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9.2°C-14.3°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男孩不想再打游戏也不想去学校?这5类学生最易得新学期恐惧症!

2017-08-24 来源: 湖南医聊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转眼间暑假面临尾声,新学期即将开始。13岁的浩浩愁眉苦脸,最近几天吃不好睡不着,想起要开学了就心情不好,呆在家里不愿意出门,连打电脑游戏都不愿意了,今天更是跟爸妈说不想去学校。

浩浩的妈妈回忆,他在进入初一时就对学校环境有些不适应,花了大概3个多月的时间才缓过来,在学习上也遇到一些问题,勉强保持在中等成绩的范围。

新学期要升初二,浩浩觉得自己的能力读好高中有些困难,越想心情越不好,家里人也特别着急。

男孩不想再打游戏也不想去学校?这5类学生最易得新学期恐惧症! - 1

(网络图,仅供参考)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科马静博士在详细了解浩浩的情况和做了一些相关检查后说,“浩浩的表现是因为对新学期的恐惧,心理压力比较大而导致的。如果早点进行干预,可以预防类似的新学期恐惧症的发生。”

哪些学生是新学期恐惧症的易发群体?

1.新生及毕业班学生。

2.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以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的学生。

3.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

4.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

5.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尖子生”也会出现“新学期恐惧症”。很多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因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同样会在开学初期出现负面情绪。

男孩不想再打游戏也不想去学校?这5类学生最易得新学期恐惧症! - 2

(网络图,仅供参考)

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学期恐惧症容易出现的时期

开学前一周与第一周是“发病”高峰期

其实,孩子出现“新学期恐惧症”是正常现象。据调查,75%~80%的学生在开学前,都会有“不想开学,害怕开学”的念头。还有很多孩子一想到开学,就会出现头痛、失眠、焦虑,甚至呕吐、恶心等症状。

虽然是正常现象,但若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积极调节,也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任何负面情绪长时间存在,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有一名初升高学生,起初提到或想到“开学、上学”,就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后在凝重的学习氛围及父母的过度紧逼中,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家长和老师又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干预,最后发展为不愿意出门,不敢去学校,只要提及与上学有关的话题就心慌气短,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最终只能休学在家

男孩不想再打游戏也不想去学校?这5类学生最易得新学期恐惧症! - 3

(网络图,仅供参考)

开学后第一周是出现“新学期恐惧症”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干预最关键的一周。家长和老师在此阶段都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

学期恐惧症的应对方式

老师、家长联手引导效果更好

通常,多数“开学恐惧症”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自然化解,但在这个特殊时期,若老师能与家长联手,加以正确引导和干预,不但能缩短适应时间,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老师应和家长建立联系,采用协同观察、共同鼓励的引导方式,随时关注学生动态,互通有无,积极配合。

其次,要搭建学生间的互动。可多安排一些学生互动游戏,调动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充分建立学生间的亲密友好关系。

第三,调动积极心态。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回想上学期的收获,确立新学期的计划,同时与学生聊一些愉快的新鲜事,帮助学生放松紧张心情。还可以有意识地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从正面角度给学生以信心。

男孩不想再打游戏也不想去学校?这5类学生最易得新学期恐惧症! - 4

(网络图,仅供参考)

家长也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表现得淡定些,平和乐观些,切忌过分关注、事无巨细。

第四,减轻学习压力。开学之初,老师应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要一味地安排紧张的功课,让孩子有一个逐步适应新学期的过程。家长也要克制攀比之心,以免把压力及不安情绪传递给孩子。

特别是小学新生家长,担心孩子从幼儿园到学校不能适应;初三、高三家长面对考学压力,尤为着急。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以一颗平常心,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家长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多抽一些时间来关注孩子,在进入新环境和新阶段的时刻是孩子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的时期,也是最需要家长陪伴的时期,顺利帮助孩子渡过这些时期是家长的责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杨醉文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头条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