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4.9°C-16.9°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2023-07-21 来源: INSIGHT视界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北漂这些年,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

你们温州人不都是富二代吗?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1

作为一个连孝道金字塔底层都够不上的选手,我只能说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跟大家认识。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2(图源微博@WowDaikon)

但每一个普通的江浙人,一定都对本地有钱人家的家风有所耳闻:

不怕孩子花天酒地,就怕孩子想出成绩;

不怕孩子纸醉金迷,就怕孩子证明自己。

从小到大,咱没少听说过富二代们的故事。

那谁谁离家出走的方式是拿着亲爹的副卡一晚消费几十万,那谁谁留学的配置是有车有房加生活助理。

再怎么奢靡,爹妈大手一挥就能兜底。

但创业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迷信基因、迷信气运,手头上又有现成资金的二代们前仆后继地上了创业这艘船。

看似血脉觉醒,实则掉入陷阱。

东南沿岸,遍地是老板,短暂又辉煌。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3

当老家的创业氛围已经卷到“大学生贷款十万以下创业失败政府代偿”的时候,我还在一天倒六趟车上班。

但就算有不少像我这样朴实的个例,“擅长搞钱”这一刻板印象还是牢牢地扒在浙江人的脸上。

更别说温州人。

老话讲,十个温州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

温州人向来讲究宗亲帮扶式创业,父辈大多从事的是传统制造业。

但很多年轻人其实不太想接父母的班,而是一边享受父母的关照,一边找寻自己的机会。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4

在杭温州人Adam虽然不是富二代,但也算是个厂二代,打小吃喝不愁。

大学一个月只算吃喝1w起步,其他购物、房租、旅游等一切开支由父母另外报销。

这生活水准可能在小某书里压根排不上号,但他自个儿一直都是知足常乐。

直到大三那年,他好像邪灵入了体,突然打算证明证明自己。

不过Adam目标不大,他只想通过做期货给自己买辆特斯拉。

事实证明,他还是高估了自己。这玩意儿就像在推土机前捡硬币,亏空只是一瞬间的事儿。

哼哧哼哧忙乎了俩月,结果定睛一看:

怎么个事儿,咋还赔了一辆?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5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没啥试错成本,所以总有网友锐评:

二代创业的成功率,比大学生都低。

Maggie和富二代朋友合伙做餐饮品牌,这是朋友的第三次创业。

开业之前,朋友特意驱车去温州见了个大师,大师一句“你指定能行”,让二代当场又包了几万红包。

但俩人三个月就赔了150w,失败的原因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既没想好商业模式,也没想好商业模式如何复制。

既没考虑过变现周期,更不要说什么全面布局。

啥也没想好,光是店铺升级就已经操办了好几轮。

富二代的亲爹忍无可忍,直接撤了资,把人抓回家继承家业。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6

詹詹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业务还没见着,先租下了一间敞亮的大办公室。

行政、人事、采购、财务一律配齐,市场费用一烧再烧。

“感觉自己那会儿就像过家家一样,连办公椅、音响、冰箱这些东西都要选名牌。”

公司账上缺钱了就给家里打电话,造了亲爹上千万才肯收手。

直到爷爷说起自己年轻那会儿做生意,晚上就卷着塑料布睡别人屋檐下。

詹詹才明白父辈们那句“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的狠劲,不是说说而已。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7

你可能要说,富二代就别想着自立门户,乖乖继承家业不就得了。

但接了父母的班也不意味着就能扶摇直上,小蔡就是一个例子:

赔了3套上海的房子和2家工厂,现在灰溜溜地找个班上。

但他说自己还算幸运,至少没欠债,也给自己留了套婚房。

小蔡的父母从20年前就开始做纺织印花,他们会英文,所以做外贸别提有多顺利。

那会儿占尽了时代先机,也成了风口上最肥的猪。

但后来国内大大小小的厂子疯涨,很多外贸单子也转移去了东南亚,日子确实不如从前好过。

小蔡毕业回国后就打算跟着父母干,但风口变了,他们却没及时变通。

再碰上了疫情,海外贸易断了,只能开始各种抵押借贷。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8

再后来,小蔡接触到了创业板和私募,琢磨着换个方法融资。

结果看来还是太天真,没靠山没后台,不敢做亏心事,更不愿意压榨员工。

用小蔡的话说,有时候办事想包个红包,都不知道该给谁塞。

“创业挣钱都是别人的故事,人家的资源你没有,人家的手段你不敢用,本本分分是很难赚到钱的。”

现在对小蔡来说,每天能上上班,出去玩,不负债,就算是拥有了光明的未来。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9

我不知道一个合格的富二代,结局是不是啃老。

但在江浙地区,这种情况太过常见。

家里有点小钱的,都被父母逼进了体制内和事业编。

就我们县城里,拿着4、5千工资,开着跑车上下班的就有不老少。

当年王健林针对王思聪创业这件事儿就表过态:“我给他5亿资金,允许他失败两次,第三次乖乖回来上班。”

父母大概是知道自家孩子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如直接出笔学费,让他们自己到生意场上去吃吃亏。

而从我有限的几个样本也可以看出:富二代创业被骗,似乎是一个能让他们火速回家啃老的重要因素。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10

大刘毕业后不愿留在大城市,而是回老家开了个清吧,雇了店长,自己驻唱。

半年时间把父母给的六位数赔个精光。

后来大刘检讨,自己确实是空有理想,没啥天赋。

创业虽然不需要太大的野心,但至少要满足某一个小群体的需求。

他并不了解这个短暂容纳了自己童年的地方,这里根本没有他的受众。

大概是看准了大刘这次创业必定短命,所以谁都想从中敲他一笔。

“我从朋友的朋友那儿进酒,人家给我的友情价甚至不如我自己谈的。”

甚至连熟人塞进来的那些员工,对工作的服从性都很差。

虽然继续开下去也花不了父母几个钱,但大刘觉得回到城里啃老,至少对自己的心脏和精神都好。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11

韭菜女士前些年跟朋友一起投资,遭朋友卷走了上百万。只能被老父亲拎回公司,“每个月撑死给十万”。

Eric通过好几层关系,喜提一个跟当地文旅单位合作的项目。最后钱倒是出了不少,但自己啥好处没落着。爸妈却喜笑颜开:“现在可以结婚了吧?”

事实证明,甭管他们是不是把创业当玩票,都有路可退。

除了啃老,他们还有很多稳妥的选择。

有人家里年收入千万,但父母觉得自己的小微企业上不了台面,支持女儿在国际top投行工作。

有人亲戚长辈平时随便给个红包就是10w,但自己一心搞科研,攻学术。

不是非要像父母当年一样,在生意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赔光钱的江浙海归富二代,集体涌进了体制内(组图) - 12

除了个人选择,还有一个原因是:爹妈当年是实实在在吃到了时代红利的。

他们有的踩中政策节点,尽自己所能去创新、去变革。

有的胆子大、运气好,闭着眼睛入场都能挣得盆满钵满。

有服装从业者告诉我,早年间在某宝卖女装想不发财都难,如今几百万砸进去可能都听不见一个响。

用网友的话说,我们这代年轻人眼下的处境无异于在泰坦尼克号上选座。

反正船都是要沉的。

我没创过业,我的父母辈也没乘上时代的东风。

但我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期待的从来不是一串天文数字。

是在城市繁华的景深里,能够听见一声召唤命运的号角声。

而不是万籁俱寂,不知何去何从。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ice -brone
ice -brone 2023-07-22 回复
这么多钱还不把娃送出国 留在国内做质子吗? 这些资本家还想在无产阶级国家做Old Money ? 齿形妄想吗? 打死我不相信 这么多钱的人高中没毕业 不知道他们那三辈子里唯一一次的发财机会是因为49年以前那批人死绝了 逃光了 才轮到他们吗
Angela_Sssss
Angela_Sssss 2023-07-21 回复
看到这些富二代创业的失败例子,真的觉得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小飞侠垚
小飞侠垚 2023-07-21 回复
富二代创业失败并不奇怪,毕竟他们一直生活在金钱的保护伞下,缺乏真正面对困难和风险的能力。以后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而不是依赖父母的援助。
桃苏
桃苏 2023-07-21 回复
温州人就不能自己奋斗吗?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是铁饭碗,他们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只不过被放大罢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