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4.4°C-16.5°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2017-08-23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

经公众号“筑垒地域"(微信ID:zhulei1941)授权转载。

二战期间的列宁格勒战役被视为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也最为艰苦的围城战,在这场长达872天的漫长围困中,150万名苏联军人和平民死于战斗、寒冷与饥饿其中军人33.2万余人,这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的所有工厂、供暖、供电和其他基础设施几乎被破坏殆尽。但即便面对如此绝望的情况,城内的苏联军民还是以超人的勇气,决心与智慧,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

然而,胜利是不无代价的,只有主观意志却没有客观物质,这场战役也是不会胜利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场战役胜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拉多加湖补给线。

1941年9月初,德军对列宁格勒多处投掷燃烧弹,其中有数发命中了苏军死守的巴达耶夫仓库——那里储存着下半年300多万城市居民所需的物资。之后大火燃烧了好几个昼夜。内务部迅速统计了城内的物资储备粮:面粉仅够半个月之用,航空汽油勉强只能撑过10天,汽车和坦克的燃油只够用7~8天。城防司令伏罗希洛夫立即致电莫斯科寻求支援。

指挥过察里津保卫战的斯大林马上意识到了情况的严峻性,立即命令最高统帅部直属的莫斯科特种航空大队,对列宁格勒进行空运,整个9月,这支强大的“军舰鸟”分队一共紧急飞行了258架次,运输了502吨物资。

但单薄的空中补给线是无法满足百万人口的物资供应的,守军明白,自己的生路不在空中,而是在背后——宽阔的拉多加湖,并在8月底就提出了相关的方案。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2


拉多加湖的面积约18000平方公里,面积比一些小国都大,南北长213公里。最宽处达139公里,湖面最深处225米,拥有1000多个大小岛屿,大多数集中在北部,依靠这个巨大的胡泊建立补给线,显然是一个思路。

但苏军面临的困难很多:1. 湖的两岸没有像样的码头,也没有装卸货物和停泊船只所必须的设施;2. 适合在内湖活动的船舶数量有限,且大多都被德军火力封锁在了涅瓦河里;3. 湖上没有转运基地;4. 临近的道路通过能力极差,附近铁路也较旧,不利于快速吞吐物资。

于是,苏联军民在短期内突击修建了湖西岸的奥西诺维茨港,并在沃尔霍夫开始了制造大型驳船和武装艇的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开始运行。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3


9月12日清晨,2艘宽大的帆桨混合动力船第一次抵达了湖西地区,他们运来了625吨谷物和116吨面粉。但就在苏军开始卸货后没多久就被德军侦查机发现。万幸的是,当德军俯冲轰炸机群抵达湖岸时,两船已经离开了,而苏联空军的航空兵也已经严阵以待了。此后,每个白天与夜晚,拉多加湖生命线都不曾中断,一列列驳船在拖船的牵引和炮艇、装甲艇、防空驳船的保护下奔赴列宁格勒,将宝贵的物资运进城里。苏军还利用卡车和铁路将部分困在涅瓦河的船舶运进了拉多加湖,使得运输队和护航队实力得到了大幅加强。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4


拉多加湖运输线的存在让希特勒暴跳如雷,他命令空军和陆军的炮兵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联对城内的物资供应行动。北方集团军立即做出反应,空军增加了湖上的侦查和攻击行动频率,陆军也开始将重炮和88mm高射炮部署在湖岸附近,并对缴获和新建的小艇进行武装,伺机攻击湖上运输线。

第一个遭遇毒手的是在涅瓦河口担负侦查警戒任务No.122号武装拖船“鲶鱼”,在9月17日被德军空袭沉没,三艘被它牵引的驳船险些倾覆,万幸被友军成功固定,但为其提供护航的1艘安装了高射机枪的武装摩托艇就没那么幸运了,被当场击沉。

第二个是No.126号小型拖轮,在9月21日完成补给任务后返航时离南岸过近,被德军150mm榴弹炮命中沉没,万幸的是趁着10月7号的晨雾,苏军再次成功打捞。

第三个牺牲者是“奥列克马”号炮舰,在10月6日夜间侦查时触发了德军快艇在湖上部署的水雷,之后又被德军炮兵集火,只有几名船员幸存。

8日和17日,又有1艘巡逻艇和3艘驳船被德军飞机击沉。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5


经历了几次损失的苏军当然注意到了德军的所作所为,他们开始将补给路线变得更往北,并增加巡逻艇的夜间巡逻次数,阻止德军小艇再次布雷,并增加空中力量的出动频率,损失率上升的势头明显得到了遏制,此后至11月中旬,苏军只损失了一艘改造的湖上护卫舰——“设计师”号。

但不幸的是,随着冬季的到来,湖上的水面船只运输不得不暂停下来,至11月15日停航水面运输线共运送油料、弹药、粮食6万吨,利用空船运出伤病员和平民33500人,虽然水面运输线多少解决了城市一部分的给养问题,但补充数量还是不到每日消耗的三分之一。

至1941年11月16日,列宁格勒方面军的给养储备再次告急:仓库里只剩下10天份的面粉和7天的米!由于机场跑道被炸毁,利用机场补充物资也变得不可能,苏军只能依靠空中通道强行空投主食。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6

莫斯科特别航空队再次出动。这次,他们出动了30多个老练的机组,对列宁格勒紧急空投了4300吨高热量食品。但是靠空运解决一座百万人口大城市的粮食供应问题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为了挽救这座伟大的城市,建立冰上运输线迫在眉睫。

建立冰上交通线的准备工作早在10月就开始了。工作统一交给方面军后勤部汽车道路处负责,11月15-19日,12个勘测小组前往什利谢利堡南部开始勘测,士兵们不顾空袭和冰面开裂的风险,艰难战斗;17-19日,部队开始修筑路面,同时,少量增援部队开始渡湖奔赴列宁格勒;22日,冰上道路正式通车,首批通车60台。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7


此时冰面很薄,卡车不能满载,汽车后面挂了拖车式雪橇以分散重量。次日,车队抵达目的地,此后,物资源源不断的被运进这座被围的城市。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8


起初,运输十分困难,有时,卡车会掉进冰窟窿里,有时会迷路,为了保证安全,车队不得不保持低速,以至于每次运输需要十个多小时。仅仅是开始运输的前两周,就有157辆卡车没能回到发起点。然而问题远不止这些,德军会不断的炮击和空袭冰面,并出动部队在冰面上发动攻击和袭扰,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苏军为卡车们加装了雪橇滑架和半履带结构,在这条30公里长的道路上派驻了大量的协调员,修建了补给点、维修站、取暖站、医疗站、隐蔽部、火力点。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冰面上修建了大量的高炮阵地、机枪巢、雷区,并在岛屿和礁石上修建了半永备炮台,以此保卫这条“危险的血管”。很多战斗机被安装了雪橇式起落架并布置于冰面上,随时准备迎击敌人。于是冰上运输线最高运输密度达到了一昼夜1万辆。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9


德军几次在冰面上的试探性进攻失败后,便放弃了相关的活动,转而继续依靠空中力量和炮兵对这条补给线进行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军的损失下降了多少。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0


苏军军医O.H.皮萨连科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炮弹打在冰面上,冰块和弹片被抛得老高,震荡从道路之下传来,脚下的冰面在颤抖,蛇一样的裂纹从弹坑向四周延伸开来,浑浊的湖水也涌了上来,一切都在与我们作对:刺骨的空气,“叛变”的冰……一队马拉雪橇从远处驶来,我高兴地喊着跑了过去,马儿们安静的走着,雪橇一台跟着一台,上面堆满了面粉,车夫和士兵们直挺挺的坐在雪橇上,一动不动,没有人回应我,也没有人下车,原来他们在昨天凌晨的暴风雪中迷失了道路,已经全部冻死了……”

至1942年4月21日,冰面开始消融,上面积了半米的水,已经无法通车了。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勇敢的士兵以身犯险,他们一直奋斗到了4月25日,用肩膀和双腿将65吨粮食运到了河西岸。此后,冰上公路彻底停止作业。

得益于去年的经验,苏军迅速组织了水上运输队,并在拉多加湖岸组建了一个2000人的造船营,并在城内建造船舶运往湖内,先后制造各类船只163艘。加上原来的和内地调来的船只共计329艘投入了水上运输,随着天气转好,物资空运也更容易,城内人员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好。守军组织了大量人力在湖西岸的奥新诺维茨建设了14个港口,在东岸的科博纳港增设了13个码头,在双方的努力下,大型船只的容纳与装卸变得更加容易。

4月2日,国防委员会委员米高扬召开会议,决定在拉多加湖铺设一条水底输油管道,并提出50天内完工的要求,5月5日,施工开始,至6月6日,整个工程完工。这样,向城市提供燃油的问题也彻底解决。

德军当然不会对这一情况坐视不管。整个夏天,德军对列宁格勒水上运输线和港口空袭袭击135次,炸沉船舶21艘,苏军击落德机160架,自身损失数十架。

然而和冬季一样,夏天的拉多加湖也并不平静,几次恶劣气候所造成的非战斗损失一直困扰着苏军,在6、7月间拉多加湖上发生了4场风暴,1艘武装拖轮沉没,3艘驳船倾覆。

当然,麻烦远不止这些,苏军的情报显示,法西斯也在迅速增强拉多加湖里的作战力量,6月底,意大利的第12鱼雷艇特遣队进驻拉多加湖,德军6艘布雷舰和30艘登陆舰艇也被运入拉多加湖,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1


围绕着湖区的战斗还在进行,双方的舰艇多次交手,摩擦战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进入8月末,为了解围列宁格勒,沃尔霍夫方面军发起了排山倒海的进攻,但这次进攻并不成功,10月6日,苏军主力被迫撤退,解围列宁格勒的作战目标并不成功,唯一值得聊以自慰的是,得益于这次进攻,德军不得不分兵防御两翼,放弃了对于列宁格勒的又一次强攻。

苏军希望打破封锁,而德军则希望堵上包围圈最后一个口子——拉多加湖,10月22日,德军在23艘武装艇和15架飞机的掩护下,扑向苏霍岛。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2


苏霍岛是一座古老的半人工岛,长90米,宽60米,距离湖岸仅15公里。上面有一座沙俄时代修建的灯塔,守军装备三门100mm岸炮,不足二百人,指挥官为古谢夫上尉。德军的意图很明确:夺取这个岛屿,加盖火炮,以此作为支点攻击苏军运输线。在古谢夫的指挥下,守岛军队奋起反击,附近巡逻的扫雷舰TIII-100号和MO171号猎潜艇立即奔赴战场提供支援。激烈的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双方水面舰艇在海上激战,德军对于岛上阵地狂轰滥炸,并展开登陆战。苏军依托工事节节抗击,但寡不敌众,2门岸炮被击毁。就在守军撤到最后一个炮阵地准备做最后抵抗时,苏军的空中力量抵达战场,德军在付出了17艘大型火炮驳船、炮艇、扫雷舰被击沉,14架飞机被击落的损失后,被迫撤退。自此以后,德军再未在拉多加湖上采用积极行动!德军放弃了切断拉多加湖补给线的想法,从而使苏军道封锁行动得到了保障。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3


至湖面封冻前,苏军利用冰上运输线,将各种物资79万吨,燃油3万吨,人员31万人运入城内;54万人,30.95万吨物资和文物运出城外。

1942年12月23日,冰上交通线再次通车。

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道路部队增设了12000个路标和指示牌,150盏夜间指示用信号灯,540座防滑便桥,并打捞了去年掉入冰窟的汽车327辆。得益于在夏秋战斗中对于德军的打击和消耗,冬季运输几乎没有受到德军的任何阻挠。

与此同时,苏军还开始利用潜艇和潜水员在水下建立路基,准备在这座湖上建立一座跨湖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至次年1月中旬,这座大桥的路基已经建好了一半。至1943年3月30日道路关闭,苏军共在冬季运输物资20.6万吨,人员13.3万人。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4


1943年初,苏军在全线发动反攻。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5


1月18日,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沃尔霍夫方面军在波德戈尔车站以北胜利会师。至此,列宁格勒彻底解围!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6


一座被称为“生命之路”的纪念碑在拉多加湖湖畔建立起来,这座纪念碑下部生有长明火,上部成拱桥型结构,却在合拢处错开,它象征着在被封锁中始终不断的一线生机,让这座英雄的城市的抗争如同纪念碑下的长明火一般,永不熄灭。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好 文 推 荐

在粟裕身边的日子:他身穿海蓝色军礼服,肩戴大将肩章,真是帅极了

鞠开在粟裕身边时的日记共13本,封皮早已磨损,纸张已经泛黄,字迹潦草,有的难以辨认,就像来自历史深处的模糊旧照。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7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军队无条件投降,国家“有条件投降”:四国占领日本计划为何流产?

日本对盟国无条件投降和放弃所有占领地的要求惶恐万分,因此,日本当局决定即便最后被迫投降,也绝不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准备。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8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外交官级别怎么排?大使、公使、领事是一回事吗?

由于工作需要,外交官们经常西装革履,出入各种宴会、酒会,给人的印象是,很“贵族”、很风光、很神秘。其实,他们同国家机关里的其他公务员一样,只是分工不同。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19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残酷无比的列宁格勒拉多加湖补给线:整队雪橇上的人全部冻死 - 20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