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0.7°C-14.3°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2021-02-12 来源: 智谷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大家好,我是Jay Huang,

一个非典型性斜杠中年,学艺于会计师事务所、律所、上市公司、政府及智库。精于税筹,干过审计,做过并购,现帮移民朋友做身份和财富规划的跨境个人投资者。

今天在加拿大多伦多向大家问好。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1

上周没有出现是因为我去修房了。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去年底我把房子租给一个在当地居住的租客家庭。

上月初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租客突然搬离了房子。按照租房协议,他之前缴纳的租房押金就被扣了下来。收回房子后,发现房子出现了一些损耗,需要修缮,所以就委托了热心朋友找师傅来修房。与此同时,打广告继续招新租客。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2
我这次去修的是这套房子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疫情期间租房市场竟然异常紧俏。

招租广告甫一打出,就收到很多问询,很多人甚至等不及房子修理完毕,就着急约时间看房。

我大致统计了一下,从打广告开始至今一共收到将近50多个潜在租客的问询,约有10个租客在修房期间就迫不及待的跑来看房,房子还没修完,就收到5个租房意向书。

经过谨慎的背景调查和信用调查,最后敲定了一个租房记录和信用记录双佳的租客,房子事情告一段落,本周回归写作。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3
新租客和她的儿子在后院晒太阳

在这次招租过程中,我遇到几个中国租客,其中有一个租客的情况很有意思。

他们一家四口,来自首都北京,来加拿大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在国内有好几套房产,身价估摸着应该有上亿,夫妻两人在北京也有很好的职业。

我比较好奇的一件事是像他们这样的上层中产阶级为什么会移民加拿大?

我在加拿大居住了将近5年,实话实说,我的个人感受是,加拿大比不上中国。此次疫情来袭加拿大政府的表现,特别是初期的表现和一些个人经历,更加深了我这个想法。

不过有道是盲人摸象,每个人看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关注的重心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也会不一样,多角度看问题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比如听听这个来自北京富裕家庭的描述就很有启发性。

他们自己也坦陈从经济发达程度,生活便利性,赚钱机会多寡以及难易度这个角度出发,加拿大远远比不上中国。

资本和人才是最聪明的,哪里利益大就往哪里流。

中国持续多年占据全球吸引外资榜首以及海外精英,特别是华人群体掀起归国潮这两件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除了民族感情外,钱才是他们回国的最大动力。

一句话,想赚钱,赚大钱,赚快钱,中国是全球最好的国家。

不过人生不能只有赚钱,还要有点其他的。

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相对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等众所周知的优点外,他们还谈到了加拿大的另一个优势,这个倒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个独特优势就是这一代捍卫阶级地位以及下一代保持阶级地位的难易程度。

被他这么一说,我记起几年前在澳洲时也遇到过一个来自国内的富豪家庭,他们是属于家里有矿的级别。

他们也是在孩子读初中的时候暂时放弃国内生意,全家移民到澳洲。闲聊起来,他们话里话外似乎也在表达同一个意思。

中国的成功人士不全是民间所描绘的那种挂大金链子的土豪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之所以能成功除了遇上了好时代,运气好以及自己努力外,他们对事物和社会的洞察力同样也是超出常人的。

我根据这些年在海外所经历的人和事,仔细咂摸咂摸,发现他们提的这个点还真是这么回事。

总结下来,一句话:对中国人来说,海外要比中国好混,特别是中产阶级。

为什么呢?

借用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一句调侃“不是我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4

最近十几年,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国贫富差距开始加大,社会分化严重。

曾经被认为是社会稳定器的中产阶级群体迅速缩小,除了一小部分人实现了阶级上升外,绝大多数人都在阶级掉落,西方社会曾经引以为豪的橄榄球社会正在加速向金字塔社会转变。

不过和中国金字塔相比,西方金字塔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各阶层异常牢固,不仅往上流动很难,往下流动也很难。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西方社会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导致阶级稳定性强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同为金字塔底端,西方同行不如中国同行上进,他们普遍听天安命,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意愿没有中国同行那么强烈。

即使同为中产阶级,不需要996,不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只要稍微努努力,上点心思,你就能很容易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因为西方同行想的最多的是周末/假期开着房车,驾着游艇全家出去Happy。加班?不存在的。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金字塔底层,他们普遍没有中国同行的那种焦虑感。

西方金字塔的这种特点可能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客观上的原因是人均资源多,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比较得力导致人民的危机感不强,特别是加拿大。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钱拿。

前几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小土豆)又派糖:加拿大新任财长方慧兰宣布政府将在9月份联邦政府救困金计划(CERB)到期后,继续发放三大新福利。

有好事者算了一笔账,此次疫情大流行,每家最多可以拿到约25万人民币的政府福利金。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5

主观上的原因是西方人的生活理念,消费习惯和中国人有极大的差别。

大多数中国人都还是秉持着量入为出的传统,对债务不太感冒,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备点存款。

但西方人则习惯于寅吃卯粮,消费主义盛行,他们秉持的理念是“Life is short, enjoy the life”(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所以西方人普遍没有存款,相反还身背一大笔债务。

日常生活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和中国人不同,他们还信用卡一般不会全部还清,而是选择最低还款额,即使未来需要多承担一笔高利息。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现金流也是极其紧张的。

和中国不同,他们的工资一般是一周一结或者两周一结,很少会看到一月一结的公司,这是因为一月一结他们的现金流就断掉了,可即使一周一结,很多人还是需要找小额贷款公司才能过关。

所以如果人生没有奇迹,比如中彩票之类,他们的一生就被债务死死的摁在地上,永世不得翻身。

此外,中国人有个特点,喜欢攀比,攀比虽然不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攀比心才激发了中国人强大的进取心。即使身处金字塔底端,他们也都有一颗向上攀爬的心。

而西方人普遍都有一种乐天知命的洒脱,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或许是他们知道他们的一生也就这样了,再怎么折腾也实现不了阶级跃升,所以就没必要费那个劲,因此他们普遍没有那种你追我赶的竞争状态,而是不着急慢慢来的精神面貌。

所以你想象一下,作为一个中产阶级,

在中国你必须要全力奔跑,不可以有丝毫松懈,因为后面有一大堆如狼似虎的追兵,你敢歇口气,后面的人就会蹭蹭的反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压力和焦虑感可想而知。

在加拿大,你完全可以闲庭信步,慢慢欣赏沿途风景,不用担心被反超,因为后面根本就没有追兵,西方的底层有饭吃,有酒喝,有床睡,知足常乐,除极少数人外,基本都安于现状,除非你自己作,比如黄赌毒,否则很难掉队。

除了你这一代外,在加拿大,下一代要保持阶级地位也比中国容易很多。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6

上文说的北京家庭和澳洲有矿家庭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孩子的成绩在中国不算拔尖,处于班级的中游水平。

在中国掐尖的教育体制下,他们孩子很大可能最后就会成为极其普通的芸芸众生。

想到自己这一代辛辛苦苦书包翻身好不容易打下的阶级地位,由于自己下一代的技不如人,很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心理就充满了焦虑感。

而在加拿大这个问题就会小很多。中国人的智商在世界各人种中公认是排在前列的,所以在中国资质平平,成绩平平的孩子到了加拿大很多都成为了班上的学霸,而好成绩对于申请好学校(世界名校)和好专业(医生,律师)是非常有帮助的。

即使是中国学渣,在加拿大的出路也要比在中国宽很多,比如最近热议的有着中国脸孔的外籍学生出口转内销低分就读中国名校。

再不济,在加拿大做个技术蓝领,收入待遇也不次于高级白领,也是妥妥的中产阶级,这比在中国做蓝领无论从地位还是收入看,都要高一个档次。

所以想象一下,两个赛道:

A赛道,大部分选手都很聪明,打满鸡血,上进心,求胜欲极强。

B赛道,除小部分人外,大部分选手智商不高,懒懒散散,安于现状。

请问你在哪个赛道更容易胜出?你会选择哪个赛道?

还是郭德纲的那句话“不是我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

西方底层更能为你的人生兜底。

身家过亿的北京高管夫妇,放弃国内高薪工作和房产,到加拿大租房生活(组图) - 7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K_粒小盆友
K_粒小盆友 2021-02-12 回复
挺好的
麻辣西瓜汁
麻辣西瓜汁 2021-02-12 回复
国内不好混吗
美国人护旗手
美国人护旗手 2021-02-13
做了白眼狼
yuenyang
yuenyang 2021-02-12 回复
太厉害了吧
怪雨幽云
怪雨幽云 2021-02-12 回复
加油吧
罗杰安白登
罗杰安白登 2021-02-12 回复
北京好几套房产,这个很厉害了
纳摩卓玛
纳摩卓玛 2021-02-13
要是哪天政府割韭菜,北京房产就是毛毛雨了吧。人生最好的保值是自身,成就自己。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