落叶一样多……”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9

胡济邦在伏尔加河畔

1943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硝烟尚未消散时,胡济邦同斯诺、英国记者夏庇若来到斯大林格勒采访。在这座饱受摧残的城市,胡济邦穿过遍地瓦砾的战场,亲眼看到雪野上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亲耳听到德军埋下的地雷、没有爆炸的炸弹被苏军工兵引爆,震耳欲聋的爆破声此起彼伏。

在斯大林格勒,胡济邦受到了后来担任苏联元帅、陆军总司令的崔可夫将军的单独接见,还在一间小屋里采访了被俘的德军元帅鲍卢斯。1943年2月6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大捷后的第四天,胡济邦从战地向国内发回了专电《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报道真实而准确,有1万多字。

胡济邦笔下苏联军民不屈不挠抗击德国法西斯的精神,给正在英勇顽强抗击日军的中国军民以极大鼓舞。

值得一提的是,胡济邦有着罕见的语言天赋,她采访过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杜鲁门、戴高乐、铁托等盟军各国领袖,使用的均是被采访者的本国语言,包括俄、英、法、塞尔维亚语和德语等等。这在世界新闻采访史上十分罕见。在一些国家军政领导人交谈缺少翻译的情况下,胡济邦还常常毛遂自荐充当译员。

胡济邦不光报道新闻,她还亲自参加战斗。在前线采访时,她曾多次对扑上来的德军开枪。皮衣皮帽的她精神抖擞地驾驶着军用吉普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这是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胡济邦生活的缩影。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0

胡济邦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有四五百名中国人以不同方式,参与了苏联反对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

参考资料:

保卫莫斯科——投身苏联卫国战争忆闻,唐铎口述 徐建源整理,《党史纵横》1995年11期

苏德战场唯一中国女记者胡济邦的巾帼风采,陈抚生,《人物》

喜欢本文的各位,欢迎转载到朋友圈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1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2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3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4

飞将军和女记者: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人 - 15

点击进入 “果粒时刻”小程序界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