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7.5°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6天前 来源: 北美留学生观察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近日来,最让人揪心的话题就是桂林洪水。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2

截图自微博

据报道,水文气象资料显示,截至6月19日17时00分,桂林站水位上升到148.55米,已超过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148.4米,超警2.55米,为桂林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3

图源自网络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4

图源自网络

昨天一天,综合社交平台多个视频显示,桂林许多地方出现倒灌,不少人被困家中,救援队正在展开营救: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5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6

图源自网络

当地高铁站一度被淹: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7

截图自网络视频

愿大家都能平安。

实际上,随着不断有极端天气灾害相关的新闻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极端天气好像越来越多了?

确实是这样。

01

今年年初春运期间,湖北等地遭遇2009年来以来我国中东部遇到的最强雨雪天气。

冻雨、强降雪接连来袭,多地列车停运、航班延误、高速封闭。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8

今年5-6月,河南多地一度遭遇极端干旱,从5月份以来,整个河南的降雨量比往常减少了70%以上。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9

图源自网络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0

图源自网络

遭遇极端天气的不止是国内,国外也面临着困境。

6月,随着气温飙升,超过 7000 万美国人处于高温的威胁之下。

与此同时,消防员正在扑灭洛杉矶北部的野火,这场大火已迫使数百人离开家园。

在美国西部,加州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山火已经烧毁了超过 15,000 英亩(6,070 公顷)的土地。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1

图源自BBC

此外,得克萨斯州将迎来大雨,而蒙大拿州部分地区可能迎来罕见的六月降雪。

当地时间6月17日,芝加哥的最高气温达到 97 华氏度(36.1 摄氏度),打破了1957年的最高气温纪录。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2

图源自PBS NEWS

据报道,6月17日星期一前后,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比正常水平高出 15 到 20 华氏度,在之后4天,气温有时会飙升至正常水平以上 25 华氏度(约4摄氏度)。

更糟糕的是,即使进入夜间,气温也不会降低。

据气象部门预计,许多地方夜间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70 华氏度(约21摄氏度)或 60 华氏度(约16摄氏度)以上。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3

图源自CNN

由于很多地方降雨量较大,湿度将与极端高温共同作用,让人感到更加难以忍受。

在欧洲,极端高温和强暴风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今年热浪袭击欧洲的时间比往年早,希腊、塞浦路斯、土耳其和意大利均已遭遇极端高温,部分地区气温比季节平均气温高出 10 摄氏度。

由于希腊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超过 40 摄氏度,考虑到游客可能面临中暑问题,本周,雅典被迫关闭雅典卫城。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4

图源自euro news

德国当地时间6月4日,持续的大雨导致南部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几千人撤离。

洪涝灾害曾造成大面积交通中断,北部和西部通往慕尼黑的长途铁路于当地时间6月3日停运。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5

图源自euro news

在印度,卫生部报告显示,今年3月1日至6月18日,印度有超过4万例疑似中暑病例,至少110人因高温天气死亡。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6

图源自网络

自5月以来,印度北部多地的气温徘徊在45至50摄氏度之间,持续的高温影响了许多地区。印度气象部门预测,6月气温也高于正常水平。

02

究竟是为什么,让天气变得如此异常?

多家气象机构表明,可能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欧洲天气预报服务机构 Weather & Radar 的专家表示,世界目前正处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候现象交替的过渡时期。

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范围持续异常偏高的现象;

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范围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

二者的变动虽然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但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残留影响,欧洲经历了降雨和强风天气,6 月至 11 月是飓风季节,随着拉尼娜现象在太平洋形成,大西洋的风暴活动可能会加剧。

极端气候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全球变暖。

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报告指出,2014-2023年的十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20±0.12℃,大大超出此前最热年份的升温幅度,并进一步接近《巴黎协定》所设立的1.5℃控温目标。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7

图源自联合国

从全球来看,2023年全年,从6月到12月,每个月的温度都创下了该月的最高纪录。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8

图源自联合国

《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中的内容还表明,在去年一年,全球海面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异常高温,并伴有剧烈且具破坏性的海洋热浪。

南极海冰面积则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2月的夏末最小值和9月的冬末最大值均是如此。

根据这份报告,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3年,极端高温、洪水、山火、暴雨等影响了数百万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然,也不必过分担忧。

这些年来,中国开启了“基建狂魔”模式。

十几年间,建成了世界最可靠,最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我们拥有了比以往更成熟的交通网络、科学精准的预警系统、完善的应急救灾体系。

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我们有深刻的教训,也有应对机制,相信这次我们一定能够动员各方力量沉着应对。

03

夏天到了,要注意防暑降温。

躲进空调房,极端高温天气似乎就伤不到我们。但只要在室外,大自然的“大火翻炒”和“中火慢熬”足以让人瞬间丧失斗志。

许多户外工作者轻则中暑,重则罹患热射病。越来越热的夏天里,极端高温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也逐渐被公众重视起来。

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关注不足,并不是一朝一夕。

如今气候的“反攻”已经开始无孔不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一些气候精神病学家已开始呼吁大家将气候变化视为一场针对人类的心理健康危机。

除了在环境方面落实应对全球变暖的共同举措,被高温影响的人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小手段”来对抗困顿。

开风扇、开空调自不必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吃酸味食物都能够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缓解疲惫感。在夏天学习时备一些淡茶水、绿豆汤、柠檬、山楂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桂林洪水,河南大旱,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组图) - 19

哪怕昼长夜短,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护大脑、保持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立适合自己的睡眠习惯,尽量保证优质睡眠,才能给大脑充满电,也可以更好地抑制负面情绪的产生。

但归根到底,想要真正预防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还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力量。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没有“微小”,只有“重要”。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荊_轲刺秦王
荊_轲刺秦王 6天前 回复
希望救援队能尽快赶到
璇玉小仙
璇玉小仙 6天前 回复
不敢想象当地的人民是怎么熬过的
BabyDin2U
BabyDin2U 6天前 回复
希望受灾的人都能平安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