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1.0°C-15.4°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2021-04-15 来源: 半岛国际快讯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据美联社4月13日报道,目前,日本政府已正式决定,在两年内开始将福岛核电站废水放入太平洋中。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排放核废水至海洋是“最现实”的选择。但众所周知,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洋后,对人类和海洋生物的影响极大。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1
网络图片

报道指出,排放核废水这一决定是在一次内阁部长会议上作出的,内阁部长们认为,将放射性水释放到海洋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由于安全问题和抗议活动该决议被推迟了多年。

中方表态

13日,中国外交部就日本排放核污水表态,除了强烈敦促日方认清自身责任外,同时也敦促日本重新审视排放核废水的问题。作为中国的邻国,不管日本排放废水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措施,中国管辖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单方面决定排放核废水的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2
网络图片

日本福岛核电站现状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反应堆受到破坏,冷却水受到污染并开始泄漏,自此之后,这些核污染积水一直储存在水箱中。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3
网络图片

该厂的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其137万吨的储水能力将在2022年秋季前后满载。另外,现在被储水罐填满的区域将不得不腾出空间,用于建设从反应堆内部清除熔化燃料残骸所需的新设施,这一工作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启动。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4
网络图片

报道指出,在海啸灾难发生后的10年里,用于冷却核材料的水不断地从受损的主安全壳容器中溢出,进入反应堆建筑物的地下室。为了弥补损失,一些被核污染的水被抽出进行处理,其中一部分作为冷却水循环使用,剩余的水则储存在1020个储罐中,现在储存了125万吨的放射性水。

东电迫切想排放核污水:为了居民安全

根据部长们通过的基本计划,东电将在根据监管部门的安全要求建设一个设施后,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开始释放这些水。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5
网络图片

不过,东电强调,“处理核废水的时间不能再推迟了,必须改善工厂周围的环境,使居民能够安全生活”。东电还承认,在排放核废水之前,少量氚无法从水中去除,但其他所有选定的放射性核素都可以降低到允许释放的水平。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6
网络图片

核废水排放到底需要多久?

日本一个政府小组表示,将核废水释放到海洋中被描述为最现实的方法,去年,该小组编写的报告中还提到蒸发是一个不太理想的选择。报告中还强调,储罐中约70%的水超过了的允许排放已污染水的限值,但在排放前会再次过滤,并用海水稀释。据初步估计,逐步放完这些水大约需要30年时间。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7
网络图片

报道称,日本将遵守国际规则,尽最大努力支持当地渔业,报告称,如果在这些努力下仍发生损害,东电将予以赔偿。

日本批准核废水入海:70%储水超过污染值上限,过滤后排放得花30年(组图) - 8
网络图片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梶山浩史还表示,如果再次发生强震或海啸,这些储罐也可能受损并发生泄漏。报道指出,梶山将于周二下午访问福岛,与当地城镇和渔业官员会面,解释这一决定。他表示,未来两年将继续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国外福利多
国外福利多 2021-04-15 回复
垃圾国家小日本,鄙视那些无脑崇拜日本的上海女汉奸
Jackson198
Jackson198 2021-04-16 回复
核废水需要先用海水稀释至少30倍,把核污染的放射性浓度降下来,才能向大海里排放。这处理方式太科学了,怕不是把我们当傻子。
小少爷多情
小少爷多情 2021-04-15 回复
人类跟本控制不住核电……人类就是祸害
Charlie已被注册
Charlie已被注册 2021-04-15 回复
世界上这么多海洋岛国为啥都选择沉默?
Google谷哥
Google谷哥 2021-04-15 回复
有可能美国怂恿的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