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15.1°C-16.7°C
澳元 : 人民币=4.6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2018-01-21 来源: 夹馍君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

经公众号“礼乐嘉谟"授权转载,文章有删减。

《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刚刚播出一集,就上演了魏文帝曹丕之死。而迟来的、未能见到曹丕最后一面的司马懿在其灵前祭拜的场景可圈可点。

曹丕贵为天子,他的丧礼称为“大丧”。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对大丧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而魏多依承汉朝旧制。

天子新丧,沐浴、饭含、入殓之后,停灵于大殿,“百官哭临殿下”,“诸侯王立殿下,西面北上;宗室诸侯、四姓小侯在后,西面北上……引三公就位,殿下北面;特进次中二千石;列侯次二千石;六百石、博士在后;群臣陪位者皆重行”。在剧中,新帝曹叡跪在大殿东侧,面朝西而以北为上;大臣按官职依次跪在殿下,面朝北重行而立。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2

棺椁之上,悬挂着绘有日月升龙底纹,书写着“天子之柩”的铭旌。铭旌是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按汉魏制度,天子铭旌“长三仞,十有二游,曳地,画日、月、升龙,书曰‘天子之柩’”。祭奠时,铭旌悬挂在棺椁前;出殡时,铭旌作为队伍前导,在柩车之前;入葬时,铭旌覆盖在棺椁之上。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3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4

司马懿祭拜曹丕时行的是凶拜礼,以右手覆左手,稽颡(头至地)而后拜。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5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6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7

《周礼·春官·大祝》中提到古代拜法共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郑玄对这段做注说:“凶拜,稽颡而后拜”,而《礼记·檀弓上》中记载孔子的话:“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凶拜表达的是最为哀痛、诚恳的一种情绪,正符合此时司马懿的心情。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8

说到凶拜,就要提起周礼九拜之中的另一种拜法:振动。

振动究竟如何动作未有详细记载,可以知道的是,在郑玄的时代,“振动”就已经失传。郑玄之前的汉代大儒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杜子春认为“振读为振铎之振,动读为哀恸之恸”,而郑大夫(郑兴)则认为“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郑玄认同杜子春的说法,认为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后世的大儒通过对《周礼》《礼记》《左传》等典籍的研读,基于杜子春、郑大夫、郑玄等人的注解,对振动又做过许多不同的探讨,众说纷纭,十分精彩。但无论何种解释,至少大家都一致认为振动是用于丧礼的一种拜法。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9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0

《礼记》中说道,“礼缘情而作”。外在的礼仪一方面是礼法制度,一方面也是人物内心真情实感的反应,所以不同性格、不同心态的人做同一个动作,也会有不同的演绎。我们提倡行礼的自然,影视剧中的礼仪是用来辅助表演的,而不能成为表演的枷锁,无论史料中记载的“振动”还是“踊”,都是哀痛之至的表现。

天子出殡,理应百官拜送,皇帝从送。《后汉书·礼仪志》中载:“皇帝从送如礼……昼漏上水,请发。司徒、河南尹先引车转,太常跪曰‘请拜送’”。据史书记载,文皇帝(曹丕)和武宣皇后(祖母卞夫人)崩,陛下(曹叡)皆不送葬。剧中曹叡托病拒不送葬的情节就是基于这段史实。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1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2

关于出殡的队伍设计,礼仪组也是做足了功课。根据东汉魏晋时丧礼的特点,设计了几个要素:方相驱鬼,司马振铎,挽歌送葬,鼓吹助丧,在剧中均有所呈现。

1

方相驱鬼

根据《后汉书》等书中记载,方相氏在皇帝大丧中,在柩车之前,用于驱赶“方良”,“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立乘四马先驱”。方良,即魍魉,又称罔两,罔两好食亡者肝,所以要殴之。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3

除了丧礼中驱鬼之外,方相氏还会在腊日驱除病疫等仪式中出现。

2

司马振铎

《礼记·士丧礼》中记载:“升正柩,……司马执铎,左八人,右八人,匠人执羽葆御柩。”铎是古代的一种铜制打击乐器,形如铙、钲而有舌,像一个大铃铛,振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用以号令众人,协调整个队伍行进速度和挽歌的节奏。《后汉书·礼仪志》中载,大丧之时,“巴渝擢歌者六十人,为六列。铎司马八人,执铎先”。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4

3

挽歌送葬

挽歌是古人送葬时所唱的歌,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汉魏以后,挽歌送葬写入朝廷制度,成为固定的丧葬礼俗。《晋书·礼志中》载:“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送葬者扶着柩车,唱着低沉悲哀的挽歌,一路缓缓向墓地走去……拍摄的时候,扶柩的百官也确实是唱着歌的,只是由于篇幅的局限,最终的版本中并未给予特写。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5

阮籍的父亲、建安七子中阮瑀写过一首《七哀诗》,就是当时传唱甚广的一首挽歌。《薤露》《蒿里》都是汉魏时期比较流行的挽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谁家地,聚敛精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崔豹在《古今注》中说,“《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4

鼓吹助丧

送葬时加入鼓吹,也是汉魏时丧礼的一大特色。《晋书·礼志中》中载,“汉魏故事,将葬,设吉凶卤簿,皆以鼓吹”。《汉旧仪》中记载阴太后出殡时,“柩将发于殿,群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除了天子大丧,公卿大臣丧葬时,朝廷还往往赐以黄门鼓吹,以彰荣耀。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6

虽然丧礼体现出明显的汉魏特征,但曹丕的大丧规模并不算大。历史上,曹操与曹丕父子都是坚持简丧薄葬的典范,曹操遗言要自己陵墓“居贫瘠之地”、“不封不树”、“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而《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中记录曹丕临终的遗制,也说“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

曹氏父子对于薄葬的提倡和身体力行,影响了当时的皇室和大臣,使薄葬在魏晋南北朝成为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认可的一种社会风气。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好 文 推 荐

明朝300年都没解决的蒙古问题,后金为何20多年就搞定了?

从1367年朱元璋北伐驱逐元廷起,退居塞外的蒙元在近三百年一直是明朝统治者的心头之患。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7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一连串误判导致的朝鲜战争,为何令美国有苦难言?

在朝鲜战争结束将近三十年之后,美国摇滚歌手约翰·普莱恩写过一首歌,其中有几句是这么唱的:“戴维曾在朝鲜战争中挂掉/然而原因我们却不知道/现在一切都已经不重要。”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8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岳飞被害后,名震天下的岳家军为何沦落至此?

岳家军鼎盛时有十万之众,这支大军在岳飞被害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离开了岳飞的统帅,它能否继续当年抗金的辉煌呢?

司马懿痛哭凶拜,曹叡拒不送葬:《虎啸龙吟》中的曹丕丧礼都有哪些历史依据? - 19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