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19日 16.5°C-18.6°C
澳元 : 人民币=4.6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2017-10-05 来源: 机器之心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过去两年中,Google 无人驾驶业务部在遭遇无数质疑的同时,也经历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这一次,Alphabet 的创始人们不再「玩票儿」,而是为 Waymo 列出了一个明确的商用时间期限。

整理 | 宇多田

Google 的无人驾驶事业部,在度过 8 年默默无闻的时光后,伴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与其他巨头的纷纷入局,便开启了自己频频被曝光于大众视野的日子。

经费削减,主帅被换,部门分拆,业务模式变更……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Google 无人驾驶事业部的成员们经历了包括「外界质疑与批评」,「内部换血引发权力斗争」在内的一系列冲击。

因此,有人选择离去,有人选择接受新变化。

对于大众来说,我们大多只了解在部门新主帅 John Krafcik 上任后,前部门首席技术官 Chris Urmson 与若干顶级工程师纷纷离职,同时又有新高管加入等公开的人事变动消息,却鲜少有人清楚,当下已经成为 Alphabet 子公司的 Waymo 究竟由哪些关键成员组成,哪些是这个当下最受瞩目的无人驾驶公司最关键的部门。

因此,Information 等科技媒体借助诸多线人与 Waymo 内部人士的披露,向我们揭开了 Waymo 整个内部组织架构以及「旧部」工程师们与「新主帅」及 Alphabet 创始人们之间的分歧与不和。

现在,在揭秘 Wayomo 当下的内部架构与运作流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这样几个关键信息:

这个子公司拥有不到 1000 名员工。

该项目启动于 2009 年,是当时还未分拆的 Google 众多部门之一。

纵观全球,Google 是迄今为止,为开发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而付出各项努力耗时最长的公司。

2015 年中旬,Krafcik 被 Alphabet CEO 拉里·佩奇任命为无人驾驶事业部新的负责人,而赫赫有名的圈内顶级无人驾驶工程师,同时这个部门首席技术官的 Chiris Urson,在 2016 年 8 月选择离职。

2016 年底,Waymo 从 Google 母公司中彻底剥离出来,曾轰动一时。

该项目此前是由 Alphabet 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负责监督;而项目被剥离后,现在由 Alphabet CEO 拉里·佩奇负责监督。

而下面这张图,便是隶属于 Waymo(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无人驾驶子公司)的 14 个部门主管:

其中便包括由 Dmitri Dolgov(该部门的首席技术执行官)带领的,对 Google 这项事业起到关键作用的软件工程团队;由 Robert Ellis 带领的底特律汽车测试团队以及由Dan Chu 带领的产品与用户体验团队(这个部门在 Waymo 正式推出商用叫车服务之前,更多侧重于如何「提升在乘坐无人驾驶汽车时的用户体验」)。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1

图片来自The Information

工程师与管理者的「天然鸿沟」

据两位对 Waymo 计划比较熟悉的人透露,这个备受全球科技圈瞩目的无人驾驶事业部,正在筹备在今年秋天推出由无人驾驶车队驱动的共享叫车服务,重点就是,这项服务一定具备「无司机」且「更高的安全系数」这两个标签。

然而,就在 Google 终于要化解世人对其商用能力的质疑而迈出这关键一步时,Waymo 内部却需要先想尽办法先解决高管之间的不和与分歧,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团队的士气。

此外,据三位曾与 Dmitri Dolgov 交流过的内部人士透露,这名已经为 Google 无人驾驶事业部效力 9 年的老将(目前除了担任 Waymo 的首席技术执行官,也是 Waymo 软件工程部的主管),曾私下批评过现任 Waymo 老大 John Krafcik 的一些管理策略,而后者于 2015 年秋天登上 Waymo 最高管理人的位置。

而 Dolgov 抱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Krafcik 缺乏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知识」,以及这种「不懂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如何来开启这项共享商用服务。

「除了上面的原因,Dolgov 也非常不满 Krafcik 总是无条件赞成佩奇与布林对项目的指挥。譬如商用叫车服务的推出日期过于冒进,以及从去年开始,软件部门的招聘计划就陷入了冻结状态。」知情人士还表示。

实际上,Google 最初的自动驾驶项目名叫「Chauffeur」,意为「汽车司机」。后来,这个项目逐渐演变为现在的 Waymo。而 Dolgov,就是 Chauffeur 的「元祖级成员」之一。

从图表(下图)来看,在 Dolgov 直接管辖的团队里有一些与 Dolgov 共事很久的成员,譬如主要为地图细节与数据开发基础设施软件的 Andrew Chatham,以及长期研究无人车「运动规划与动作执行」的 Nathaniel Fairfield。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2

以上这张图表显示出Dmitri Dolgov 所属部门的主要人员组成

自 Urmson 离开后,Dolgov 在 Waymo 内部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扮演着一个典型的公众角色。

从去年开始,他负责的工程板块增加了很多,包括「模拟测试」(在虚拟环境中创建的街道上运行自动驾驶软件)与「汽车感知系统」(主要用来对汽车雷达与其他传感器收集的图像与数据进行处理)的测试与开发工作。此外,他也需要负责与正在创建的系统紧密相连的硬件组件设计与开发。

换句话说,在某种意义上,Dolgov 是整个 Waymo 的「运作中枢」。

据几名匿名内补人士的补充,尽管 2016 年前后 Google 无人驾驶事业部曾流失若干位顶级工程师,但大多数人都留在了公司,专门与 Dolgov 进行研发合作。

「他是那个地方把各个部门粘起来的一管胶水。」这是一位内部员工的原话。

在很大程度上,让这些顶级工程师保持心情愉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当下来看,这已经不是 8、9 年前大公司从不把自动驾驶放在心上的日子了。

自动驾驶圈内的人才争夺战已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关键人物离开了一些曾经看起来更为成熟的项目,譬如 Waymo、特斯拉、Uber 和百度,然后陆续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自主创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他们到底有多重要?眼下若干个打的火热的诉讼(如 Waymo 与 Uber),就是为了确保这些人才不把专利技术带到新的供职单位中去。

当然,目前还没有迹象能表明 Dolgov 对 Krafcik 的不满会迫使前者离开 Google。而且 Dolgov 已经向他的同事明确表态过,他将继续留在这里,完成「Google 为大众提供安全无人叫车服务」这项壮举,该任务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高层管理问题。

另一项有意思的信息是,这位出生于俄罗斯的高级工程师,被现任与前任同事描述为「一位异常认真,却又心态平和,且对痛苦有着高容忍度的领导者」。这个形容,意味着他有能力忍受技术阻碍与官僚大山的双重挑战。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3

图片为 Dmitri Dolgov 本人

从 Krafick 的一方来看,作为一名现代与福特集团的前高管,他最终取代了 Waymo 前最高技术领导人 Chris Urmson ,成为Waymo最高领导人。而后者已经离开并创建了 Aurora,这是一家与 Google 展开竞争的技术创业公司。

公平来说,市面上大多认为 Krafcik 被 Google 雇佣,是为了提高公司加速商用落地的能力,而非成为一名技术领导者。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4

图为 John Krafcik 本人

然而,尽管 Krafick 被人嘲讽不懂无人驾驶技术,但他还是坚持一边学习观察,一边来管理这个顶尖技术团队。

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为了进一步弄明白这项技术,今年早些时候, Krafcik 将他的办公桌挪到了工程师周围,而不是商用业务与产品负责人的身旁。

不过,Waymo 一名发言人表示,他们不会对这些谣言发表评论,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快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市场」。

尽管在 Waymo 内部平静的水面下有暗流涌动,但无可争辩的是,Waymo 在「开发完全自主汽车「的阵营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人透露,预计 Waymo 的拼车服务最早将于 10 月在凤凰城正式运营。

技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实际上,Waymo 工程师们与 Krafcik 之间的摩擦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早在去年夏天,整个团队就召开会议宣布并讨论了前业务最高技术领导人 Urmson 的离职问题。

当时在那场会议上,Krafcik 被迫回答了一个由团队成员匿名提交的问题纸条:为什么是他自己,而不是 Urmson 将担任子公司 Waymo 的最高领导人。

而他的回答很简单:他是被雇来带领团队的,并没有参与 Google 创始人们从外部招聘的决定。

然而,两位知情人士则揭开了 Krafcik被雇佣的原因:

「Krafcik 被聘用是因为布林和佩奇对 Chauffeur 项目的推进不再抱有希望(异常失望)。当初在决定要招『空降兵』时,他们就曾设立了一个目标——要在 2016 年底推出无人车的商用服务。」

但工程师们对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表现出很大的怀疑,特别是考虑到他们那时并没有合适的汽车来嵌入 Dolgov 部门开发的软件与他们自制的传感器。

其实也正是那个时候,Google 在与福特针对是否建立大规模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谈判,内容大致与后者「提供必要数量的汽车」有关。当时,包括 Dolgov 在内的工程负责人们是非常支持这一计划的。

但是消息人士称,佩奇在谈判过程中始终担心这次合作会迫使开发成本大幅度提升,而 Krafcik 也同意把这项计划「砍」掉,因为他认为这会浪费 Chauffeur 更多的时间成本。

最终,Google 的无人驾驶汽车团队只与克莱斯勒达成了一项小规模协议——在后者的混合动力面包车里嵌入 Chauffeur 的自动驾驶软件。

除了与传统汽车厂商的合作,Waymo 的工程师们还与Krafcik 存在其他方面的分歧,譬如是否应该与一些现有拼车公司,如 Uber 或 Lyft 展开合作。

布林与佩奇一开始与工程师们想的一样,希望推出完全基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共享服务网络,也就是说,这里面不会有人类司机的存在。

但最终,Krafcik 等领导人说服了他俩,让他们相信在现有情况下,人类驱动型汽车与无人驾驶汽车组成的「混合车队」是一个必要的存在。这种组合可以解决 Waymo 无人车队无法处理的路况,譬如「长距离驾驶模式」与「私有道路许可」,这些对 Waymo 的乘车网络就有很大的限制。

因此,这就「接」上了我们在今年6月获知的公开消息:Waymo 最后选择将 Lyft 展开合作,以应对 Waymo 车队的「盲区」。

很明显,就像这两个「小插曲」一样,那些 Krafcik 与工程师们之间被形容为「剑拔弩张」的关系,其实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佩奇才是真正掌握 Waymo 控制权的人,而不是 Krafcik。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5

左为谢尔盖·布林,右为拉里·佩奇

比起「安全」,Waymo 高层们正在「用户体验」上另辟蹊径

当然,Krafcik 上任后并非没有采取自己的用人策略。

他先后雇佣并任命了一系列顶级工程师,包括今年 6 月从特斯拉挖来的硬件总监 Satish Jeyachandran。这位有着丰富造车经验的顶级专家,正在负责监督并管理此前开发了激光雷达与目标检测传感器的 Chauffeur 硬件团队。

此外,Krafcik 也聘用了一些非技术人才来协助 Waymo 各部门的执行主管们,后者大多曾为 Urmson 效力过。譬如,Krafcik 从旅游短租巨头 Airbnb 核心团队中挖走的高级管理人才,也就是当下 Waymo 业务发展与战略部门主管 Shaun Stewart。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6

Stewart 领导部门的主要成员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因为他们不清楚 Stewart 的酒店服务业背景能帮 Waymo 做些什么。

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新晋高管将帮助 Google 的无人驾驶汽车从更多方面,特别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脱颖而出,而不仅仅是「达到安全标准」。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用户的体验打分对于 Google 无人车的商用拼车服务也非常重要。

目前,Stewart 领导的部门已经帮助 Waymo 找到了更多新型合作伙伴,譬如美国知名的一站式租车网站 Avis,该公司已经同意为 Waymo 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无人车队提供定时维护清洗服务。

当然,在这份最新的 Waymo 管理架构中,还有两位值得关注的关键人物:

一个是 Robert Ellis,他是 Waymo 底特律业务部的负责人。在底特律,工程师们在测试汽车的过程中,正与克莱斯勒与其他潜在合作伙伴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譬如,一位名叫 Adam Frost 的福特老牌工程师就需要与 Ellis 保持紧密联系,监督并审查 Waymo 与汽车合作伙伴们的技术合作进展。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7

Ellis 领导部门的主要成员

而另一个是领导「产品与用户体验」部门的 Dan Chu。目前,他领导的这个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方面,譬如正在研究「消费者将如何与汽车进行互动」,「如何拦下车辆并让他们到达消费者指定的精确位置」等命题。

谷歌无人驾驶部门人事架构:这是「保守派」与「空降兵」的斗争? - 8

Chu 领导部门的主要成员

无论如何,在 Krafcik 上任,内部架构进行大调整后,Google 的「一路到底」开发策略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你已经不能称之为与传统汽车厂商们「渐进式路径」大相迥异的模式与风格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