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4.8°C-9.1°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郭有才一夜变“毒瘤”,背后真相引人深思!(组图)

23天前 来源: 功夫财经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郭有才成了新晋草根网红,因此成了“毒瘤”。从一种荒诞,变成了另一种荒诞。全民网红,全体下沉。中国互联网文娱产业的生态令人担忧。

一、全民网红,全民下沉

一个平平无奇的网络小虾米,一夜之间成了“顶流”,即便在“量产网红”的抖音平台都可算得上是极致操作。现象值得关注,问题可以讨论。但是,上纲上线的口诛笔伐,灭之后快的举报,于事无补。

真要说“毒瘤”,轮不到郭有才,而是“全民网红”的畸形生意。骂是骂不好的,骂都是帮着带流量,这是“量产网红”这门生意的独特优势。

捧网红,是流量生意;骂网红,也是流量生意。抖音平台的流量生意就是那么奇妙,“郭有才”IP一生一死,平台和机构赢两次。“量产网红”的产业链里,被消费的不只是郭有才,而是所有的参与者,也包括那些大骂毒瘤的“正义之士”。人人被消费,全民皆网红。

闹到这样互害牟利的程度,中国的互联网文娱产业终于下沉到了烂泥塘的底部。“网红幻想”何止“带坏了孩子”,连堂堂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要拼着老命博出位当“网红”。全民网红,全民下沉。

人人都挤在底层流量中分一杯羹,因为只有下沉到这个程度,才有生意可做。这是不正常的。互联网有网红不奇怪,但是互联网只有网红是奇怪的。畸形的市场环境,造成了畸形的产业生态,才有了这样的畸形的结果。

郭有才一夜变“毒瘤”,背后真相引人深思!(组图) - 1

正常环境下,和所有的产业一样,文娱产业本该是多元的、分层的。互联网带来的技术进步,本应极大地丰富文娱产业的载体,流量不会装在一个篮子里。外国也有网红经济,但是人家还有网飞经济、游戏竞技、动漫经济等等。但是,我们的互联网文娱产业没有网飞,只有网红独大。

因为,在一片喊打喊杀声中,所有高投入集中制作的互联网文娱都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草根网红”的下沉区还能继续做生意,所以所有做生意的都下沉到了这个区域。

上升的空间被抑制,那就只有彻底的下沉,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只配“草根网红”的市场,是“郭有才”们的天下。

郭有才一夜变“毒瘤”,背后真相引人深思!(组图) - 2

二、“量产网红”缘何一家独大?

全民网红,全民下沉,偌大的中国互联网文娱版块,只剩下量产的“草根网红”的廉价流量圈钱,是互联网文娱市场多年来“洁癖”大行的必然结果。

中国互联网文娱产业的市场环境很奇怪。明明整个市场的道德水准和审美水准都不高,但是文娱产业的标准却是出奇的高。几个举报电话,就能让几百万、上千万的投资打水漂。专业创作者动辄获咎,风险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只好退出市场。于是,低成本、高收益的“量产网红”一家独大。

正如很多评论者指出的,“郭有才”的才艺平平,网上有的是。短视频MCN随便找一个包装一下,加点励志故事的“底层叙事”,就能从廉价的情绪流量赚个盆满钵满。这样的产品既没有审美价值,也没有道德价值,通盘操作都没有技术含量,主打一个“量大管饱”。这些的确是事实。但是这个事实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我们的市场环境只配这样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的确不能“打”,但是很扛“揍”。把“郭有才”这颗所谓“毒瘤”给挖了,再捧个“王有才”也花不了几个钱。颜值在不在线、特效值不值五毛,都不带考虑的。本色出演,也不用谈演技了。让你骂都骂不出个所以然,大可以骂倒一个制造一批。你不要还不行,因为只有这样小成本大产出的产品能够承受超高的非市场风险存活下来。

我们有权批评“量产网红”的机构和平台圈钱都圈得那么不走心,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只配这样不走心的供给。骂倒“郭有才”,下个“王有才”还是这样。甚至黑红也是红,越骂越红的也不少。

哪怕是“郭有才”倒了,捧“郭有才”的MCN也一样会开香槟庆祝,这波“黑红流量”就够他们在圈子里吹好几年“成功案例”了。最大的“成功案例”,不就是抖音平台吗?靠“量产网红”的算法,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小字辈成为无可争锋的第一大厂,才花了几年功夫?

“量产网红”的成功,不是技术红利,而是市场的环境红利。市场环境不改变,下沉的趋势不会改变。说不定几年后再想起“郭有才”时,想到的不是“毒瘤”,而是“清流”。

中国的互联网文娱产业要止住下沉的颓势,只需要一场真正的供给侧改革,要充分放开束缚,法无禁止即是可行。允许百花齐放,才会有多元化发展的向上空间。

三、互联网文娱产业需要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高质量的产品,但是达成这一目的不能靠高标准严要求的“限产”,而是要充分放开市场竞争。这尤其适用于文娱产业。

古今中外,文娱产业都不是纯洁的道德模范、思想高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各的口味。要在这样缺乏统一客观标准的产业中产生高质量的产品,预设门槛过高的限制行不通,只有市场充分竞争才有可能。

文娱产业的成功先例都是如此。好莱坞不是没有垃圾产品,每年不入流的烂片车载斗量,但是高容错率的宽松环境给了好莱坞出精品、出大作的空间。日本动漫游戏产业也是如此,精品辈出的背后是大量“粪作”当垫脚石。

宽松的制作环境吸引专业的投资机构和制作机构加入,产品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狠狠地“卷”,才能“卷”出优秀的产品。管头管脚只会管死,标准过于严苛只会让产品质量恶化。比如前几年“政治正确”入侵好莱坞,很多观众被好莱坞大片的说教味劝退。近年来正在调整和反思。

当然,文娱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高容错率的宽松环境,并不是不要批评。环境越是宽松,批评就越有价值。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批评与讨论才会形成稳定的市场标准。正如这几年好莱坞开始反思“政治正确”的坏作用,并且做出调整。

举报封杀起不到这样的作用,那不是批评和讨论,而是单纯地让一些人看不惯的产品消失。这只会增加行业风险,导致产业生态进一步恶化。能适应环境逆淘汰的,一定是最糟糕的生物,比如切尔诺贝利废墟中的蟑螂。“量产网红”大行其道、专做这种廉价情绪生意的平台和机构赚的盆满钵满,就是这样的蟑螂。继续喊打喊杀,也无济于事。

互联网文娱产业不会消失,中国也回不到几亿人只看几部戏的时代。正视这一产业的问题,要关注行业的环境,而不是封几个塌房的网红当典型。

“全民网红”的畸形产业链还会继续,无非是郭有才还是王有才的选择,再怎么大骂“毒瘤”也没用。痛心疾首“带坏孩子”当然更没用了。毕竟,读个博士出来送外卖、当保安,又比网红好到哪儿去呢?当然,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Flower又回来了
Flower又回来了 23天前 回复
只是眼红别人吧,正常看待就行了
寺唯天鑫
寺唯天鑫 23天前 回复
网红经济提供了一个普通人翻身的机会
丹琳小李子
丹琳小李子 23天前 回复
讲得再好,你不赚钱,怎么吃饭
April_Note
April_Note 23天前 回复
主要现实太难 快钱心理人皆有之
辛瑞彬
辛瑞彬 23天前 回复
很容易带歪一些人 尤其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