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15.8°C-18.6°C
澳元 : 人民币=4.6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人物|甲午战争中的赫德

2018-07-31 来源: 张志勇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撰文:张志勇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甚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在此次战争中,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并不像有的学者所总结的在“旁观”,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备战、调停以及为中日议和献策中来。

人物|甲午战争中的赫德 - 1

1

支持清政府抗击日军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赫德坚定的站在中国这一边。当英国还在倡导5国联合干预日本,企图阻止日本挑起战争时,赫德就预料到日本将不会罢手,中国必将被迫应战。因为当时日本正在向朝鲜运兵,赫德认为中国也必须增派军队,而且越多越好。1894年7月17日赫德在总理衙门表示,如果可能的话,当然最好是避免战争,但是今天唯一的安全是依靠自己,如果自己准备好了,不怕战争,如果没有准备好,对于日本来说,她有大量训练过的军队,在朝鲜首都有6万人,如果中国派一小股部队去只能是招来灾难。赫德认为应该派10万军队过去。在战争中赫德对于清政府抗击日军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一)帮助筹措战争借款

两国相争,军队和军备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而军备则需要财政的支持。而对于晚清财政来说,并没有多少财政可以用于军备,所以只能依靠借款来充实军备。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赫德就开始通过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James Duncan Campbell)筹备有关清政府的军事借款事宜。赫德曾试图通过英格兰银行办理600万镑中国贷款,但他的尝试最终归于失败。

通过英格兰银行借款的尝试失败后,金登干建议将中国借款交汇丰银行承办,并要立刻行动,因传闻日本也在商借外债,战事如遇挫折,将对借款不利。9月15日赫德来到总理衙门,见到户部左侍郎兼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张荫桓想知道是否可能借到一笔银借款,并表示现在户部处境困难,到处都需要钱。赫德遂与汇丰银行北京分行经理熙礼尔(Hillier)进行联系,商量银借款事宜,并将汇丰银行的意见转告总理衙门,商定中国自汇丰银行借款1000万两白银,10年还清,年息7%。赫德帮助准备中英文借款合同,并建议由总理衙门章京负责同汇丰银行签署借款合同。10月24日总理衙门章京舒文与熙礼尔签订借款草合同。其主要内容为:“一、借库平纹银一千万两,借银还银,不论镑价;一、常年七厘行息,还本若干,息即递减;一、分期以十年本息还清,届时准由海关税厘拨抵。”但是汇丰银行在与辛迪加洽谈借款的过程中将借期由10年改为20年。

白银借款草合同签订后,赫德致函总理衙门,建议筹借一笔1000万镑的金借款,而不是银借款。10月31日总理衙门同意了赫德关于筹借1000万镑金借款的建议,并表示如果该项金借款不成,则继续进行银借款。赫德随即电告金登干,中国政府已决定筹借英镑借款,希望金登干与汇丰银行磋商,并表示如果汇丰银行愿意承担此项英镑借款,就不必进行白银借款;如果英镑借款不成则继续进行为期二十年的白银借款,赫德业经得到授权。但是汇丰银行认为二十年期白银借款已经与辛迪加洽谈成功,这对于中国财政信誉和声望来说是一大胜利。如果此项安排在任何方面遭到阻碍,不仅会极严重损害中国的财政声誉,也会使眼下举借英镑借款的任何打算变得不可能,除非条件极为苛刻。而这次白银借款将最能为随后不久举办巨额英镑借款铺平道路,借款条件也会是优厚的。并请赫德催促中国方面明确复电立即发行为期二十年的白银债券。11月3日赫德致函总理衙门,要求得到关于同意银借款的谕旨,以便送给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O’Conor),并由其交给汇丰银行。翌日总理衙门将银借款事上奏,该项借款被批准。赫德立即将此消息电告金登干,请其通知汇丰银行,可以放心发行债券。11月5日银借款的债券顺利发行。

银借款办完后,英镑借款就提上了日程。11月7日汇丰银行表示希望承办英镑借款。赫德随即电询金登干英镑借款何时发行适当,并询问汇丰银行的手续费。11月10日金登干电告赫德,借款期限为二十年或三十年,偿债基金1%或2%,可随中国意愿而定;利息5%,大概按九五发行,银行经手规费同白银借款一样。如果取得中国在六个月之内不再借款的谅解,他们可以在明年1月份筹到500万英镑借款。11月12日赫德将金登干来电告知孙毓汶,孙毓汶表示明年1月可能需要500万英镑。但此时由于伦敦金融市场上中国债券不是十分受欢迎,汇丰银行对于赫德所提英镑借款并不热心。11月30日孙毓汶询问赫德英镑借款是否还在进行。赫德立即电告金登干,他已被授权借款500万英镑,并询问汇丰银行愿否承担,何时办理。对此汇丰银行并不积极,只称愿在可行时承办借款,但目前有一定困难。

此时除赫德在向汇丰银行商谈英镑借款外,李鸿章和户部也向汇丰银行探询借款500万镑的条件。对此赫德非常不满,认为此刻汇丰银行应拒绝考虑任何借款的建议,除非是总理衙门和通过总税务司提出来的。而金登干认为恢复市场和报界信任的唯一方法,是由总理衙门指定汇丰银行为一切借款的代理人,随时与总税务司会商。英国国内公认汇丰银行,为了中国政府和公众利益,是经办这项业务的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渠道。显然赫德与汇丰银行都想垄断中国借款业务。而且赫德认为应该使汇丰银行成为海关银行。12月15日孙毓汶告诉赫德,关于借款,可能将来都由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和汇丰银行来承办。对此赫德感到非常振奋,立即将此消息电告金登干,称将来的所有借款很可能都由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和汇丰银行经办,希望汇丰银行能够按照他的571号电办理,战后还有可能举借巨额贷款。此电表明赫德有长远的打算,希望能够由他与汇丰银行承办将来清政府的一切对外借款。同时赫德询问明年1月汇丰银行能否筹借500万英镑,大概是多少利息,如何发行,多少年限。对此,汇丰银行的答复如下:(1)借款既有优先权,并给与汇丰银行以保证条件不再承受其他借款等等,该行在1月份内可以筹措300万至500万镑,届时再视市场情况确定总额;(2)利息六厘;(3)按九五·五扣发行;(4)期限二十年,但随时可于提前三个月通知按票面值收回;(5)汇丰银行收经手规费6.5%。 总理衙门接受了这些条件,12月26日赫德致电金登干,请其转告汇丰银行:请安排发行利息为6%的贷款,业经批准。1895年1月5日,清政府颁布谕旨批准了此项英镑借款,总额500万镑,期限二十年,经手规费6.5%,分五或六期按九五·五或九二·五折扣发行,照汇丰银行认为最佳办法办理。

但是由于筹款困难汇丰银行将借款额改为300万镑。对此赫德并无异议,但他表示,如果汇丰银行不能把英镑借款办成,他们就会丧失对借款的垄断和一切联系。他的意思显然是告诫汇丰银行不要因小失大,银借款与金借款只是他们合作的开始,只有将英镑借款办妥,他们才可能垄断清政府的一切对外借款。此后双方主要是讨论英镑借款的合同内容。汇丰银行共定十六款,其第十六款规定:“中国政府承诺在今后十二个月内不以海关税收担保举借或批准商借任何其他借款,除非由汇丰银行代理人承办。”但是总理衙门拒绝接受这一条件,赫德也认为谕旨本身就足以成为中国的最佳保证,又有海关关票的支持,是完全可靠的。他指示金登干劝告汇丰银行放弃多余的条件,否则就可能阻碍有指望的开头。汇丰银行表示,此款不是为了银行的利益,而是为了中国政府的信誉和使借款顺利完成,如果第十六条改为以六个月为期也不能接受,汇丰银行将尽可能删去此款,但中国政府应自负借款失败的风险。总理衙门最终决定删掉此款。1月26日总理衙门与汇丰银行分别在一千万两白银与三百万英镑借款的合同上签字画押。

银借款和英镑借款对于财政紧张的清政府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英镑借款还在谈判中时总理衙门就让赫德电告汇丰银行,要求于1月份向上海分批汇拨500万两,天津粮台经费也需要从该借款中拨给。赫德为清政府购买军舰的款项也准备从这两笔借款中出。

(二)帮助购买军火

赫德一直是帮助清政府购买军火的重要渠道,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赫德更是积极帮助清政府购买军舰与枪械弹药。1894年9月7日赫德在与总理衙门讨论防御问题时,就特别强调了武器弹药供应的重要性。9月17日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战舰。10月4日赫德致电金登干,让其设法打听哪里能够买到兵舰,例如从巴西或智力,同时还请他打听能否安排从哪里供应军火。10月14日赫德又电询金登干是否找到了什么可以购买舰只和军火的途径。金登干经过探听,电告赫德战舰无处可购,但是可以购买到奥地利温策尔式来复枪和子弹。后来通过赫德与金登干的努力,帮助清政府购买旧式奥地利后膛来复枪18万杆,3600万颗子弹,又打听到可以从智利购买到巡洋舰。但是因为财政困难,以及缺乏将战争打到底的决心,清政府最终放弃购买巡洋舰,只决定再购买10万支来复枪和2000万发子弹。

(三)支持洋员参战

赫德支持清政府抗击日军还表现在其对洋员参战的支持上。首先,赫德允许海关洋员加入北洋舰队直接参战。其次,赫德积极支持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练军计划。1894年10月17日孙毓汶向赫德询问时任北洋海军总教习兼副提督的德国人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的情况,并表示出让汉纳根来北京负责训练军队的意思。对此,赫德非常支持,认为如果让汉纳根来领导,决断训练事宜,军队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其后赫德又建议让汉纳根做其所训练军队的统帅,并采用戈登的训练方法。10月28日汉纳根来到北京,提出了训练10万军队的计划。清政府本想实施该计划,但是因害怕将来尾大不掉,最终停止了该计划的实施。对此,赫德感到非常可惜,认为清政府宁愿花费1亿两白银来求和,还不如将这笔钱花费在能够产生良好后果的计划上,清政府将来会为此而感到后悔,就像现在后悔当初没有同意他的海军计划一样。再次,为了加强海军作战力量,赫德帮助清政府联系曾在北洋海军担任副提督衔水师总监督的琅威理(William M. Lang)再次来中国任职,但是为琅威理所拒。除琅威理外,赫德还让金登干设法寻找其他合格的退休或退役的海军军官,金登干为此而积极活动,但是因为英国的外国服役法绝对禁止战争期间在英国招募官佐为中国海军服务,赫德帮助清政府招募英国海军军官的活动无果而终。

(四)传递情报与战况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已经铺设了电报,清政府对于战况已经能够比较及时的了解到,并能够从同文馆学生的国外报纸摘要中了解国外的动态。但是作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能够从包括朝鲜海关税务司在内的各地税务司那儿及时得到有关战况以及日军动向的报告,从而为清政府传递了许多情报与战况。

1894年6月28日赫德自江海关税务司贺璧理(Alfred Edward Hippisley)处收到一封电报,称日本已准备好12艘鱼雷,可能会一晚上就击毁中国舰队,并于第二天宣战。赫德把该电报送到总理衙门,让其将此送往北洋舰队。

8月24日赫德将从各方面获得的有关战争的消息汇总后送给总理衙门。8月30日赫德收到消息称日本已经安排在旅顺港附近的岛屿登陆,他随即将此消息电告天津与烟台。9月18日赫德接到贺璧理电报,称平壤已于15日陷落,赫德马上将该消息送往天津,并亲自告知总理衙门。9月23日赫德到总理衙门谈论战况,并将根据日本报纸做的简报送给孙毓汶阅看。

1895年1月11日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Nicholas Roderick O’Conor)函告赫德,日本第3军已于9日出发,可能前往威海。赫德立即将该情报函告孙毓汶,并将其电告德璀琳,让其转告威海卫。1月20日赫德接到东海关税务司有关日军准备自荣城海湾登陆的电报,立即将此转告总理衙门,并认为这可能就是1月11日他从欧格讷处所听说的第3队(军)。

2

策动英国调停

虽然赫德支持清政府抗击日军,但是他并不希望中日之间爆发战争。朝鲜发生全琫准起义后,赫德对于中国出兵朝鲜并不积极支持。1894年5月26日赫德在给德璀琳的信中就认为朝鲜海关总税务司柏卓安(John McLeavy Brown)不应该建议朝鲜国王要求中国帮助。6月26日赫德在总理衙门表示,列强只会空说,中国必须自己保护自己,如果朝鲜国王承认他是中国的属国,中国必须保护他,如果他说不是,中国就可以撒手不管,告诉他必须自己照顾自己。

人物|甲午战争中的赫德 - 2

随着中日之间局势的日益紧张,欧格讷几乎天天去赫德家中,交换有关时局的消息,关注着中日谈判。6月24日欧格讷告诉赫德,小村寿太郎(Jutaro Komura)停止与中方对话,并声称中国反对与日本成为朋友,共同协作。赫德表示将向总理衙门询问此事。翌日赫德去了总理衙门,见到了总理衙门大臣孙毓汶和徐用仪。赫德解释了俄国、日本、朝鲜和中国的关系,称中国想纠正日本对于朝鲜过去的认识,而日本则忙着考虑朝鲜的未来。总理衙门让赫德转告小村寿太郎,如果他带着谈判条件来总理衙门,他们将会尽力接待他。赫德随即将此告诉欧格讷,欧格讷又将此转告小村寿太郎,小村寿太郎遂将此电告日本政府。6月29日欧格讷收到来自日本的电报,日本准备在朝鲜独立的条件下谈判,而这种条件是根本不会为中国所接受的。

中方除希望直接同日本对话外,也希望西方列强能够出来调停,甚至是直接制止日本。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最有可能充当这个角色的就是俄国。6月26日孙毓汶告诉赫德,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就曾对他表示过这个意思。但是赫德更希望英国能够出来充当这一角色,7月1日赫德告诉欧格讷,他认为现在的形势可能会迫使中国将自己的未来与俄国和法国拴在一起,而她从英国那儿可能得到的却很少。欧格讷与赫德是莫逆之交,自然领会赫德的意思,7月2日欧格讷告诉赫德,他将尽力使英国政府为中国采取行动。但是英国的调停也没有使中日朝鲜问题解决。就在中日谈判与各方调停未果的时候,赫德也曾考虑自己是否应该亲自去日本一趟,但是还没等赫德考虑清楚,中日战争已经爆发了。

7月27日赫德收到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Gustav von Detring)来电,得知中国三艘战舰在牙山附近遭到日本海军袭击,同时赫德收到欧格讷来函,得知装载1500名士兵的高升号轮船被日本海军击沉。显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但是赫德依然没有放弃和平的希望,他建议总理衙门先等一等看列强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再相应地作出中国方面的计划,总之什么也不做是最好的,不要采取任何将会带来无法控制的结果的措施。 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听从赫德的建议,于8月1日正式对日本宣战。

中日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赫德与清政府都得到了误传叶志超在牙山取得胜利的消息,赫德为此而感到非常高兴,认为“我们将会比我认为的要快地赢得这场游戏”。但是很快各方面都传来叶志超实际上在牙山大败的消息。赫德认为,日本将军将其军队集中在一起,攻打一个地方,征服该地后再去其他地方;而中国军队没有战略,他们唯一的训练就是镇压土匪,所以结果非常坏,中国要么必须在困难条件下长期作战,要么接受调停,赔偿战费。但是赫德更倾向于后者,所以他便着手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准备在战事进一步恶化,使该备忘录可能会被接受时再交给庆亲王。该备忘录主要内容是:“不要再进一步陷入更深的泥潭中——赶快转身出来——允许朝鲜国王宣布独立,从而使你们从作为宗主国保护他的责任中解脱出来,然后将各种事务归正,真正的为未来做准备!”赫德在8月26日给金登干的信中即表示,在时机到来的时刻他很可能要“插手”安排调解。

9月以来,中国军队在陆海战场上连连失利,赫德认为插手的时机已到,遂于9月29日通过金登干致电英国国会议员伦道尔(Stuart Rendel),策动英国调停。赫德认为如果英国政府不采取行动阻止日军登陆,中国将被迫无保留地投入俄国怀抱。所以英国应以实力进行干预,外交手段毫无用处,而且应马上干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此伦道尔回复称,首相和外交大臣均不在,他已同他们二人联系,但除非有可能与其他国家联合,英国难望有所举动。伦道尔同英国首相联系后,首相将赫德来电交给内阁,内阁认识到局势的严重,决定采取预防措施。伦道尔则要求赫德一面同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合作,一面通过他与首相保持自由联系。

就在赫德主动同英国方面联系,策动英国调停的同时,战场上的失利也使总理衙门想到求助于赫德。10月4日孙毓汶询问赫德对于解决目前危局有何办法。赫德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孙毓汶是想打还是想和,孙毓汶答称想和。对此赫德称,如果想和,中国就要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这样对大家都有益,可以避免长期的战争,中国边界利益可以得到保证。孙毓汶与徐用仪表示同意。此外赫德认为,中俄联盟非常危险,中国肯定会为此付出代价,应该试一下其他计划,请列强进行干涉。总理衙门遂授权赫德与英国政府进行联系,翌日赫德致电告伦道尔,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在各国共同保证朝鲜的独立和中立而无需中国屈膝求和的前提下,同意终止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中国恳请英国政府就以上条件迅速斡旋,以免日本侵入中国本土,增加困难。直接有关的国家是中国、日本和俄国,但能有广泛的保证更佳,中国希望英国参加,也希望美国参加,或许最好是使所有的缔约国家都参加,包括德、法、意大利和奥地利。

伦道尔接到赫德的电报后立即密电英国首相,并将电文的副本寄交英国外交大臣。紧接着赫德又续电伦道尔称,最好请美国能同意表面上带头,可以显得调停无利害关系而使拒绝不大可能。接到赫德来电后,英国首相向英国外交大臣提议立即行动,英国外交部随即采取紧急行动,按照赫德转达的总理衙门的意见与各大国开始接触。

此时慈禧六十大寿庆典在即,清政府非常希望英国能够调停中日战争成功,10月6日孙毓汶和徐用仪拜访赫德,重新深入讨论了10月4日所说请英国调停问题。翌日,赫德到了总理衙门,见到恭亲王奕、庆亲王奕劻、孙毓汶与徐用仪。奕表示,让列强进行干涉,使日本停止战争,中国将放弃朝鲜,而列强将保证其中立、完整与独立,如果能够做到就试一试。赫德表示同意。奕非常坦诚地告诉赫德,:“我们希望和平,特别是因为慈禧太后的生日庆典,我们特别希望的是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对此,列强会怎么看?”赫德答称:“日本可能想要更多——俄国不会接受,但也不好拒绝——其他国家应该会很高兴接受。”同时赫德建议中国同意列强通过英国被邀请来安排这件事情。翌日赫德将会谈内容电告伦道尔:中方所最希望的是马上停火,对此中方提出保证朝鲜的独立、中立和完整。赫德请伦道尔设法办到这一步,至于条约等可留给全权代表会议。此时英国政府已与各国政府直接联系,向德、法、美、俄各国政府提出,在保证朝鲜独立的基础上,由各国联合调停,并建议战费赔款。英国政府同时已向日本政府试探是否可以接受。日本人的答复虽不肯定,但并未表示拒绝。大多数国家表示首肯,美国亦然。

赫德同伦道尔直接与英国首相、英国外交部进行联系的过程中,伦道尔一直将其视为英国驻华公使,同时又是中国的全权代表。英方此时认为中国的出价太低,日本不会满意,所以伦道尔向赫德询问中国可否考虑割让台湾以代替赔款。 对于伦道尔所称割让台湾与赔款,赫德十分不满,认为中国割让台湾完全不可能,赔款几乎同样是办不到的。但是伦道尔坚持认为,以朝鲜独立为唯一条件,谈判是无望的,提出发动战争的道义问题也无用,必须完全面对既成的事实!除非中国马上同意英国所提出的朝鲜独立和赔款建议,否则必将危及当前的有利谈判时机。

虽然赫德认为中国宁可打下去而不肯赔款,但实际上由于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失利,清政府急于结束战争,即使日本提出苛刻的条件,也是可以考虑的。10月13日赫德将英方所提对日割让台湾或赔款的条件告诉了孙毓汶。10月14日赫德来到总理衙门,见到总理衙门大臣孙毓汶、徐用仪、翁同龢与张荫桓,他们同意赔款。但是孙毓汶与徐用仪让赫德弄清楚是谁首先提出了赔款条件,是日本还是英国。如果数额合理,中国将赔款,如果不合理,中国就会打下去。10月16日伦道尔电告赫德,是英国首相建议增加赔款并为英国外交部所接受。虽然赫德对于伦道尔所提条件的第一反应十分过激,但他与总理衙门大臣会谈后随即就转变了态度,电请其不要中止谈判,随后又告之中国原则上接受赔款之议。

虽然中国接受了赔款的要求,但是各国对于英国倡导的调停并不热心,同时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赔款,它对中国领土的野心使其不可能接受英国的调停。10月25日欧格讷函告赫德,日本拒绝谈判。10月27日伦道尔电告赫德:“日本的答复是目前尚非订立和平条件的时候。他们的答复虽很客气,但是关闭了立即续开谈判之门,因此意味着战火还要延续下去。” 这样赫德努力了将近一个月的英国对中日战争的调停以失败告终。

3

为中日议和献策

日本拒绝英国的调停之后,对于中国来说看似只有战争一途了。1894年10月25日赫德将欧格讷来函中所说日本拒绝谈判一事告诉了孙毓汶,并表示现在中国必须为战争做准备。同日张荫桓与翁同和拜访赫德,要求赫德给予建议,赫德表示只能建议为赢得战争做准备。但是实际上总理衙门并不想放弃求和。10月26日孙毓汶邀请赫德商谈中日和谈事宜,张荫桓也在场。他们询问赫德关于解决目前中日冲突的办法,赫德给出了5种解决办法:1.最好是由中国自己抗击;2.谈判;3.要求俄国帮助;4.撤回所有军队,放弃抵抗;5.赔罪。赫德认为对于第1个办法来说,几乎没有时间,但是还是可以做些准备;第2个方法已经试过,失败了;对于第3个办法来说,其他列强将会制造麻烦;第4个办法太危险;第5个办法不需要讨论。所以只需要讨论第1个办法,进行抗击。但是孙毓汶和张荫桓并未打算与赫德讨论抗击日军问题,而是询问赫德继续谈判是否可行,恭亲王是否应该拜访所有使馆,请他们帮助调停。赫德认为书信比恭亲王亲自拜访更合适,于是孙毓汶和张荫桓就让赫德来负责起草该信函。但是后来总理衙门又改变主意,决定邀请英、美、德、法、意5国公使到总理衙门,然后交给他们一封短信,要求各国调停中日矛盾,中国将允许朝鲜独立并赔款。而将赫德所拟信函单独送给美国公使田贝(Charles Denby)。孙毓汶告诉赫德,他们特别希望和平,因为他们发现中国各项事务都遭透了。但是赫德认为日本可能不愿意谈判,还是建议中国继续积极备战。

但是此时清政府求和的意见已经占了上风,除通过各国公使请列强调停外,还根据汉纳根的建议请前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Maximilian August Scipio von Brandt)出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负责游说欧洲各国对中日战争进行调停。总理衙门将联络巴兰德的任务交给赫德。但是因为欧格讷曾告诉赫德,德国反对英国干涉朝鲜事务,所以赫德对于这一建议持保留态度,认为不可能成功,但是他还是通过金登干询问巴兰德是否愿意接受这一职务。结果正如赫德所料,巴兰德电告赫德他不愿意接受该职务,他认为各国联合行动的建议是不成熟的,战争越持久对中国越有利。

虽然清政府任命巴兰德出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帮助中国游说各国对中日战争调停的努力失败了,但是清政府通过各国驻华公使请求各国调停的行动却有了成效。11月4日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Auguste Gerard)告诉赫德,列强可能会采取行动使中日战争停止,法国同情中国。赫德认为这说明列强对于调停中日战争的态度正在改变。总理衙门甚至认为法国将设法做出安排,能使中日两国都满意。除法国对调停中日战争的态度有所改变外,美国也开始为调停中日战争积极活动。11月22日欧格讷告诉赫德,美国正在单独行动,但是日本答复称,作为胜利者,中国自己应该和他们接触。11月25日欧格讷又告诉赫德,田贝电告美国驻日本公使:“中国希望在朝鲜独立和合理的赔款基础上谈判。”

清政府一面通过各国驻华公使请求各国调停,一面派张荫桓赴天津与李鸿章商讨求和事宜。其结果是李鸿章决定派德璀琳赴日本试探其对和谈的态度。11月18日孙毓汶函告赫德暂时指派一人去天津海关,李鸿章有要事让德璀琳去办。当时虽然还不知道德璀琳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但是欧格讷告诉赫德,他感觉到和平正在临近。11月22日赫德得知德璀琳被谕派前往日本,试探和谈是否可能。对于德璀琳使日,正在积极调停的美国非常不满,田贝甚至要求总理衙门召回德璀琳。而此时日本对美国的答复已经表明其对和谈的立场,那就是只有中国指派其全权大臣进行和谈时才会告知日本的条件。所以欧格讷告诉赫德,日本是不会接待德璀琳的。结果不出欧格讷所料,德璀琳在日本没有被接见,无功而返。

日本对美国的答复与德璀琳使日没有被接待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只有派全权大臣去日本才有可能与日本进行和谈。12月10日德璀琳回到北京,告诉赫德,张荫桓正在天津,据此赫德推测李鸿章可能会被派往日本。欧格讷对此非常积极,劝说总理衙门派遣全权大臣去日本,甚至想让赫德去见孙毓汶,建议派遣特使前往日本,而非上海。但是清政府并没有指派李鸿章,而是指派张荫桓与署理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日本和谈。临行前,张荫桓于1895年1月3日拜访赫德。张荫桓向赫德表示,虽然他是全权大臣,但是他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他对于日本将承认他的地位到什么程度,以及接待他的态度感到非常紧张。赫德遂安慰了张荫桓几句,但是同时警告他注意对任何事情提出反对的方式,否则日本将会借机关闭谈判。如果他失败了,他将会被责备,如果他胜利了,他仍然会招致更多的责备,所以所有自私的考虑都要摒弃掉。如果需要的话他必须有勇气做出超过其权利范围的决定,如果他要求得到权力,将会被拒绝,但是如果他做了,他的行为将会被接受(当然是在一定限度之内)。张荫桓还告诉赫德,光绪皇帝本来希望李鸿章与他一起去日本,但是李鸿章不能去,因为作为一个中国军队的统帅来说,去日本求和对于他真是太可耻了。另外他要求德璀琳陪同他前往日本,但是德璀琳没有表态。为此赫德致函德璀琳,关于陪同张荫桓使日,如果光绪皇帝说“去”,那就去,否则就自己决定。最终德璀琳选择了不去日本。

张荫桓到达日本后,日本对其所负“全权”百般挑剔,所以总理衙门希望另拟一份国书,对“全权”重新措辞,并请赫德与欧格讷帮忙。但是重新拟定的国书并没能挽救张荫桓使团的失败,2月12日张荫桓通过赫德电告总理衙门,日本希望与恭亲王或李鸿章在旅顺港谈判。赫德认为李鸿章如果被任命,则应该同意去日本。2月13日田贝也告诉赫德,日本想要一位位高权重的谈判者,田贝建议李鸿章去,但是李鸿章可能不会同意,因为无论他如何为政府付出,最终都会成为人民反对的目标,但是总得有人为国家牺牲个人利益,因为日本条件将非常苛刻。2月16日李鸿章官复原职,被任命为赴日议和的特使。

此时虽然日本还没有明确提出议和条件,但是清政府对于日本将要提出的条件还是有一定预测。2月19日晚赫德拜访孙毓汶,讨论中日和谈问题。从张荫桓的来电中,孙毓汶猜测日本可能会要求赔款1000万美元,这样还在中国财政能力范围之内。孙毓汶将美国驻日公使给田贝的电报密示赫德,该电报称除了赔款,全权大臣必须有权割让领土。孙毓汶想知道是否可以用赔款换回领土,日本是否想要台湾。他认为让日本保有他们占领的的地方(旅顺港与威海卫)要比台湾容易一些,并询问赫德列强对此将作何反应。赫德答称俄国将会反对朝鲜被割让,但是没人会反对日本占有台湾。

2月26日上午来京觐见皇帝的李鸿章拜访赫德,问赫德能否建议他做些什么,能否为支付赔款与中国自己的用度制定计划。李鸿章告诉赫德,他真心希望媾和,光绪皇帝理解所有日本想要的,他有权处理所有条件。3月2日赫德回拜李鸿章,认为日本和中国应该成为朋友,相互支持。李鸿章表示这正是他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Hirobum Ito)的想法,但是伊藤却很难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他将尽力将这一想法灌输给伊藤,向他说明中日两国应该将未来置于自己的安排下。赫德告诉李鸿章,他从伦敦听说日本的要求是赔款5000万英镑,割让台湾。对此,李鸿章先是称中国永远无法支付这么巨大数额的赔款,也不会放弃台湾,但是随后就与赫德讨论起支付赔款的办法,以及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问题。李鸿章还询问赫德英国保护台湾的可能性,赫德的答复是不可能。李鸿章赴日本前,赫德为李鸿章准备了一份关于中国税收与用度的备忘录,以供随李鸿章赴日本议和的美国人科士达(John Watson Foster)来决定中国支付赔款的借款能力,同时赫德还建议安排新的电报密码。

李鸿章到达日本后,日方于4月1日将和约底稿示知。赫德于4月3日从欧格讷那里得知了日方要求的主要内容: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赔款3亿两白银。此时欧格讷还不知道日本所提商业方面的要求。4月6日总理衙门将日本和约底稿的电报让赫德阅看,赫德才知道日本商业利益方面的要求,他对日本降低进口税的要求非常不满,认为如果进口税降低到2%,那么中国海关税收将由每年2250万两白银减少为1250万两。但是英国对于日本商业方面的要求却很支持,欧格讷告诉赫德,他听说日本要求中国废除厘金,撤消所有商业障碍,开放整个中国,他认为整个世界将对此欢迎。但是对于日本割让辽东的要求,欧格讷认为中国应该赎回牛庄。赫德随即拜访孙毓汶,认为对于日本割让辽东半岛的要求,中国应争回牛庄,从海城西南到海划一线,而对于日本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的要求,应使东经119度成为水上界限,日本可以占领北纬23度和24度间的岛屿。而对于日本的商业利益要求,赫德反对2%的进口税,认为应该保持原有条约税率。孙毓汶做了笔记,告诉赫德将把这些电告李鸿章。4月10日晚孙毓汶告诉赫德,李鸿章已经交给日方中国的对案,但是还没有收到答复,赫德的建议已经电告李鸿章,李鸿章已经照办。

虽然李鸿章据理力争,但是日本除答应将赔款减为2亿两白银外,其他要求没有改动,并需要在4月14日下午4时之前对是否签约做出答复。此时李鸿章能否与日本签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列强的态度。4月8日欧格讷函告赫德,他听天津方面说俄国将反对日本的做法。赫德认为,如果这样的话,所采取行动将是疯狂的,俄国、法国与中国联合起来将成为日本难以对付的敌手。4月11日德璀琳电告赫德,看起来列强要为中国进行干涉,反对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4月12日欧格讷也告诉赫德,列强越来越认为日本不应该得到辽东半岛,特别是旅顺港。同日孙毓汶询问赫德,列强是否将进行干涉,并将李鸿章的电报给赫德阅看,该电报内容为德璀琳电称施阿兰说列强将进行干涉,而日本要求3日内给予是否签约的答复,李鸿章询问孙毓汶下一步该怎么办,能否依靠列强干涉?对此,赫德称将咨询欧格讷,然后给予答复。随即赫德找到欧格讷,欧格讷将一份电报给赫德阅看,该电报显示列强建议日本不要太苛刻,但是其他的就不会再多做什么了。所以赫德就函告孙毓汶列强干涉靠不住。而此时英国已经完全站在日本一边,生怕中国因为寄希望于列强干涉而拒绝签约。4月13日晚欧格讷告诉赫德,他得到消息称盛宣怀与德璀琳已经电告李鸿章不要签约,所以赫德于第二天函告孙毓汶,天津方面建议李鸿章推迟签约,最好是再次告诉他3天期限内无法指望列强干涉,他一定不要再次引起战争而危害时局。孙毓汶函复称;“好的,我们致电盛宣怀-你致电德璀琳,让他致电李鸿章!”4月17日李鸿章在中日《马关条约》上签字。

人物|甲午战争中的赫德 - 3

《马关条约》签字

虽然《马关条约》签字了,但是清政府是否会批准该条约就又成为赫德所关注的下一个问题。4月20日德璀琳函告赫德,俄国、法国和德国已经告诉天津方面不要承认条约,并要求修订条约。4月23日欧格讷告诉赫德法国和德国已经写信给总理衙门,阻止批准条约。即日赫德到总理衙门,对于三国反对批准条约,赫德认为,法国和德国可能也就是说说而已,俄国可能是为了自己,没有一个是为了中国,所以不要拒绝批准条约,除非得到及时的支持与安全的退路的保证。总理衙门大臣们对于赫德所说表示赞同。中日约定于5月8日在烟台交换条约,但是因为一是俄、法、德三国可能会干涉,二是国内也一片反对批准条约之声,所以直到5月1日,清政府还是没有决定下来是否换约。该日晚间赫德问孙毓汶是否已经指派负责换约者,孙毓汶答称还没有,条约是否批准还没有定下来。赫德随即交给孙毓汶一份备忘录,建议负责换约者立即出发,在5月7日或8日根据列强的态度再电告是交换还是不交换。5月2日晚欧格讷告诉赫德,伍廷芳成为去烟台负责交换条约的人。赫德认为这就是他交给孙毓汶备忘录的作用,孙毓汶按照他的意见让伍廷芳到烟台等待命令。

虽然伍廷芳被派往烟台负责交换条约,但是直到5月7日,清政府还没有决定下来是否交换。同日赫德拜访孙毓汶,孙毓汶告诉赫德,三国干涉取得了一些成效,日本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是想保有旅顺港,为俄国所拒绝,日本只得屈服。关于换约,使馆建议中国不要换,但是对于恭亲王所问他们能否帮助中国度过难关,答复是中国不需要害怕,日本不敢做任何事情,而并没有做出什么承诺。有鉴于这样微弱的支持,军机处做出决定,通过田贝电告日本政府,通过李鸿章电告伊藤博文,因为辽东半岛已经不需要割让,应该从条约中删除,所以换约有必要推迟到比8日晚的一个日期进行。但是赫德仍然认为换约是正确的政策,也许日本不敢强迫三个列强,就像当英国说她不会允许日本碰上海和扬子江时,日本就不敢碰一样,但是日本人民非常兴奋,条约被批准而没有交换将会激怒他们,然而相反如果完成换约,伊藤可以告诉日本人民中国已经屈服,但是现在其他国家又使情况发生了改变。对于赫德所说,孙毓汶表示理解和同意,但是他只是一个人,而另一方却有无数人,他们已经决定了,他再说也没有用了。因此赫德询问那么命令伍廷芳交换条约的电报是不是还没有发出,孙毓汶答称还没有。此时欧格讷对于中日换约一事也非常关注,赫德刚从孙毓汶处回到家中,欧格讷就来探听消息,赫德连忙将他所听到的告诉欧格讷,欧格讷则赶紧电告英国外交部,中日换约看起来极不可能。

但是中日换约并没有像赫德与欧格讷所认为的那么不可能,5月8日中日双方在烟台换约,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对于清政府批准换约,赫德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总理衙门从欧洲得到一些信息,表明换约是可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前一天和孙毓汶的谈话。

4

小结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赫德一方面支持清政府抗击日军,希望中国胜利,另一方面他在中国不断失利的情形下,又极力策动英国调停,支持中日议和,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对于赫德这种看似前后矛盾的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赫德在中国为官三十多年,其利益与中国息息相关,而与日本则毫无干系,在战争中他自然是要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中国,同时在策动英国调停中日战争时,希望以牺牲中国最小的利益来换取调停成功。

(二)赫德身为英国人,与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着一致性,都是为了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他积极执行英国在朝鲜问题上的防俄政策,不断向清政府指出联俄的危险性,同时他也极其希望英国能够调停成功,以增强英国在华影响。赫德一直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保持着密切联系,将欧格讷的意见传递给总理衙门,从而达到维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赫德与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在具体问题上又存在分歧。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是根据英国的在华利益与国际形势制定的,而赫德则是从英国在华利益、中国的利益与他个人的利益这三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所以当中国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后,他非常希望英国政府能够武力阻止日本侵华,或者以最小的代价调停成功,但是英国政府没有听从赫德的建议,对此赫德非常不满。但是赫德在了解清政府的议和态度后,很快调整策略,顺应英国对华政策,积极推动中日议和。

(三)赫德深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于中国短期内战胜日本并没有信心,所以当中国军队连连战败后,他就开始策动英国调停。英国调停失败后,一方面他要求清政府加强战备,继续支持清政府抗击日军,另一方面他却更加积极地支持中日议和,不断为促进议和与换约成功而献策,希望早日结束战争,防止日军攻陷北京,保住他的既得利益,同时也希望清政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战后认真改革。

人物|甲午战争中的赫德 - 4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李鸿章|鲁迅|胡适|汪精卫|俾斯麦|列宁|胡志明|昂山素季|裕仁天皇|维特根斯坦|希拉里|特朗普|性学大师|时间|1215|1894|1915|1968|1979|1991|4338|地点|北京曾是水乡|滇缅公路|莫高窟|香港|缅甸|苏联|土耳其|熊本城|事件|走出帝制|革命|一战|北伐战争|南京大屠杀|整风|朝鲜战争|反右|纳粹反腐|影像|朝鲜|古巴|苏联航天海报|首钢消失|新疆足球少年|你不认识的汉字|学人|余英时|高华|秦晖|黄仁宇|王汎森|严耕望|罗志田|赵鼎新|高全喜|史景迁|安德森|拉纳・米特|福山|哈耶克|尼尔・弗格森|巴巴拉・塔奇曼|榜单|2015年度历史图书|2016年度历史图书|2015最受欢迎文章|2016最受欢迎文章|2017最受欢迎文章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