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15.3°C-17.6°C
澳元 : 人民币=4.6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刺破了中产阶级看似华丽的脆弱外衣

2018-02-15 来源: 星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 | 星姐

来源 |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ID:niubicat)

Part

1

上周末的某个晚上,看到一个保险业务员在朋友圈转发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2.6万字的文章,读了一个多小时。

当时是半夜,过程中各种惊心动魄,几度不能呼吸。除了害怕,就是惊慌,一个感冒,居然真的会死人。

凌晨一点读完后的第一件事,就找了一个医生朋友问:流感真的这么严重吗?这么可怕?想想自己家里一堆老人孩子,顿时觉得都不敢出门了。

第二件事,就是赶紧翻开自己的全家医疗保险,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加保的,哪里还没有保险覆盖。重新看了一遍自己和孩子刚上的高端医疗的直赔医院名单。

过了一个周末的今天,这个文章大面积地刷屏了,整个朋友圈都看得人心惶惶。

29天,人就没了,这让人无法接受。而更让人担忧的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顶级的救命的医疗抢救是要用多少钱来换的。就像作者说的:

“ICU费用一天8000-20000,插管后ICU的费用直线上升。预计插管能顶72小时,如果还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了。人工肺开机费6万,随后每天2万起。

我们估算了下,家里所有的理财(还好没有买30天以上期限的产品)、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即使卖了东北老家和背景的房子,也只够ICU里呆50天,50天之后就彻底不行了。”

像作者这样其实已经很让人羡慕的大城市中产家庭,高收入的男主人,出国回来的女主人,做过医护工作的岳母,和身体一直很棒的岳父。家庭可调动资金100万,能数上的还有两套房,以及东北老家各种热心又热血的亲戚。

换做普通的但城市奋斗的人们,恐怕能有这样实力和人力的家庭并不多,能短时间内有医疗圈人脉,还能帮上忙的,更是屈指可数。

以前人人都向往成为中产阶级,但其实所谓的中产是最为脆弱的一个层级。

可当有一天自己成为中产阶级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没有底层阶级随遇而安的勇气,也没有富人阶级的财力和人力。

表面上家庭年收入100-200万的挺多的,但也是这个阶层的人,最追求品质生活,也正是买房置业买车移民的高消费群体,因而家庭消费也节节攀升,余钱儿并没有多少。

但同时热衷投资和理财,因此能随时取出的流动资金更是没多少。

只要全家一个人有一场病,无论是谁,都能立刻拖垮一个中产家庭;

只要经济危机,股市大跌,公司裁员,业绩不佳,能拽倒一个中产家庭;

只要房价下跌或者上涨,无论哪个城市,只要一个信号,能紧张死一个中产家庭。

你看,中产的神经随时都是紧绷着的,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只要一个地方出问题,立刻全家溃散。

因此,今天朋友圈里的紧张和恐慌,其实害怕的不是感冒的危险,而是在恐慌:

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事,该怎么办?

而且,这还是一件非常普通且看似随时可能发生的事。

让人害怕的不是病,而是由这场病所带来的高度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不仅仅来自健康,更来自表面繁荣之下金钱的无力和匮乏,以及在顶级医学也无能为力之下的渺小感。

Part

2

很多人提到买保险,提到这29天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犯得各种错误,其实都是马后炮,谁会在感冒开始的时候,就一马当先的考虑到ICU和人工肺的问题。

至于保险,说起来容易,但谁现在能举手说,自己和自己全家早就上好了门诊意外住院大病人寿所有保险了?

大多数人,对保险的态度还是骗子,自己不了解,等出了事才后悔应该上个保险。

前段时间一个投资顾问跟我提到一个高端医疗,保额1000W,每年的费用是几千元,因为是消费险,没用上就相当于扔了这笔钱,我有些犹豫。

我问顾问:

“我们全家都有上百万的重疾险了,还需要买这个吗?”

顾问跟我说:

“比如癌症去香港做质子治疗,一次6万。”

还没听完,我就一个字:“买!”

人都是惜命的,听到一些悲惨案例就会联想到自己,并且通常在命快没了的时候,才会不顾一切地害怕。

特别是老人,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凑合吃饭,凑合睡觉,一切都凑合,非得来一场大病,才肯重视自己的命。

从艰难岁月走过来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很皮实,舍不得钱,不愿意享受生活,日子凑合着能过就行。

非逼到最后一步,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想死。

为什么那么多假保健品对准了老年人市场?因为看准了他们的惜命,所以会玩命花钱。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算了算家里的各项需求,特别是老人医疗这一块,至少一个老人要准备200W的现金,才敢跟大夫说“用最好的”,现在看来,200万根本不够上最好的,也就买点药还可以吧。

很多人说,买保险啊,照你这么算,这辈子别活了。

但你不知道60岁以上的老人,早就没有保险可买了。

最高20W额度的防癌险已经是极致了。可真到了那一步,20万能有多大用呢?

事实证明,照我这么算法,一点毛病没有,反而是什么都没算的人,可能会有大问题。

真到了医院,钱就是命,回家数数自己存了多少钱,别跟我较这个劲。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刺破了中产阶级看似华丽的脆弱外衣 - 1

Part

3

因为我妈去年住院,孩子最近也总生病,公立私立医院我都常常去,也见识过大手术以及最高端的医疗团队,也跟不少医生朋友关系不错。

但无论在哪里,认识怎样的医生,最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

在目前的医学领域,还有很多人力所达不到的地方。医生不是神,在很多疾病面前,医生和金钱全都无能为力。

也就是说,即使把病人送到最高级的医院,花大量的金钱,也不能保证病人就一定能活下去。

我见过跟我妈同屋的老太太,30天时间阴阳两隔,我手机随手拍的照片里还有老太太坐在床边吃苹果的画面,转眼就传来噩耗。

我在手术室门口,见过哭的站不起来的家属,已经交付了国内最好的医疗团队,也依然无法保证。

以前认识一个阴阳大仙跟我说过:

“人走了,是有仙人召唤走了,到时间了,人的命有定数。”

想想,心生敬畏,是真的,害怕又无能为力的敬畏。

我不是医生,但我认识不少医生,从零零总总的日常交流中,从自己家人生病与康复的经验中,从自身买保险买也买不够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点,希望能对大家有点点帮助:

老人孩子永远是重点保护对象,无论平时身体有多棒。有病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而不要自己硬扛着。

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医生的专业,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案

即使出院回家,也不要擅自改变用药量和康复计划,很多病人再次住院都是因为不听话

身体好的时候,买好商业保险,社保比例逐年下降,救命的时候,卖房都来不及

再富有的家庭,家里要留好救命钱,随时随地能拿出来用的钱,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

生病上医院找大夫,不要自己上网查,也不要微信群里到处问,网上没人给你做手术开药,也没人会对你负责

定期按时体检,不要觉得自己不痛不痒就没病,很多小病发展到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已经万劫不复了。

认识一些医生朋友,多尊重和理解他们,维护好日常关系,关键时刻也许能帮你的忙

不要擅自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资源转院,不同医院的专长和医疗资源都不同,转院请用救护车,而不是私家车。

平时多关注一些医疗圈的自媒体,了解一些正确的医疗常识,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来做错误的判断。了解全国各大医院的特长学科和排名,医疗常识和信息比明星八卦更值得你关注。

好好享受生活,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珍惜自己的命。作为年轻人,努力赚钱,你赚来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是亲人的命。

* 关于作者:一直特立独行的猫(niubicat) ,【下班后】品牌创始人。微博&微信公号&知乎:@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豆瓣:@特立独行的猫。著有百万级畅销书《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新书《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正在全网热销。

— END —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